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 劉娜
摘 要:社會的進步讓人們對文化建設更加重視,而博物館承載著當地的文化底蘊,對于當地文化建設有著基礎性的保障作用,能夠對當地特色文化進行宣傳,讓人們深入了解當地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博物館文物陳列與文物保護中涉及的相關工作需要被重視起來,在保護好文物的基礎上做好文物陳列,宣揚當地文化,吸引更多人參觀,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文章針對博物館文物陳列與文物保護意識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更好的解決辦法,推動博物館良好發展。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陳列;文物保護;保護意識
0 引言
博物館文物陳列和保護工作對于我們追溯歷史、探討不同時期歷史進程與未來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博物館作為文物展覽場所,展示各地歷史文化,承擔傳承當地歷史文化的重任,對社會文化建設有著促進作用。
但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的博物館文物陳列和保護工作仍需改進,沒有做到很好地承載當地精神文明面貌,沒有形成系統科學的博物館文物陳列保護管理工作體系。對此,相關部門應當深入了解陳列與保護意識,做出科學系統的改進。
1 博物館文物陳列與文物保護意識概述
在博物館文物陳列和文物保護工作上應當秉承科學的態度。一般來說,文物保護工作不僅是對文物本身進行保護和研究,還要充分挖掘文物對現代社會的文化價值。文物本身經歷了歷史的積淀,具有非常特殊的特性,在進行文物保護與陳列的過程中要非常注意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確保文物出土后能夠在一個適宜的環境中保存。
同時,博物館陳列是將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積淀體現出來。因此,在陳列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歷史性以及文物類型,針對不同時期的文物和不同類型的文物做好系統規律的排列。
此外,文物的保護意識并不是單單針對博物館工作人員,還應做好全社會的文化保護意識宣傳,提升人民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在參觀文物時能夠有序、小心地進行觀看、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2 博物館文物陳列與文物保護意識現存問題
2.1 缺乏博物館文物陳列的科學合理性
博物館文物陳列總體上還是缺乏科學合理性,很多的博物館在進行文物陳列的時候只是簡單地將文物類型分開陳列,將相同類型的文物陳列在一起,并沒有更加細致地根據文物的不同歷史時期做好專題類型的陳列。甚至有時候根據博物館的空間位置進行文物陳列,讓文物陳列將就于博物館空間,讓文物陳列顯得雜亂無章。更有為了讓文物陳列與現代建筑結合,輕視文物的保護意識,等到文物出現損壞才意識到問題所在。
2.2 缺乏健全的文物保護基礎設施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文物保護上已經有了很多的改善與進步,但仍舊出現一些問題,在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細節上仍舊容易出現錯漏。例如,在觀賞文物時很多人都會進行拍照,而有的人拍照則會使用閃光燈,易造成文物內部環境的破壞,導致文物受到傷害。針對這些很多博物館沒有設置禁止使用閃光燈的標志。同時,在人們進入博物館的時候也沒有進行相關文物保護意識的宣傳,導致一些人在不自覺中對文物造成損害。此外,紫外線也會對文物造成一定的損害,加劇文物的氧化,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應當時刻關注紫外線強弱變化,最好自動隔離。
2.3 缺乏文物陳列和保護的專業人才
博物館文物陳列和保護工作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引進相應專業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做好文物陳列和文物保護工作。但現實中很多博物館工作人員并非專業人才,可能在進行新文物陳列的時候才會聘用專業團隊,做好陳列設計之后就交還給常規的博物館工作人員。但文物陳列和保護工作并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實時的監控與調整,讓文物處于一個適宜的環境當中。因此,專業人才的引進是非常必要的,對于博物館陳列與保護有著重要的作用。
2.4 缺乏文物陳列和保護的文化宣傳
