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榮 吳遠水
腦惡性腫瘤(Brain Malignant Tumor)患者臨床多表現為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肢體麻木、無力、言語功能障礙、癲癇發作、認知功能下降、大小便失禁、行走不穩等癥狀[1]。本病的根治性措施為手術,但受患者腫瘤直徑、疾病分期、疾病性質等影響,對不耐受手術者應用放療為延長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方法。盡管如此,受放療電離輻射影響,已被相關學者證實全腦放療(WBRT)對生活質量(QOL)和認知功能(NCF)有影響,放療后3~6個月時35%~52%患者出現認知功能下降,WBRT對情景記憶的影響最明顯[2]。原因在于,放療通過放射線來實現對腫瘤的抑殺,但放療后口干舌燥、局部皮膚發紅、粗糙、局部濕疹的發生,中醫稱之為“放射線”為熱毒,治療上以清肺、養陰、生津等對癥治療為主,常用中醫藥物可選擇沙參麥冬湯、生脈飲等類型的養陰清肺中藥。本研究為探討中藥湯劑對腦惡性腫瘤放療患者認知損害的預防效果,特選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上饒市人民醫院收治的64例腦惡性腫瘤放療患者為受試對象,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采用醫學小樣本試驗對比法選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上饒市人民醫院收治的64例腦惡性腫瘤放療患者,依照治療環節是否應用中藥湯劑,分為對照組(30例)和試驗組(34例)。其中試驗組年齡31~63歲,平均年齡(46.0±0.5)歲;對照組年齡30~64歲,平均年齡(46.0±0.5)歲。2組的基本資料在平均年齡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2018版CSCO惡性腫瘤診療指南》的診斷標準;結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神經系統檢查、X線頭顱攝片陽性結果等加以確診;頭顱CT檢查或磁共振成像,檢出率>90%,是早期發現本病的方法。結合定性診斷進行確診[3]。
1.3 納入標準腦垂體腺瘤;耐受放療,以有效控制病情,縮小腫瘤體積,避免腫瘤向其他組織浸潤轉移[4]。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依照腦惡性腫瘤患者放療過程病因病機的發展以及辨證分型,將配合放療治療的中藥湯劑劃分為三部分。其中清熱解毒期采用黃連解毒湯加減:玄參3錢(9 g),生地黃4錢(12 g),黃芩3錢(9 g),山梔子3錢(9 g),黃連2錢(6 g),煅石膏4錢(12 g),川大黃6錢(18 g),芒硝2錢(6 g),木通3錢(9 g),炙甘草2錢(6 g)。大便秘結者,加大黃;咽喉腫痛者,加生地黃、玄參、牡丹皮;瘀熱發黃者,加茵陳、大黃;癰疽疔毒者,加蒲公英、金銀花、紫花地丁;下痢膿血、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檳榔。生津潤燥期采用沙參麥冬湯加減:北沙參12 g,麥冬10 g,冬桑葉9 g,蜜紫菀9 g,川貝母6 g,生扁豆6 g,射干6 g,瓜蔞9 g,五味子5 g,生甘草6 g。形寒肢冷表現腎陽虛者加熟地黃、附片溫中滋陰;不欲飲食,胃口差,慢性腹瀉者,加厚樸、茯苓、山藥、葛根,健脾燥濕生津;腹脹者加陳皮、枳殼、砂仁溫脾理氣;心中嘈雜、反酸者加煅瓦楞子、海螵蛸溫胃制酸;伴有噯氣、惡心加旋覆花、柿蒂、沉香降氣止嘔;有灼痛者加石斛、白芍、延胡索、川楝子緩急止痛。活血化瘀期采用四物湯加減:香附(炒)3 g,當歸(酒洗)、川芎、枳殼(去瓤,炒)、柴胡 白芍(酒炒)各2.4 g,黃芩、陳皮、三棱(醋炒)、莪術(醋炒)各18 g,熟地黃3 g,白芷、延胡索、小茴香(酒炒)、白術(去蘆,炒)、青皮(去瓤)、砂仁、肉桂、甘草各1.5 g。遍身痛,加羌活。日1劑,水煎服,空腹溫服,每日2次,早晚頓服。
1.4.2 觀察指標對患者認知損害常見指癥進行統計分析,包括:記憶力減退、計算能力下降、反應遲鈍、言語不利、神情呆滯、失眠多夢等。
1.4.3 療效判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將患者治療效果分為有效:臨床狀況控制下效果明顯;顯效:治療后明顯起效;無效:患者治療后和治療前相比無任何改善或出現了惡化。

2.1 2組患者療效對比試驗組總有效率97.0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對比 (例,%)
2.2 2組患者認知損害分項內容具體對比2組在記憶力減退、計算能力下降、反應遲鈍、言語不利、神情呆滯、失眠多夢等認知損害分項內容上總發生比較,試驗組要明顯優于對照組,認知損害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認知損害分項內容具體對比 (例,%)
化療作為腦惡性腫瘤的常用方法,具有殺滅癌細胞、降低腦瘤的復發率幫助患者延長生存周期的作用。但放療期間仍舊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傷害。中藥湯劑的配合治療,更能有效防止患者病情、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且在不同時期辨證采用上述藥物,對提高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比例,上調細胞因子、樹突狀細胞表面分子CD86和MHCII分子等免疫分子,下調免疫抑制細胞等效果顯著。
文獻資料數據進一步佐證,中晚期惡性腫瘤的治療中,放療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潛在的治療環節的不良反應,對患者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中藥湯劑具有活血通瘀的作用,且對防范認知損害的效果突出[5]。有研究[6]顯示,中藥湯劑通絡益智湯對腦惡性腫瘤顱腦放療均比較明顯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預防作用明顯,并可明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放療治療后的免疫指標CD3+、CD4+、CD3+/CD8+水平,外周血WBC、RBC、HB、PLT水平,治療后2年累積生存率對比均明顯(P<0.05);參芪扶正湯聯合西醫常規治療對顱腦惡性腫瘤手術患者術后機體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對改善患者預后的作用突出,還可顯著降低對患者的認識損害[7]。中藥湯劑升降散湯在治療腦瘤患者中,循證患者“痰濁、瘀血痹阻腦竅”的病機;該方劑作為治療本病的基本框架,佐以搜風化痰,活血化瘀之品,臨床療效顯著[8]。惡性腫瘤患者多年齡偏高、病程較長、傷及臟器多、并發癥多。中醫基本理論,辨證論治、審因論治、異病同治方法,以溫陽益氣、活血化瘀為治療大法,兼顧受損之臟,使臟損得復,氣運如常,濁瘀得去,疾病向愈,可從辨證治療層面遏制患者的認知損害進展[9]。
本研究顯示,試驗組總有效率97.0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67%(P<0.05)。在認知損害方面,試驗組認知損害總發生率5.8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6.67%(P<0.05)。表明中藥湯劑在治療效果上,起了更為突出的防范效果,且在疾病治療中,辨證論治思想在降低患者的預后損害上,對整體改善患者病況提供了有效依據。
綜上所述,中藥湯劑治療腦惡性腫瘤放療患者具有較高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突出預防認知損害發生,顯著降低可能影響認知的異常情況,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