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琴 周小蘭 徐莉蓉 劉發平 王 玥
橈骨遠端骨折是目前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這類骨折發生率較高[1]。橈骨遠端骨折的患者多為中老年人群,骨折后的患者多存在肢體疼痛,腫脹以及肢體活動障礙等臨床表現[2]。臨床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方法非常重要,若方法不當,會導致患者出現骨折后骨骼畸形愈合,同時治療后出現長期疼痛狀態[3]。目前臨床上對橈骨遠端骨折的患者主要使用手法復位夾板固定進行治療,在治療早期會出現嚴重腫脹、疼痛。本研究使用治傷三黃酊進行聯合治療。治傷三黃酊采用純中藥制成,對治療后患者腫脹的消退,臨床療效顯著,具有推廣的價值[4]。但是,關于治傷三黃酊外敷對橈骨遠端骨折夾板固定后腫脹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以采用橈骨遠端骨折的患者作為對象,探討治傷三黃酊外敷對橈骨遠端骨折夾板固定后腫脹的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南昌市洪都中醫院骨傷五科保守治療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單盲隨機法分成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6~69歲,平均年齡(51.26±3.22)歲。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51~68歲,平均年齡(52.56±3.24)歲。
1.2 診斷標準入選患者均符合《骨傷科專病中醫臨床診治(第3版)(精)》中關于橈骨遠端骨折診斷標準[5]。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患者有外傷史,多為間接暴力所導致,傷后腕關節周圍出現腫脹、疼痛,且壓痛明顯,腕臂活動功能出現障礙,橈骨遠端出現橫斷,短斜和簡單的粉碎性骨折適合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的患者,橈骨遠端骨折無發生移位現象,局部皮膚沒有破損,沒有水泡,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濕敷1周治療,各項觀察指標以及檢查均為陰性的患者。排除標準:患者不符合治療年齡階段,橈骨遠端具有不穩定性粉碎性骨折以及骨折涉及關節面的嚴重骨折現象[6],合并有神經血管損傷,合并具有嚴重內科疾病以及存在心理精神疾病問題,語言意識發生障礙,具有嚴重的皮膚病和過敏體質,通過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后復位效果不佳,發生明顯移位,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中醫傳統手法復位夾板固定后對前臂進行懸吊制動治療。醫護人員指導患者進行手指、肘部、肩部屈伸活動,同時針對腕部腫脹的程度進行不同階段的治療措施[7]。在運動鍛煉的基礎之上,采用中藥進行聯合輔助治療,醫護人員對患者采用20%的甘露醇(臺山市新寧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0299)250 ml進行靜脈滴注,每天1次,七葉皂苷鈉(無錫凱夫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3378)15 mg加入到濃度為5%的葡萄糖500 ml中進行靜脈滴注,每天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之上,外加使用治傷三黃酊外敷治療。在患者手法整復好之后,使用夾板固定之前,根據患者腕關節腫脹的面積使用治傷三黃酊進行輔助治療。將放有治傷三黃酊的紗布4~5層放在藥碗中,以不滴水為度,醫護人員使用鑷子夾取浸濕的紗布[8],敷在患者腕關節腫脹的地方,時間在夾板固定之前,以及第3、5、7天進行濕敷,每天敷藥1次。同時,患者在骨科專業護士每天使用夾板固定之前第3、5、7天,在醫生的配合之下使用敷藥,并觀察患者關節腫脹的情況,注意觀察局部皮膚組織,尤其是易過敏的體質,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患處有無皮疹、發紅以及瘙癢等臨床不良癥狀,如有上述癥狀,及時終止治療。
1.4.2 觀察指標①2組患者臨床腫脹消退的程度。腫脹程度判斷標準:醫護人員使患者手指并攏伸直,用軟尺經過第一至第五掌指關節連線繞1周,測量患者雙側肢體的周徑,每隔1 d測量3次取平均值。Ⅰ度:屬于正常范圍的皮膚腫脹,存在皮膚紋理。Ⅱ度:存在略微腫脹,皮膚紋理逐漸消失,沒有水泡。Ⅲ度:出現明顯腫脹,皮膚狀態呈現硬塊,緊實,出現水泡[9]。②2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臨床療效判斷標準:腫脹發生改善的計算方法:患肢治療前后周徑÷治療前患肢與健肢周徑差。主要包括:痊愈:患者腫脹周徑減少95%以上;顯效:患者腫脹周徑減少70%~95%,有效:患者腫脹周徑減少30%~69%;無效:患者腫脹周徑減少低于30%。

2.1 腫脹消退情況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腫脹消退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患肢腫脹消退情況比較 (例,
2.2 臨床效果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例,%)
橈骨遠端骨折屬于臨床常見骨折創傷。目前,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中老年骨質疏松并發癥的增加,導致橈骨遠端骨折發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多集中于中老年人群,為此必須采用有效的治療措施,改善患者的病情,加速康復?,F階段對骨折的治療方法較多,如石膏外固定,手法整復固定,腕關節外固定架固定等多種治療方法,均可以加快患者骨折部位的恢復[10]。同時手法復位后小夾板外固定治療是橈骨遠端骨折主要的臨床治療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簡單,患者容易接受。相比于手術治療,可以縮短腫脹的消除時間,手部相關功能恢復較快。大量研究表明,手法復位后進行夾板固定,能夠減少患者骨折組織的損傷,避免產生骨質疏松,降低臨床并發癥的發生概率。臨床大量研究表明,橈骨遠端骨折的患者主要是由于骨骼脈絡受損,瘀血增加,導致的疼痛,腫脹,可以通過中醫藥外敷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腫脹局部癥狀[11]。同時腫脹是骨折后最典型的臨床表現。嚴重影響骨折的愈合,會形成水泡、血栓等一系列癥狀。因此需要盡早消除腫脹,促進愈合。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腫脹消退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時,在使用夾板進行外部固定時,采用治傷三黃酊進行輔助治療,可以加快患者傷處的腫脹消退,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治傷三黃酊是自制制劑,主要由梔子、當歸、川芎、生地黃、赤芍、桃仁、紅花、黃柏、白術、蒼術、白鮮皮、車前子、黃連、大黃、白芷組成,黃連、黃柏、大黃可以清熱解毒消腫,黃連、黃柏具有抗炎的功效,能夠增加白細胞吞噬病原體的能力,抑制酶的形成,增加抗感染的能力,梔子具有清熱瀉火止痛的功效。蒼術、白鮮皮可以消腫止痛。當歸、紅花、桃仁可以活血通絡、生地黃、赤芍、大黃可以疏通瘀血。車前子、白術可以利水消腫[12]。綜上,治傷三黃酊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中藥溫和,不會給患者造成不良影響以及不良作用,治療方法容易掌握,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本研究中,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時,在使用夾板進行外部固定時,采用治傷三黃酊進行輔助治療,可以增強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時,在使用夾板進行外部固定時,采用治傷三黃酊進行輔助治療,可以加快患者傷處的腫脹情況,提高患者治療效率,可以增強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