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社會國際競爭主要是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關系著國家的未來。美國宣稱中國“5G”技術的發展嚴重威脅到了以美國為核心的西方國家的利益,因此西方國家對中國展開了“技術圍剿”。本文主要研究西方國家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圍剿”的內容和動機。西方國家出于維護西方國家在全球的政治霸權和經濟統治地位、遏制中國崛起、削弱中國國際競爭力的動機,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實施貿易封鎖、投資阻礙、政治打壓的“技術圍剿”手段。
關鍵詞:技術圍剿;中國高新技術產業;西方國家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7.011
在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的情況下,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成為中美之間的焦點領域。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了美國,從而促使美國聯合西方國家對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展開了一系列的“技術圍剿”,以此達到打壓中國的目的。
1 西方國家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圍剿”的內容
1.1 貿易封鎖
Richard Johnson(2002)中提到美國出于政治軍事目的,對中國出口的大部分軍用技術和產品都實行嚴格的出口管制政策。而今,美國對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實施了出口管制。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以國家安全為由,列出了一張包括華為在內的與其相關的69家企業的“實體清單”;隨后,美國商務部又對外宣告將給華為及其相關企業90天的“臨時許可”。接著,“臨時許可”到期后,BIS決定再次延期90天,并新納入46家相關企業。美國禁止華為進口其國家的零部件和技術。它限制的不僅僅是美國企業(給華為提供芯片和服務),還包括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公司。后來美國又將針對華為的出口管制美國技術標準從25%調到10%,以中斷臺積電等非美企業對華為供貨。
《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內容將中國視為美國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國之一,建議制定“全面政府戰略”應對中國的崛起,在經濟上加大了對中國企業的限制力度。第一,在通信和視頻監視領域,禁止美國政府使用中國的相關設備和服務。另外,法案以國家安全為理由,禁止其行政單位使用海能達、大華科技等公司生產的通信設備和視頻監控。由此可見,美國針對的不是個別中國企業,而是整個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第二,不準美國軍方從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進口“特別”材料,主要是應用于航空、武器系統、超級計算機、衛星等國防科技領域軍事制造的釤鈷磁鐵、釹鐵硼磁鐵、鎢粉以及鎢重合金等相關材料。美國稀土產品的進口大部分來自中國,法案通過明令禁止國防部購買這些“特殊”材料從而降低美國對中國產品供應的依賴。美方主動禁止從我國進口稀土磁鐵,使我方在中美經貿談判中失去一個重要籌碼。
美國向盟國施加壓力,聯合英國抵制中興設備和服務,并禁止其國內企業對中興出口銷售元器件,也禁止從中興進口元件;為拒絕華為5G,美國禁止其市場存在華為手機,同時干預其國內企業與華為合作,用各種手段促使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捷克、新西蘭等國家與其保持一致態度。有多個國家宣布禁止其國內企業使用華為的通訊設備和服務,甚至有的國家還禁止使用華為手機。隨后在美國的政治壓制下,歐洲國家態度也逐漸明朗起來,以英國為代表的有限限制華為國家有英國、荷蘭等。荷蘭運營商KPN已經和華為簽訂了建設5G網絡的初步協議,但是在國內所謂網絡安全的壓力下,KPN表示,它將選擇一家西方公司供應5G網絡的核心網設備。
1.2 投資阻礙
1.2.1 收緊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對外投資
美國多次借外國在美投資員會(CFUS)的國家安全審查機制,對中國企業赴美投資設置障礙,美國將中國企業作為國家安全的重點審查對象,導致中資企業在美國也寸步難行。
1.2.2 減少對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
以美國為例,美國制定了一系列的美國企業在美投資的優惠政策,確保美國企業加大對國內的投資,減少對外投資。大量美國企業減少甚至不再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這使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外來資金支持也有所減少。
1.3 政治打壓
1.3.1 通過政治政策立法手段實體名單
自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BIS)修訂了《出口管理條例》(EAR),還頒布了《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后,BIS將華為添加進實體名單,稱華為參與了違反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的活動。
1.3.2 人員限制
華為“公主”孟晚舟于2018年12月1日在溫哥華被拘留;美國國務院官網公布正式聲明,宣布對華為等中國科技公司的某些雇員實施簽證限制。聲明宣稱,“今天,美國國務院對中國科技公司的某些雇員實施簽證限制”。根據美國《移民和國籍法》第212(a)(3)(C)款規定:如果美國國務卿有理由相信某些外國人的入境“會對美國的外交政策產生潛在的嚴重不利影響”,那么美國就不允許某些外國人入境。
