趙永米
(貴州財經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為貴州省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新發展指導。農業現代化內涵是要多維度展現農村新風貌,這給農業發展帶來新挑戰,不再是粗略式農業增產,更應該包含深層次多維度的農業發展方式。
關于農業現代化的研究,張曙光[1]從土地流轉、經營規模、科技投入等方面來展現農業現代化;劉云菲等[2]利用熵值法與TOPSIS法測算中國農墾農業現代化水平;何曉瑤[3]從6個維度評價北方農牧交錯帶的農業現代化水平。雖然周丕東等[4]對貴州省農業機械化研究得出,貴州省農機裝備能力、專業合作社、基礎設施存在不足,但對基于貴州省9個地市州的農業現代化多維度構建指標的較少,鑒于此,構建貴州省農業現代化指標體系,對于實現貴州省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貴州省耕地較分散,土地閑置,難以形成規模經營。土地流轉和經營規模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土地的集中經營才能擴大農業經營規模。2017年農業用地14725.9千hm2,耕地占農業用地僅為30.69%,再加上貴州省土地面積92.5%為山地和丘陵[4],貴州省土地集中存在先天劣勢。貴州省農村人口多,農村經濟發展不高,仍然以農業作為重要經濟收入途徑,較少土地將轉讓、出租。2019年貴州省農村可支配收入為10756元,第一產業收入1808元,占可支配收入的16.81%,可見農業仍然是農村居民的重要收入來源。農村從事農業人員多,2019年從事農林牧漁的鄉村就業86.24萬,占城鄉農林牧漁業總人數的86.84%。2019年貴州省農村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50.98%,城市化率低,農村居民必定要占用土地,若土地集中經營將擠走部分農民,會有就業難題,土地轉讓規模經營難度加大。此外,2020年期末閑置土地共計14043.02hm2[5],存在一定的土地資源浪費。
1.2.1 科技支出投入
貴州省科技投入強度較低、投入增速放緩、科技產出轉化率不高?,F代農業發展必然離不開科技農業,從大型農業機械的應用、專業技術培訓,到對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農業科技轉化和科技創新都是必須和必要的。貴州省科技投入強度較低,2019年科學技術支出114.1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2%;科學技術支出增長有所放緩,2016年增長率為26.58%,2019年比2018年增長10.94%。
1.2.2 農業科技產出
貴州省農業科技產出水平低。根據貴州省科學技術廳統計,2019年創新成果轉化水平技術交易額為1588.56億元,同比下降34.8%,登記技術合同中農業占比19.98%,農村科普宣傳設施有3052個,同比上年下降19.68%,貴州省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效用值為23.60,全國排名第16位[6]。
1.3.1 勞動力培訓
對勞動力的培訓能提高勞動力整體素養,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貴州省2014—2019年農村勞動力培訓人數分別為22.68萬人、21.29萬人、22.59萬人、24.94萬人、44.53萬人、46.46萬人,增長率2015年為-6.13%,2018年為78.55%。對農村勞動力培訓占第一產業就業人員的比重為1.94%、1.83%、1.99%、2.22%、4.06%、4.32%,對農村勞動力培訓力度和范圍還有待提高。
1.3.2 農村缺乏吸引力
貴州省農村缺乏吸引力,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根據貴州省人力資源廳統計,2014年期末在外就業的農村勞動力為829.71萬人,2014—2019年增長率分別為4.27%、1.25%、1.29%、0.38%,-2.15%。跨省就業人數量大,2014—2019年分別為603.36萬人、617.02萬人、612.15萬人、614.91萬人、614.51萬人、566.4萬人。從農村勞動力轉移量來看,2014—2019年在外就業的農村勞動力占鄉村就業人員比重分別為68.04%、71.66%、73.57%、75.90%、80.01%、82.08%,農村經濟發展缺乏吸引力,雖然2019年開始出現負增長,但依然是龐大的勞動力轉移。農村勞動力轉移會出現土地閑置、土地荒廢、耕地損失問題。
2.1.1 模型構建
熵值法能避免主觀上偏誤導致的權重偏差,因此選擇熵值法能提高評價結果準確度。熵值法度量農業現代化具體步驟如下。
數據標準化處理,正向指標:
負向指標:
(1)
計算指標值的比重:
(2)
計算信息熵:
(3)
計算信息冗余度:
dj=1-ej
(4)
計算指標權重:
(5)
計算綜合得分:
Sij=Wi×Xij
(6)
其中,k=1/ln,m。
2.1.2 指標構建
選取2010—2019年貴州省9個地市州的數據,數據來源于EPS數據庫及貴州統計年鑒,借鑒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現代化評價指標[7]構建了表1指標體系。
表1 貴州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指標體系表
