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圍繞航運開放、稅收優惠、金融制度創新、監管體制改革等重點,本文梳理了浙江自貿區現有政策在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中的應用,借鑒了國外典型自貿區與航運中心聯動發展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浙江自貿區支持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先行先試政策建議,為建成通江達海、功能健全、服務高效的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提供一定的決策參考。
關鍵詞: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自貿區;先行先試;政策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7.008
0 引言
江海聯運中心建設是國家實施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重大國家戰略的關鍵支撐,其建設目標是打造國際一流的江海聯運綜合樞紐港、現代航運服務基地及國家大宗商品儲運加工交易基地、創建我國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示范區。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至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仍存在跨區域管理不協調、航運及大宗商品交易等開放度不高、江海聯運體系不統一等突出問題,尚未在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上形成先行先試示范作用。實施自貿區政策是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的突破口,同時也會將是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的政策突破口,通過疊加自貿區政策和制度創新優勢,才能創造一個航服務高效、市場環境優化、監管手續便利、優惠政策突出、立法保障全面的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截至2019年12月,浙江自貿區已經探索形成了83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全國首創34項。由于兩者在區域位置的重疊,江海聯運服務中心要實現政策突破,完全可以借助自貿區先行先試優勢打破上述制約。由此可見,關于自貿區先行先試政策如何支持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發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能夠為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的體制和政策創新提供一定決策參考依據。
1 國外典型自貿區推動航運中心建設政策借鑒
全球對自由貿易區存在多種名稱,各國叫法不一,如對外貿易區、自由港、免稅區、保稅倉庫、自由過境區等,下文統一稱為自貿區,實質都是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對于國外不同類型的自貿區政策如何推動航運中心建設進行典型案例研究,將對江海聯運中心政策創新有一定借鑒意義。我國學術界對于國外自貿區的功能、監管機制及優惠政策等領域的研究,取得了較顯著的成績。例如郭永泉(2018)指出自貿港作為制度上的“免稅港”,應該制定特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作為支撐,并從稅收制度的統一性、特殊性、可選擇型以及公平效率性四個角度提出稅收優惠先行先試建議。李思奇等(2018)從制度創新、結構轉型和金融服務三方面對國外自由貿易港發展歷程與經驗進行梳理,結合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發展實踐,提出我國自貿區要找準基本功能定位、加強管理制度與法律體系建設以及要實施更加優惠的稅收政策。孔慶峰(2020)提出,我國自貿區要建成高度開放和有國際競爭力的自貿區,需要對標國際先進經驗,在法制建設、機構設置和行政管理、稅收優惠以及負面清單管理等方面作出重大突破。
下文選取部分以航運中心為建設目標的國外典型自貿區,分析其在稅收優惠、營商環境建設、管理制度創新等的相關政策。
1.1 新加坡自由貿易區:以通關便利為代表
新加坡自由貿易區以中轉貿易為主要特色,已成為亞洲自由貿易區的典型代表,新加坡自由貿易區除稅收優惠政策比較突出以外,更重要的是其通關便利程度很高,提供24小時通關服務,流程少、效率高,因此新加坡自由貿易區的貨物集散量高、物流量大。
新加坡自由貿易區主要優惠政策有以下方面:
(1)對區內企業和貨物均實行“一線放開,二線高效管住,區內自由”的政策。一線放開是指對于從境外到區內進出貨物,實行海關檢驗全放開,免予報關報檢等手續,免征進口關稅,實現區內與境外貨物、資金、人員等要素自由流動;二線高效管住是指從區內進出境內其他區域,海關雖然依法對貨物進行檢查和征收關稅,但盡量減少開箱驗貨等手續,最大限度實現安全高效管理;區內自由是指海關對自由貿易區內貨物的存儲、包裝、制造和再加工等均不進行干預。
(2)免費儲存政策。免費儲存政策是新加坡吸引企業及貨物的一大特色政策,通過提供免稅儲存區吸引大宗散貨貨主將貨物存放區內,同時允許貨物進行重新分類、包裝、鑒別和展示,等待有利銷售時機辦理進口手續投入市場或復運出口。
(3)人員進出。新加坡自貿區對于人員入境的限制較少,入境方式寬松,入區的外來人員通過向警察局申請自由貿易區進入通行證即可,人員進出主要由企業自行管制。
1.2 美國紐約自由貿易區:以稅收低廉為代表
紐約自由貿易區是美國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之一,是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國際影響力的自由貿易區,為了吸引更多企業落戶自由貿易區,紐約自由貿易區最突出的政策就是稅收優惠政策。
