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男性幼兒教師的職業困境與對策展開了深入研究,先闡述了男性幼兒教師的職業困境,如男性幼兒教師比例小,在工作環境中被邊緣化、傳統觀念對男性幼兒教師排斥,使得對此教師職業認可度低、缺少對男性幼兒教師管理機制,難以發揮男性幼兒教師特長等,然后又提出了幾點切實可行的對策,如轉變觀念,肯定男性幼兒教師的機制、引導、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對幼兒教師職業的認識、男性幼兒教師積極學習,使其自身的素質不斷提高、建立靈活幼兒園管理機制,改變男性幼兒教師地位、給予男性幼兒教師相應的職業發展政策和制度保障,通過以上措施,促使男性幼兒教師的職業困境有所突破。
關鍵詞:男性幼兒教師;職業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7.034
0 引言
在兒童個性發展中,教師性別作為重要的影響因素,而目前在幼兒教師的隊伍中,對于男性幼兒教師來說,相對而言比較缺乏,這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從幼兒園的角度上來看,針對男性幼兒教師,其需要已經被社會的認同,而且在塑造孩子性格和社會能力發展等方面,男性幼兒教師能夠起著重要的作用,還直接關系到孩子思維方式的培養。經相關幼兒教育專家分析,在幼兒教育中,男性幼兒教師的參與是此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對客觀規律是符合的。但是對于大多數幼兒園來說,主要以女性幼兒教師為主,其中男性幼兒教師走進其中會面臨一定的困境。
1 男性幼兒教師的職業困境
1.1 男性幼兒教師比例小,在工作環境中被邊緣化
在工作崗位中,對于從業者來說,良好的工作氛圍將從業者的自身的能力展現出來,為獲得一定成績提供重要的保障。經社會學和心理學研究領域將研究下,其表明在所屬團體中,一個人的所處的位置對一個人職業的忠誠度會有著直接的影響。受各方面的影響下,在學前教育中,男性從事此教育的人數與女性相比,相對來說比較少,再加上從幼兒園的角度上來看,其園長和教師基本上都是女性,男性幼兒教師少,在地位上,處于弱勢。基于此,很容易給幼兒教師帶來一定的壓抑感,從這種壓抑感的角度上來看,直接關系到職業的關注程度和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很容易降低職業的忠誠度。除此之外,在幼兒園中,主要以女性幼兒教師為主,當男性幼兒教師步入后,與女教師交流和溝通下,針對他們社會交往的實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難以更好滿足的。而且其事物上,與教師共同感興趣的少。對于這種工作環境來說,很容易處在邊緣化。
1.2 傳統觀念對男性幼兒教師排斥,使得對此教師職業認可度低
對于中國歷史傳統來說,針對男女的職業,社會在這方面的期待是不同的。普遍情況下,人們認為女性比男性較為溫柔和細心,針對幼兒事業,女性是最合適的。而男性要對社會的大任進行承擔,成就偉大的事業,對于社會在男性職業角色上,幼兒教師職業是不符合社會在這方面的期待。而且從男性的角度上來看,進入幼兒教育事業中來,在社會、家庭和個人等方面,會面臨一定的壓力,這對于幼兒教師選擇此職業上,會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再加上有的男性由于自身性別,針對幼兒教師職業,在認可度上,相對來說比較低。即便幼兒園在其性別上,充分進行考慮,讓男性幼兒教師來帶班級,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如果有的地方沒有如人意,人們第一時間與他們的性別掛鉤。針對這種情況,會讓男性幼兒教師對此職位產生放棄的心理。
1.3 缺少對男性幼兒教師管理機制,難以發揮男性幼兒教師特長
對于幼兒園來說,在教學環境上,通常情況下,女性比較多,而且在設計和安排教學課程上,其制定時主要結合女性教師講解的特點,從幼兒園的內部角度上來看,難以將男性幼兒教師自身的優勢體現出來,這對男性有的教師的能力會起到限制作用。針對男性幼兒教師,難以將自身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不利于教學創新,不能夠給幼兒教師在職業上帶來一定的成就。又由于男性幼兒教師身心的特點,其授課方式和擅長的方面,與女性有著不同之處,那么在獎懲和評價等方面,男性幼兒教師和女性幼兒教師是不同的,但是幼兒園在這方面沒有建立相應的機制。針對男性幼兒教師,其缺少靈活的管理機制下,會使得男性幼兒教師去尋找屬于自己適合的生存環境。
2 男性幼兒教師的職業困境的解決對策
2.1 轉變觀念,肯定男性幼兒教師的機制
轉變觀念主要表現在,社會大眾針對傳統觀念的束縛要有所突破,并對幼兒教師職業的誤解進行轉變,他們認為幼兒教育就是帶孩子,認為在幼兒領域中應該以女性為主。基于此,在本質上,針對男性蘊含的特質要認識到,對從事幼兒教師的特殊價值給予肯定,積極鼓勵男性教師主動加入此行業中來,與此同時,通過這種比例對男女合理搭配下,為幼兒發展提供和諧的社會環境和心理環境。
2.2 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對幼兒教師職業的認識
對于男性幼兒教師來說,在幼兒性格塑造和角色形成以及深交能力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還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幼兒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男性幼兒教師在某些知識方面,與女性幼兒教師相比,具有一定的開闊性,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拓幼兒視野,使其幼兒知識更加豐富化。經幼兒早期教育專家分析,在幼兒教育發展中,男性教師參與是此發展必然趨勢,而且還符合客觀的規律。在幼兒教育中,男性幼兒教師可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優勢為此教育做出一定成績,通過這些成績下,能夠改變幼兒園傳統觀念,改變家長的看法。針對自己,通過加大宣傳力度下,讓更多人認識到男性幼兒教師重要性,社會對男性幼兒教師的優點給予接受,進而使得自己在社會地位上,不斷改變,日后促使男性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
