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文強 王政武 趙美榮 陳雪梅
摘? ?要:培育、發展、壯大包括名特優農產品產業在內的新型產業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培育新的農業經濟增長點、構建農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選擇。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已經取得明顯成效:產業規模和效益不斷擴大、產業政策體系日益健全、產業結構不斷完善,在未來時期其產業地位將不斷提升、產業消費市場持續擴大、資金和政策支持更有力、產業發展模式更加成熟和完善,呈現出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空間。推進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應重點從以下方面發力:發揮好政府宏觀調和引導功能,增強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的政策保障;優化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機制;突出特色與挖掘潛力并重,擴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空間;創新融合發展模式,推進名特優農產品多元化發展。
關鍵詞:名特優農產品;新型產業;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F3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697(2021)02-0023-07
當前中國已經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開始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階段。《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總體部署。民族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農業是基礎。根據中國經濟發展形勢,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城鄉經濟循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等,都必須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弱項,守好“三農”基礎,穩住農業基本盤,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比較于發達地區和區外其他地區,廣西南寧的農業發展總體面臨著產業發展水平不高、產業集群規模偏小、農產品產供銷體系不完善、產品競爭力不夠強等問題,破解上述問題的瓶頸和困境,培育、發展、壯大新型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構建農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是重要選擇,而名特優農產品產業在該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別是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獲得了較大發展,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和形成新的農業經濟增長點,已經成為南寧乃至廣西的新型產業。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發展階段和加快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構建現代農業體系的背景下,南寧大力發展名特優農產品、推動名特優農產品產業化發展,是南寧推進農村產業轉型升級、擴大農業發展空間、促進鄉村振興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和重要途徑。
一、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成效明顯
名特優農產品主要是指利用現代科技培育、生產的具有地方特色,符合綠色生態發展理念且獲得有關機構和社會普遍認可的農產品。一般而言,名特優農產品應符合“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的要求。截至2020年底,南寧有效期內“三品一標”產品總數達201個。目前,南寧已經形成以武鳴沃柑、橫州(原橫縣)茉莉花、隆安火龍果、南寧香蕉、馬山黑山羊、橫州甜玉米、上林大米等為代表的名特優農產品系列。限于篇幅,本文重點分析的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武鳴沃柑、橫州茉莉花、隆安火龍果、南寧香蕉、馬山黑山羊等。
(一)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已經形成一定規模
1. 武鳴沃柑方面。2012年,武鳴開始從中國農科院柑橘研究所引進種植8萬株沃柑苗,分別在4個鎮推廣種植并取得成功。武鳴把沃柑產業作為特色農業產業進行生產發展,并同鄉村振興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注重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積極推進沃柑標準化、規范化生產,培育沃柑生產、加工、運輸和銷售扶貧產業鏈,全力打造“武鳴沃柑”區域公用品牌,以沃柑產業發展引領農業轉型升級[1]。目前,武鳴沃柑種植面積達45萬畝,成為全國沃柑種植面積最大的縣區。據統計,武鳴已經建設5個沃柑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56個柑橘產業示范園和35個沃柑科技扶貧產業示范園,沃柑面積1000畝以上的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達12家,中小微型企業為500家,5個沃柑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面積達1.2萬畝,技術種植、存儲運輸、銷售等中高端人才100多人[2]。2019年,武鳴沃柑投產面積達30萬畝,產量超70萬噸,產值約60億元(是2017年的2倍),武鳴沃柑撐起了武鳴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武鳴還大力支持沃柑采后加工分選、預冷保鮮,引進國內最先進的綠盟、諾夫等生產線,建成80多家采后分選廠,年加工能力達100萬噸;建成5萬多立方米冷庫,存貯保鮮能力達3萬噸[1]。目前,“武鳴沃柑”已獲評國家地理標志性產品,成為2019年最具影響力的新銳區域公共品牌。2020年,武鳴沃柑入選廣西選定的首批20個廣西“桂字號”區域公用品牌,武鳴沃柑產業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擁有“中國沃柑看武鳴”的美譽。