1.3.3 撤銷外交領事館
美方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領館人員將被要求離開,領館不能為中國企業提供服務,中美外交關系惡化。
2 西方國家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圍剿”的動機
2.1 為維護其政治霸權
5G技術的不斷發展,將決定人類未來生活方式。除此之外,5G技術還將成為從無人駕駛汽車、保健系統、遠程手術到電力和供水等應用的核心。5G不僅關系到保護信息的機密性,也關乎日常生活中所依賴的數據及系統完整性和可用性。5G是未來發展的基石,5G的發展也被列為中國“中國制造2025”計劃中十個重點發展行業的首位,華為在5G領域的發展,不僅參與了5G標準的定制,而且也和數十個國家簽訂了5G網絡合作協議,使得中國5G領先于世界。而美國作為世界強國,通訊行業一直是美國的核心競爭力,美國依靠通訊技術整合國家情報網,通過通訊技術反恐和控制全球經濟。在5G領域,華為搶占先機,并且隨著華為5G的發展和全球部署,嚴重威脅到了美國的霸權地位。
2.2 為維護其經濟統治地位
哈佛大學貝爾弗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聯合主任埃里克羅森巴赫不支持讓華為設備進入美國5G骨干網。他認為華為設備的進入不僅會嚴重威脅到國家安全,還會打擊美國和歐洲的電信設備商的發展。
5G技術處于正在形成的未來技術和工業世界的中心,到2025年,以5G為動力的工業互聯網可能創造23萬億美元的新經濟機會。在5G通信標準的制定工作中,華為是美國企業繞不開的“高山”。3GPP是制定全球5G通信標準的組織,華為公司在3GPP組織中的影響力巨大。華為在全球成立的實體中,有14家以獨立的身份加入了3GPP。華為公司的代表參加了3GPP的所有16個工作組,也就是涉及所有的技術領域。華為公司的員工目前在16個工作組中的4個擔任主席或副主席。查閱歷史信息,華為公司的員工曾經在超過半數的工作組中擔任過主席或副主席。華為的專家獲得3GPP組織2019年度終身成就獎,這是3GPP組織中的最高榮譽。另外,華為公司的5G標準必要專利數量最多。按照著名統計機構Statista公司在2020年2月發布的統計報告,華為公司在5G標準中的“標準必要專利”(SEP)數量最多,超過世界上所有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因此,在3GPP組織中討論任何與5G相關的技術問題,遇到華為的專家是絕對的,不向華為公布自己的技術提案是不可能的。如果美國政府禁止美國企業在3GPP組織中與華為公司做任何交流,那么美國公司就不能提交任何技術提案,未來5G技術標準中就完全不會有美國公司的技術和專利。
2.3 為遏制中國崛起
2018年華為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提交了5405項專利,在全球所有企業中排名第一。目前華為5G領域技術遙遙領先的態勢讓美國受到威脅,同時在5G發展的關鍵時期,三星、愛立信、思科、諾基亞等也在快速發展。制裁華為可以使華為被動退出5G競爭,結合中美貿易戰,從而達到打壓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目的,阻礙中國的經濟發展。
華為是中國高新技術產業中有最多技術的企業,因此華為成了西方國家聯合圍剿的對象。因為圍剿華為,相當于阻斷了一家中國真正具有全球活躍性競爭力的世界五百強高科技企業。
2.4 為削弱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受到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邀請,在“中國行動計劃會議”中做了主題演講。巴爾在演講中解釋了美國為什么必須絞殺華為:“毫無疑問,中國的技術攻勢對美國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我們國家的風險空前高漲。自19世紀以來,美國在創新和技術方面一直是世界第一。正是美國的科技實力使我們繁榮和安全。我們的生活水平、我們為年輕人和子孫后代擴大的經濟機會以及我們的國家安全都取決于我們持續的技術領導地位。5G技術處于正在形成的未來技術和工業世界的中心。本質上,通信網絡不再僅僅用于通信,它將決定未來工業系統的發展。中國領先會讓美國失去制裁的權力!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如果工業互聯網依賴于中國的技術,中國將有能力切斷各國與其消費者和工業所依賴的技術和設備之間的聯系。與我們將屈服于中國主導權這個前所未有的杠桿影響相比,美國今天使用的經濟制裁力量將顯得蒼白無力。”
華為事件不是一個簡單的企業問題,美國將華為上升到政治和國家安全的角度,這背后一定是有戰略性考量的。2019年,中國有129家企業入圍世界五百強,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的121家,位列全球第一。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隨著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而逐漸擴大,也有了一定的提升,這都成了西方國家“技術圍剿”的借口。
參考文獻
[1]梁一新.美國對華高技術封鎖:影響與應對[J].國際貿易,2018,(12):23-26.
[2]夏夢雅.美國加強出口管制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影響與對策分析——以美國對華為的打壓為例[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9,(04):57-61.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湘教通[2020]191號,385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王顏(1999-),女,漢族,湖南張家界人,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國際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