博物館文物陳列和保護雖說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但仍要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因為博物館究其根本就是要傳播歷史文化精神,讓人們更好地感受歷史文化積淀與精神價值。而在當代博物館管理工作中并沒有重視這方面的內容,表現特別明顯的在于很多人進入博物館參觀的時候并沒有意識到什么行為可能對文物造成損害,怎樣的觀看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物的歷史積淀,學習到其背后的故事?,F在很多博物館陳列文物的時候只是在旁邊說明這是什么文物,屬于什么朝代,并沒有真正展現出文物的價值及其體現的精神。如此一來就失去了陳列和保護的真正意義,對于人們的精神文明熏陶也起不了作用。
3 博物館文物陳列與文物保護意識提升的有效策略
3.1 加強博物館陳列專業人才與文物保護專業人才引進
博物館文物陳列和保護工作對專業人才的依賴性非常高,相關部門應當重視該問題,并逐步建立專業的博物管理專業人才團隊。例如,棗莊市博物館應積極引進專業的、經驗豐富的陳列設計師和櫥窗設計師。
首先,設定好相應的聘用要求以及專業考核制度,要求他們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對歷史文化知識感興趣,能夠積極主動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用戶需求觸覺,懂得站在參觀者的角度思考問題,進而設計出符合歷史背景與用戶需求的陳列展覽。
其次,棗莊市博物館還應當設立專門的文物保護人員,在進行文物運輸、移動、擺放的過程中做好相應保護措施。并將保護措施明確化,制定保護方案以及預防意外發生的預案,并協調好全體博物館工作人員進行配合,明確每一個部門的工作細節,確保在整個過程當中能夠全方位保護好文物。
最后,棗莊市博物館要建立信息共享平臺與實時溝通交流平臺,強化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利用當下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來搭建相應的信息共享系統,引入實時溝通系統,如企業微信、釘釘等線上交流平臺,縮短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距離,實現文物陳列和文物保護工作全方位實時溝通,強化整個博物館的工作交流配合度與團隊合作的科學合理性。
3.2 加強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文物保護意識
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是文物陳列與文物保護的保障,能夠降低文物出現損壞的概率。首先在進行文物陳列和保護設計過程中要站在參觀人員的角度進行思考。一般來說來博物館參觀文物的人群只是想要了解歷史長河中的積淀物,想看看古人的生活用品,了解古人的生活習性、風俗習慣,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但他們對于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文物保護措施了解甚少。對此,在進行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應當做好相應人員分配和設備配置,增強文物保護意識。以棗莊市博物館為例,首先做好入館指示牌,在每個陳列廳做好詳細的文物介紹,如一些宣傳冊、畫冊等。
其次,引進智能機器人做好相關文物保護提醒,以防參觀人員不當的操作影響到陳列柜中的文物,如開閃光燈拍照、抽煙、灑水等。
最后,做好現代展廳建設,利用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進行創意投影,增加文物陳列的多樣化。此外,做好陳列展廳的溫濕度調控,讓博物館具備完善的基礎設施,同時,也要站在參觀者的角度思考,做好館內的人文需求基礎設施建設,避免出現參觀人員在陳列廳隨地丟垃圾、隨處吐痰等現象。
3.3 結合當代先進技術,做好博物館內環境監控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文物保護來說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首先在文物存放環境的濕度與溫度上能夠實現智能化監控。通過引進先進感應設備,設定好相應的溫度指標和濕度指標,即可進行自動監控與調節。例如,小邾國貴族墓葬出土文物展中的青銅器系列,在展柜中做好干濕感應器感應,防止水汽造成青銅濕腐蝕,損壞青銅文物。青銅器展柜中出現某種元素或化合物時會產生化學反應,出現干腐蝕現象。同時溫度變化也會讓青銅器加劇化學反應,出現腐蝕現象。對此,文物陳列柜中可設置智能溫度調節器,保證室內溫度控制在15~25攝氏度。同樣要進行相應的濕度監控,一旦因為雨季或者是干旱季節出現濕度的大變動則要進行智能調控,將室內濕度控制在40%~65%。
