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軍
著名兒童教育家斯霞的三品論:“德育不好出危險品、智力不好是次品、體育不好出廢品”,對我觸動很大、堪憂甚多。近幾年來,電腦、電視、手機入戶帶出了許多“眼鏡娃娃”;上下學接送、家務活不愿干、學校活動力度不夠,學生的“肺活量”在下降,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小胖墩”、“小豆芽”。某些家長的不良習慣直接影響著孩子。鑒于此,就“學校是小學生體質健康提升的推動者”展開研究探索,經過多方配合、精心運作,收到了明顯效果。
制定方案,選拔得力人員,配齊體育教師,排除安全隱患建立體育活動場所,保證工作環節緊扣、沒有盲區;聯系家委會,建立家長干預制度,讓家長以榜樣引領,輔助陪伴孩子走向健康。
1.1常規線。教導處領導班主任、體育教師以“兩操一課”為中心,落實小學生每天在校1小時體育活動,確保時間保證、動作規范、效果良好。
1.2校內線。爭取教導處的配合,領導級部主任、體育教師,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比賽活動,抓好學生“三體”測評。
1.3校外線。通過不同形式的家長會,喚醒并引領家長轉變觀念,加強自我修養;抓好對學生“體育家庭作業”的測評。
教導處制定兩操一課、體育活動課、體測評估細則,協調級部,搞好活動時間與項目穿插,規范學生參與度、動作協調度,定期督查測評、總結反饋。
2.1班主任跟靠、上好兩操。
讓學生知道怎樣做好“三個一”保護眼睛、預防近視,規范眼睛保健操各節動作;規范課間操的動作力度,班主任安排各值日組長輪流督評,級部主任隨機抽查。
2.2體育教師上好體育課。規范各年級體育課內容和“三體”測評項目、合理計算體育教師工作量,依據學生體育項目的達成度(參賽獲獎情況)和“三體”測評的及格率來評價體育教師。
2.3級部主任跟靠體育活動。根據年級段學生年齡特點,從田徑、球類、技能類、棋類中選擇比賽活動項目,做到全員參與,擇優組建各種參賽團隊,每學期舉行不同項目的比賽多次,一次校級運動會。
2.4抓好“三體”測評。低年級五項+坐立讀寫姿勢、中年級六項、高年級七項,保證測評成績真實可靠;再按成績確定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
學生奔走在學校與家庭之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榜樣作用、支持配合度、參與引領度都至關重要,根據實際,重點抓三方面工作。
3.1喚醒家長比喚醒學生更重要。現在的學生家長大多“獨生子女”出身,大致三個特點:圖清閑、啃老族,把孩子安排給爺爺、奶奶后不聞不問;生活規律差,親近于手機、電腦,晚睡晚起,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整天忙于經商、打工,無暇與學校、教師交流孩子的發展情況。必須通過多種形式的家長會使他們轉變觀念、自律、自重,做好孩子健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以達到在喚醒一代人的基礎上帶領一代人的目的。
3.2讓“小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引領家長自律。安排專人查閱資料,完成了“小學生健康生活方式十條(略)”的撰寫,并根據內容設計測評家長的打分表格,從家長會、少先隊、自己孩子三個方面獲取數據,設立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作為評選優秀家長的依據。
3.3讓“體育家庭作業”進駐家庭。培養孩子感恩的心、體驗勞動的辛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用眼習慣,讓健康的生活方式陪伴孩子一生。
3.3.1落實“四個十”:自我服務:10分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家人添麻煩);體育鍛煉10分鐘(長期堅持、不停歇);家務勞動10分鐘(從飯桌上的教養開始,主動做好家務);孝心付出10分鐘(多做讓家人開心的事情)。
3.3.2挑戰三件事情:絕不上網游戲、絕不玩看手機、每天看電視限制35分鐘以內。
3.3.3攻克兩大難題:一是科學用眼、預防近視,規范姿勢、告別陋習、保證視力正常。二是保證體育鍛煉時間、力度,合理膳食,保證體重指數正常、禁忌熬夜懶床。
3.3.4保證鍛煉100分鐘:每逢節假日必須保證每天至少100分鐘的體育活動(家務勞動、田間勞動均可),至少有一項過硬的項目(每學段更換一次)。學校規定,至少有三位直系親屬與孩子一起在場進行打分,方可生效。
抓好“三體”與“作業”測評后的分流,對達標學生頒發證書,組建項目團隊,實施獎懲規定;對不達標學生通過家長會、分析每一個不達標學生的原因,進行跟蹤幫扶。
4.1加強學生體育檔案管理。“三體”分項成績、等級記錄與“體育家庭作業”打分表必須分班級嚴格管理。達標成績=三體項目測評均分×70%+體育作業測評均分×30%。按照優秀(90分及以上)、良好(80分—89.9分)、達標(70分及以上,三體都及格且作業成績≧75)發放證書,證書分(低、中、高)三個學段發放,測評終結檔案由級部主任保管,搞好學年轉換交接;畢業年級終結檔案交給副校長室封存,并移交到中學處理。
4.2建立達標學生獎懲機制。設立參加校內個人(團體)項目比賽獲獎計分辦法,對獲獎學生記入個人體育檔案;家長來信反映下列五種情況(略),且在四周之內沒有明顯好轉,每項懲罰2分;總評分+獎勵分—懲罰分,結果低于70分,學校將收回達標證書。由于機制得力,近四年來我校獲得地級團體獎2個、單項獎7個,縣級團體獎11個、縣級單項獎65項,我本人榮獲高密市體育工作先進個人。
4.3建立不達標學生跟蹤幫扶機制。德工處對“不達標”(特異體質除外)、身體超重及視力下降的學生家長進行約談和交流跟進,幫助分析癥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成立幫扶團隊,跟蹤校內外指導、陪練。幾年來,家長的自律意識、支持配合度在增強,正在按著學校的遠景規劃引領陪伴孩子健康前行。
(作者單位:山東省高密市柴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