2.3 轉變職業定位,滿足男性幼兒教師自我實現需要
在工作中,對于追求自我實現的人來說,將工作當作一種創造性勞動,并將自己的潛力發揮出來,用盡自己的全力將其做好,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能夠對滿足感更好地體驗。首先,從幼兒教師工作的角度上來看,不像初中和高學教學,面對教學的壓力,對于最適宜男幼兒教師來說,對幼兒開展素質教育,使其自己的教育理想更好地實現。其次,幼兒發展需要男性教育,進而適宜男性幼兒教師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將自己性別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在實際工作中,使其富有男性特色。最后,只要男性幼兒教師有愛心,即便需要細心和耐心的幼兒教育工作,其也具有一定的創造性。
2.4 引導男性幼兒教師積極學習,使其自身的素質不斷提高
目前,在我國幼兒園中,基本上都是以女性幼兒教師為主,男性幼兒教師相對來說少,從男性幼兒教師的角度上來看,針對這種特殊的崗位,首先,對于自身的修養,還要進一步加強,在理論知識上不僅要給予充分掌握,還要有技能專長,對于男性來說,在自身特點上,不同于女性。基于此,從男性幼兒教師的角度上來看,開展有創造性的游戲,所獲的教學效果要比女教師好,對于這一點,男性幼兒教師將自身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使其男性幼兒教師的教育模式逐漸形成出來,給幼兒帶來不一樣的教育環境,促使幼兒學前教育更加豐富化。
2.5 建立靈活幼兒園管理機制,改變男性幼兒教師地位
對于留住男性幼兒教師這一點,幼兒園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根據男性性格的特點,從幼兒園的角度上來看,在課程和教材上,適當需要開展改變工作,將此課程和教材中融入男性幼兒教師教育特點,讓幼兒做到全面發展。其次,在實際教學中,引入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其理念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其中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認為:生活中含有教育的意義。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是書面的,那么失去了教育的意義。在教育中,將此內容聯系生活實際,才會使得教育內容變得豐富化。“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從書本到人生的。教學做合一。這與“生活即教育”在主張上,具有密切的聯系。陶行知對教育曾這樣比喻,社會即教育將學生比作小鳥,學校比作牢籠,將小鳥放飛在天空中,使學生延伸到社會。整個社會是教育的范圍,各個事物之間是有一定聯系的。教學做合一。陶行知認為教學的責任主要就是教學生學習,而教師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的同時,還要積極學習,也就是教學的教與學生的學有著一定聯系。最后,針對男性幼兒教師,將靈活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和管理機制制定出來,進而還能把男性幼兒教師的工作熱情激發出來。
2.6 給予男性幼兒教師相應的職業發展政策和制度保障
對于幼兒園工作來說,為了吸引男性幼兒教師進入此工作中來,必須要有社會的支持系統。針對男性幼兒教師隊伍,為了使其此隊伍更加穩定化,其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上,要提供重要的保障,不斷提高幼兒教師職業的認同感。一方面,對于相關政府來說,在學前教育等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幼兒教師的待遇,促使他們將全部精力用在學前教育事業中,在這一領域中,促使他們更好地發展。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規。推進學前教育的立法,讓全社會對學前教育事業給予高度重視,使得幼兒教師在相關政策上,具有一定保障,給予他們一定的安全感,促使學前教育的發展。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男性幼兒教師進入幼兒園以后,對孩子各個方面能夠起著重要的作用,如針對孩子的尖叫等,男老師更能忍受,他們還能開展創造性體育活動,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合作意識。男老師還能給孩子樹立男子漢榜樣,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進而還能突破男性幼兒教師發展困境。
參考文獻
[1]高曉敏,劉崗.山西運城地區幼兒教師職業認同現狀及影響因素[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1,(12):28-33.
[2]郭正強.幼兒園男性教師發展規劃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32):3-4.
[3]劉玉紅.研究型幼兒教師培養的困境與途徑[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5,(04):65-66.
[4]魏娟紅.男性教師從事學前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16):275.
[5]丁海東.我國幼兒教師的職業困境及出路[J].幼兒教育導讀(教師版)下半月,2010.
作者簡介:董云濤,男,漢族,云南昆明人,碩士研究生,昆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系主任,副高級職稱,主要從事心理學、學前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