利用熵值法測算貴州省9個地市州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結果如表2所示,農業支持保護對農業現代化的貢獻最大,綠色發展對農業現代化的貢獻最低。經過整理,2010—2019年貴州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綜合得分情況,貴州省的農業現代化質量整體提高。2010—2019年貴州省9個地市州農業現代化的得分,貴陽市熵值法得分6.099、遵義市5.259、畢節市4.539、銅仁市4.259、黔東南州4.117、黔西南州3.87、黔南州4.026、六盤水市3.42、安順市3.307。
在產業體系中,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的提高是農業產業效益提高的體現,是農民收入增收和農業收入效應的體現,是符合農業現代化發展以增加收入的目標。
表2 貴州省計算結果權重及得分情況
在生產體系中,二級指標權重都很高,這可能是農業信息化有利于提高農業效率,科技支出有利于農業創新、提高技術設備,如農業機械總動力為農業大型生產設備提供動力支持,從而實施大規模生產,實現規模經營。
在綠色發展里,各二級指標權重低,農業化肥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但是也會對土壤造成一定破壞,生產能耗和生產電耗的增加會污染環境,農業發展過程中消耗過大也不利于農業現代化的生態化發展。
在經營體系中,單位從業人員養殖出來的水產品對貴州省勞動現代化的權重要大于鄉村從業人員的增加,這是因為單位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農業現代化的效率化生產,農業現代化與傳統農業的主要區別之一是勞動力投入,所需勞動力越少越能反映農業發展的集約化、效率化生產。
在質量效益中,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與農業從業者收益指標對貴州省農業現代化權重差別不大,但是農業直接從業者收益權重要更低一些。這是因為當農村居民純收入增加,整體消費增加,有利于農業現代化,并當農業擴大規模后,農產品外溢性收益增加,也會提高農村居民收入,而農業從業者收入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農業效率生產競爭性,以及吸引人才。
支持保護金融貸款占農業GDP的比重對農業現代化的貢獻最大,原因可能是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對農業設備、農業科技、農業技術等標準的提高,這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貸款資金對農業的投入越多越有利于實現農業現代化。公路里程數對貴州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權重較高,貴州省多山地,土地分散,公路的建設是農業發展的基礎設施發展,因此公路里程數增加有利于提高運輸效率,加快農產品銷向市場。
農林水事務支出強度對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權重比較低,按照理論預想,政府的財政支農支出應該會對農業現代化發展貢獻大,而貴州省財政支農支出與理論預想差別大,這可能是因為貴州省財政支農支出結構不合理,沒有將有限的財政支農資金放到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環節、部門,影響了財政支農資金使用效率。
貴州省喀斯特地貌多山地、丘陵,耕地集中規模經營難度大,因此要在山地農業的定位上,打造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省,發揮貴州省山地農業特色,做大做強貴州省特色產業,打造山地農業品牌。
貴州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而經過熵值法測算得知貴州省農林水事務支出對貴州省農業現代化的權重比理論預測要低,因此調整支農結構、提高資金效率,繼續對貧困的農村地區加大扶貧支持,穩固農業優勢區,提高農業弱勢區發展水平。另外,對財政支農資金加強監管,加強財政支農資金預算規劃,從前期申請到中期實施再到后期項目完結,都要嚴格把控財政支農資金使用的每個環節,從而減少支農資金的損失和浪費。
貴州省山地多,耕地資源相對其它省份較稀缺,如不嚴禁違規占用耕地、非農占用耕地,貴州省耕地將會越來越少,不利于農業現代化規?;洜I。要科學、合理規劃利用土地資源,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永久基本農田應該要放在重點,建立高標準農田提高農田使用效率和產量。
農業現代化的競爭核心力就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貴州省的農業科技投入、轉化應用需要進一步提升加強。農業科技投入能激發創新活力、實現農產品多樣化,滿足市場需求;能提高農業投入產出效應,降低農業項目成本。貴州省多山地,因此要重視高精尖的山地農業設備的投入和使用,在減少勞動力后,通過投入農業設備提高農業產出效率。
農業現代化相較于傳統農業更需要重視生態文明觀,減少使用農藥化肥,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健全土地輪作休耕制度,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由于貴州具有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因此要推進石漠化、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另外,需鞏固退耕還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