其稅收減免的亮點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區內企業增值稅率大幅降低,較之區外企業6.5%的企業增值稅率,區內企業僅征收3%,在此基礎上,人工成本和利潤還可以免稅。
(2)進口關稅可延遲繳納。
(3)自貿區允許加工制造,對于制造企業,可以在原料稅率和成品稅率中自由選擇稅率較低的任一支付方式。
(4)退貨免稅保障。對于自貿區企業出現出口退貨情況,企業無需承擔退貨貨物的進口關稅。
1.3 阿聯酋迪拜自由貿易區:以鼓勵投資貿易為代表
杰貝阿里自由貿易區是迪拜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投資目的地之一,杰貝阿里自由貿易區在鼓勵外資、吸引企業落戶上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招商、管理政策,使自貿區從成立僅有的19家企業發展成了落戶上萬家企業的貿易中轉站。
從管理主體來看,杰貝阿里自由貿易區由港口、海關和自由貿易區成立聯合機構統一管理,除了區位優勢外,該區最大的吸引力來自簡單透明的法規和高效快速的行政能力,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高效服務。主要亮點優惠政策有以下幾點:
(1)給予外資充分所有權和管理權。企業所有權允許外資100%所有,同時外資企業享受企業完全管理權。
(2)稅務優惠力度大、覆蓋面廣。所有落戶企業資本金100%返回;15年可持續的免稅保證;對于外資100%所有權企業,50年免征企業所得稅,并免征進口關稅和再出口關稅。
(3)杰貝阿里自由貿易區為入駐企業提供企業發展全方位支撐服務,包括企業注冊服務、企業投資和發展規劃建議、協助企業進行市場推廣以及爭取投融資、組織企業代表團參與商業考察等。
2 浙江自貿區支撐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現有政策措施
2.1 稅收優惠政策
相較國際自貿區通行的減稅免稅的政策優惠,當前我國自貿區的稅收優惠政策基本不涉及增值稅和所得稅,普惠性不強,含金量相對較低,在降低企業稅負、促進投資貿易相關業態集聚、提升服務貿易的功能上都有待增強。
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在稅收政策方面,除覆蓋我國自貿區通行的包括融資租賃貨物出口退稅、機租賃進口環節增值稅優惠政策、制造企業進口機器設備免稅在內的優惠政策外,在稅收服務措施上做出了改革創新,推出包括聯合服務“一站辦”、信息共享“一次報”、銀稅互動助融資、網上辦稅不出戶、出口退稅無紙化等15條稅收服務創新措施,努力接軌國際,形成自貿區更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公平、統一、高效的營商環境,促進企業貿易投資便利化。
同時,為加速集聚石油石化、大宗商品貿易、航運服務等重點產業,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已出臺高層次人才稅收返還激勵政策,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前三年給予100%返還,后兩年按50%返還。
但從目前浙江自貿區的稅收優惠政策看,政策力度有限,尤其在所得稅和增值稅方面,并未充分體現吸引流通、加工、制造、服務和貿易資源集聚的自貿區基本功能,在稅收方面,對江海聯運航運服務業集聚吸引力不足,下一步,在稅收優惠政策上,浙江自貿區可以在充分考慮國內財稅改革方向基礎上,率先試點自貿區企業稅收改革,積極推動稅收優惠政策與國際接軌,切實降低企業稅負,提升自貿區資源集聚能力。
2.2 海關通關便利政策
國內自貿區不斷創新提升海關通關服務,目前已基本實現國際通行的對區內企業和貨物均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的海關監管模式。在此基礎上,浙江自貿區推出一系列特色化、市場化、國際化服務,加快促進海關監管高效化、投資貿易便利化,其中包括率先推進通關一體化改革、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優先推進自貿試驗區“互聯網+海關”特色服務等。
在支持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上,浙江自貿區推出一系列海關監管特色化高效化創新政策,主要包括:
(1)支持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建設。積極探索包括“先供船后報關”“一船多供”“一船多能”等多種方式的海上保稅燃料油和物料供應模式,大力提升港外錨地和跨關區保稅燃油直供能力;大力支持開展國際船舶修理業務和船舶配件交易市場建設。
(3)建立與國際大宗商品貿易相適應的海關監管制度。探索優化適合大宗商品進口及轉口貿易的海關監管流程及機制;加快完善面向長三角,輻射長江沿線的大宗商品集疏運中轉監管模式;鼓勵國內大宗商品交易所開展期貨保稅交割、倉單質押融資等創新金融業務。
(3)支持江海聯運海關監管創新。在江海聯運監管上,自貿區創新推出一系列與國際接軌的開放、便利、高效的政策舉措。主要包括簡化國際船舶海關監管手續辦理、建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進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一體化等。
2.3 航運支持政策
航運政策上,浙江自貿區現有政策主要覆蓋以下幾個方面:
(1)航運開放政策。在國際航運領域加大開放程度,放寬外商投資領域及比例,在船舶運輸、船舶管理、港口裝卸、堆場等國際航運領域,允許外商100%持股;對于從事國際船舶代理的企業,外商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
(2)國際船舶登記政策。自貿區主要實行“浙江舟山”為船籍港的國際船舶登記制度,并通過推行國際船舶登記電子化、簡化國際船舶營運許可、檢驗業務流程等舉措提高國際船舶登記效率。
(3)船舶供油創新政策。該政策是浙江自貿區航運相關政策的突破性亮點政策,提出“跨地區直供”“一船多地多供”“同商品編碼下保稅油品混兌”、和“綠色石化項目進口油品即報即放”在內的多項國內首創政策,并形成全國示范推廣,促進舟山保稅燃料油業務迅猛發展。
3 浙江自貿區支撐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政策建議