其次,要做好文物與空氣的直接接觸管理。文物出土、運輸到進入博物館、進入陳列柜的過程中都要做好相應的隔絕措施。例如,一些紙質文物、書畫的展柜要做好空氣隔絕,在設計陳列柜時做好密封檢測。按照現在的技術可以做到真空環境,要做好陳列柜的實時監控,防止在陳列過程中泄漏空氣進入,導致文物的氧化而出現損壞。
再次,做好文物陳列空間內的隔熱措施。防止外界干擾導致文物損壞,如閃光燈、照明設備、明火等的干擾。
最后,做好防塵工作。博物館是一個開放的空間,人們的進進出出會帶來很多的塵埃、污垢、毛發、纖維以及細菌,當這些接觸到青銅器的時候會讓青銅器產生菌斑,讓文物受到損害。對此,相關人員應當加強空間內的除塵工作,增加空氣凈化器,做好空氣的凈化。
3.4 加快現代化博物館建設
博物館文物的陳列和保護應當順應社會的發展,適當地引入先進的技術進行現代博物館的建設。首先利用網絡技術來進行虛擬文物展示,減少文物實物在陳列中出現損壞。如棗莊市博物館對館中的每件文物進行拍照、錄像或者是3D掃描存檔到網絡數據庫上,建立網上的瀏覽、參觀平臺,如博物館網站、博物館微信平臺、博物館3D視頻等,讓人們在網上進行瀏覽參觀。其次,建立棗莊市博物館虛擬互動展覽室,利用3D、4D和VI、VR技術讓參觀者更加形象地進行體驗和全方位觀察文物。同時可以結合音頻解讀讓人們在參觀的過程中學習到文物歷史背景知識,了解古人的風俗習慣,豐富人們的歷史文化底蘊。還能添加一些互動環節,讓參觀者進入到3D虛擬世界與文物來個虛擬互動。最后,博物館應當針對棗莊市博物館的陳列設計與相關保護知識進行相應的問卷調查,并根據人們對于陳列的意見進行人性化的調整,讓博物館的陳列設計更符合現代人的習慣,帶動人們深入了解文物并提高文物保護意識。此外,還可以針對棗莊市博物館內的陶器、銅器、石雕、瓷器、佛造像等制作專題畫冊、紀念冊贈予參觀人員,進而加深對于文物的認識,實現全民文物保護意識的提升。
3.5 嚴格控制設計材料選用
博物館文物陳列和文物保護對于相關建設材料有著很嚴的要求,一旦建設材料出現質量問題或是規格問題將嚴重影響文物陳列設計,劣質材料釋放出來的物質能夠影響到文物材質的變化。對此,在進行文物陳列設計和制定文物保護方案的過程中要嚴格進行陳列設計材料的選擇。首先,制定好材料采購的流程,防止在采購過程中有人偷換材料,或者以次充好。其次,要選擇好大型廠家進行材料采購,并在每一個環節進行材料質量的檢測,一定要符合相關標準才能夠使用。最后,在材料應用之后要做好相關陳列柜的質量檢測,確保每一個環節中使用的材料都是符合標準的。
3.6 提升工作人員的文物保護意識
很多博物館工作人員都是通過調劑的方式進入博物館的,年紀稍大,認為文物管理工作都是一些文件整理、除塵、清潔等。但其實每一個博物館工作人員都應當具備一定的文物保護意識,因為文物受損害的因素非常多,一些小細節不注意就能夠造成文物損壞。對此,文物管理人員應當組織全體人員進行文物保護學習。棗莊市博物館應定期舉辦文物保護知識培訓班分享會、學習會,讓每一個博物館員工都參與學習和培訓,并制定相應的考核機制,強化工作人員學習的同時讓他們意識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性。此外,還可以為工作人員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通過各類知識的學習交流進而提升自身的文物保護意識。
4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加強博物館陳列和文物保護意識上也應做出相應的創新,促進社會文明建設。首先博物館管理人員、宣傳人員和文物保護管理人員應當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促進博物館文物陳列與保護工作科學合理地開展,傳承歷史文化精神。其次,科學合理的引進先進技術,加強現代科學技術與文物的結合,增強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最后,在博物館文物陳列和文物保護上形成科學的體系,讓其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地提升,為社會文明建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清華.基于博物館文物陳列與文物保護意識問題分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11):142-143.
[2]鄒云峰.關于博物館文物陳列與文物保護意識問題分析[J].東方藏品,2018(10):43.
[3]杜景瑞.博物館文物陳列與文物保護意識探討[J].青春歲月,2019(20):401.
[4]王麗萍.以文物保護意識為導向的文物陳列與保管[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1):136-137.
[5]張恒.信息時代下博物館文物保護的措施探究[J].中華傳奇,2019(7):69-69.
[6]鐘明劍.淺析文物保護意識在保管和陳列中的強化與提升[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1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