通過對現有浙江自貿區支撐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的政策分析以及與國際典型自貿區政策對比,要建成通江達海、功能健全、服務高效的江海聯運服務中心,航運業稅制改革、海關監管政策創新及金融制度改革等是先行先試政策突破的關鍵點,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3.1 探索浙江自貿區試點航運業稅制改革
(1)通過所得稅稅率優惠政策加快各類大宗貿易、航運、物流企業等向江海聯運服務中心集聚。對于注冊和生產經營在自貿區的制造、貿易、航運、倉儲等企業逐步推進所得稅優惠政策,根據稅收貢獻大小執行不同的所得稅減免政策。
(2)對于國際轉口貿易可由貨物過境后退回關稅改為全程免征關稅。
(3)對于區內業績突出的從事航運、倉儲、港口裝卸、貨代、船代、海事服務等企業,逐步降低增值稅稅率。
(4)加大個人所得稅優惠。針對外籍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給予原工作國家和地區個人所得稅與當前我國執行的個人所得稅的稅負差額進行補貼。
(5)加快實施長江經濟帶各重要港口與舟山港之間的啟運港退稅政策。
3.2 深化海關監管制度創新
(1)實現海關24小時通關服務,以此為突破口推動海關監管高效改革。
(2)在現有浙江自貿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無紙化“一單多報”“兩步申報”等船舶創新通關模式基礎上,大力優化口岸物流行政審批制度,完善跨境貿易管理全過程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實現進出口或國際中轉貿易有關的口岸申報、審批、監管全程電子化,力爭貫通口岸物流的所有環節。
(3)實現浙江自貿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與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長江沿線港口、“一帶一路”沿線、亞太電子口岸網絡等多個關鍵江海聯運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協力推進江海聯運物流全過程的數據互聯互通,協力推進“單一窗口”制度的區域一體化和國際化,真正發揮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作為國際貿易樞紐港的地位和作用。
(4)加快推動海關對大宗商品貿易檢驗監管方式的優化改進,在確保檢驗檢疫合格的基礎上,依據企業自身需求開展大宗商品品質抽檢,簡化海關、檢驗檢疫、邊防等部門的檢驗監管流程和手續,減少對船舶、船員及貨物的不必要或重復監管。進一步強化跨部門協同執法,搭建統一共享的海關、海事、邊檢工作站,大幅提高查驗效率。
3.3 加快改善港口航運營商環境
(1)依托大宗商品江海聯運優勢,鼓勵自貿區內企業開展與航運業密切相關的包括倉儲、包裝、加工制造等國際物流服務。
(2)完善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建設的配套政策,依托自貿區先行先試政策優勢,全力推進外輪供應制度及政策創新。一方面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國際知名外供企業的吸引力,加快集聚和打造高質量海事服務產業鏈。另一方面,加大外輪供應管理制度和政策創新,為建立完善的外輪供應市場體系、服務體系和制度體系提供政策支撐,提升國際競爭力。
(3)進一步提升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港口服務競爭力,在完善港口基礎設施和集疏運體系的同時,依托自貿區,加大對港口、航運服務業的扶持力度,并出臺降低港口費率、減免貨物港務費、降低錨地受油船舶引航費等政策,大幅提升江海聯運中心港口服務能力。
3.4 全力推進金融制度改革創新
(1)全力創新離岸金融政策,制定更加便利、完善的貨幣兌換機制、跨境結算機制,大力促進大宗商品貿易;鼓勵各類金融機構落戶自貿區,允許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船舶融資租賃、船舶修造等離岸金融業務。
(2)支持國內外大宗商品生產商、貿易商在舟山設立的法人機構可以享受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人民幣跨境投融資匯兌便利等政策。大力支持航運金融企業落戶,創新航運金融產品,加快推動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建設,為江海聯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物流、資金、倉儲、信息一體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3)支持在舟山設立專門的油品貿易保險公司,創新油品貿易保險新品種,為油品貿易企業的海外投融資、貿易結算和海外并購等提供保障。允許資金自由兌換、貨幣自由進出、允許跨境融資、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自由轉移其投資收益。
參考文獻
[1]李湛,李海杰.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的思考與對策[J].政策瞭望,2015,(4):38-40.
[2]郭永泉.中國自由貿易港的海關制度創新研究[J].海關與經貿研究,2018,3(02):22-33.
[3]李思奇,武赟杰.國際自由貿易港建設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國際貿易,2018,(04):27-33.
[4]孔慶峰.我國自貿區建設如何對標國際先進經驗[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02):65-71.
作者簡介:倪曉磊(1985-),女,漢族,浙江舟山人,碩士,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海洋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所專職科研人員,經濟師,主要從事港口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