2. 橫州茉莉花。橫州集中連片種植茉莉花始于1978年。多年來,橫州通過堅持科技創新和運用,堅持對外開放、開拓市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完善全產業鏈,強化多元融合發展理念,極大地促進了茉莉花及相關產業、縣域經濟的發展,形成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品牌效應。橫州茉莉花種植面積由1978年的100畝增加到2020年的12萬畝,有花農約33萬人,年產茉莉鮮花、茉莉花茶分別達到9萬噸、7.8萬噸,橫州茉莉花產量分別占全國和世界的80%、60%[3]。橫州擁有茉莉花精深加工企業130家,茉莉花初加工轉化率為98.11%,加工產值達75億元[4]。橫州西南茶城在全國的茉莉花和花茶原料市場中居首位,是“中國茶葉市場四強”。橫州茉莉花(茶)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歐“100+100”地理標志互認互保產品,茉莉花入選2020年全國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產品)排行榜第59位,茉莉花茶入選2020年全國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產品)排行榜第22位[4];全市有茉莉花自主商標品牌200多個,綜合品牌價值達206.85億元[4],連續四年榮獲廣西最具價值農業品牌。橫州花茶在全球茉莉花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茉莉花產品不但暢銷全國各地,而且遠銷俄羅斯、歐美、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橫州茉莉花逐步形成了“互聯網+”營銷模式,與淘寶網、阿里巴巴、天貓、京東網、樂村淘、村郵樂購等聯合開展網絡銷售,2019年橫州茉莉花和茉莉花茶銷售額分別達到21億元、89.7億元,居全國首位,其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9.77億元。2019年,橫州茉莉花及相關產業產值達到122億元[5],全年形成稅收3000多萬元。橫州獲得了“中國茉莉之鄉”“世界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生產中心”“世界茉莉花都”等諸多榮譽。
3. 隆安火龍果。隆安縣于1998年開始零星種植火龍果,2014年以后通過創建那之鄉火龍果產業示范區、隆安縣金穗火龍果產業核心示范區等,以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等方式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推動火龍果產業規模化、現代化、標準化發展。目前,那之鄉火龍果產業示范區形成了“規模化生產、集約化栽培、標準化管理”模式,通過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形成了良好的生態循環,提高了火龍果的產量和質量。該示范區已經形成推動火龍果發展的良好效應,帶動隆安縣建立了41個火龍果基地,其中那桐鎮連片種植同品種紅心火龍果超萬畝的種植基地有7個[6]。目前,隆安縣火龍果種植面積達7.2萬畝,發展火龍果產業的規模企業達15家,年產量17萬噸(約占南寧產量的1/3,商品率達90%以上),年產值5億元以上,火龍果產業已經成為隆安縣的主導農業產業。金納納、伊密、龍穗、智誠等8個火龍果品牌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廣西金福農業有限公司、廣西海泉農業有限公司、廣西金穗農業有限公司、廣西龍穗農業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生產的火龍果獲得綠色食品標志[6]。2020年,隆安火龍果榮獲“中國品牌農業神農獎”,南寧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火龍果生產基地。
4. 南寧香蕉。南寧是廣西香蕉三大主產區之一,南寧香蕉種植范圍比較廣,其中以西鄉塘區、江南區、隆安縣、武鳴區等縣(區)為主產區。目前,南寧擁有全國最大的香蕉產業化生產基地,南寧香蕉平均畝產量2359千克,居全國首位;產業規模達20多億元。獲得“南寧香蕉”認證,可使用“南寧香蕉”標志的企業包括廣西金穗農業有限公司、廣西銘和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西桂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廣西豐湖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南寧睿志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武鳴區寧武一鳴紅香蕉專業合作社等多家企業。2015年7月,“南寧香蕉”成功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2018年5月,“南寧香蕉”地理標志商標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核準注冊并正式啟用,成為全市首個“邕”字頭地理標志商標。
5. 馬山黑山羊。馬山縣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養殖黑山羊,11個鄉鎮都養殖黑山羊,主要分布在白山、古零、古寨、金釵、里當、加方、百龍灘等中東部石山地區。2003年,“馬山黑山羊”獲準使用“中國原產地標志”;2019年8月,“馬山黑山羊”地理標志商標成功注冊,是南寧市首個動物類地理標志商標。近年來,馬山縣大力打造黑山羊品牌,做強做大黑山羊產業,把黑山羊發展成為馬山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和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2019年全縣養殖達2100場(戶),存欄數、出欄數分別為53138只、48460只。
(二)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政策體系日益健全
產業政策體系既是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判斷其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尺。近年來,南寧及各地方政府部門從財政、稅收、產業、技術規程等方面不斷完善政策體系,推進名特優農產品產業可持續發展。(1)財政政策方面,2020年武鳴爭取各級財政資金支持2000多萬元,建設產業示范園56個。(2)稅收政策方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減少疫情帶來的農產品銷售阻滯等導致農產品效益下降等問題,南寧市稅務部門制定了相關減稅減費政策。如南寧市武鳴嘉沃農業專業合作社獲減免稅款162萬元,廣西起鳳橘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享獲稅費減免115萬元、受出口退稅23萬元[7]。(3)技術規程方面。武鳴組織出臺了《武鳴沃柑生產技術規程》《武鳴沃柑生產技術指南》《武鳴沃柑采后處理技術規程》《武鳴沃柑商品果分級標準》等,并制定了《“武鳴沃柑”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推動沃柑產業持續良性發展。橫州制定并發布了《茉莉花種苗生產技術規程》《茉莉花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茉莉花茶綠茶窨制技術標準》等15個茉莉花產業區、縣地方標準,不斷提升茉莉花標準化種植和茉莉花茶加工水平。隆安縣先后制定出臺了《隆安火龍果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隆安火龍果種植技術規程》《隆安火龍果質量控制規范》等政策文件,科學系統地為火龍果產業“量身定制”發展路徑,嚴把質量標準關。此外,南寧市農業農村局為推進包括名特優農產品在內的農業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與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10個城市相互簽訂了《北部灣共建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集聚區合作框架協議》《北部灣城市(茂名-南寧)農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8]。
(三)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生產結構不斷優化
生產結構不斷優化是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的顯著特點,其主要體現在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的載體和生產經營模式等方面。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是推動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南寧市獲認定的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中自治區級示范區、市級示范區、縣級示范區、鄉級示范園、村級示范點分別達到39個、61個、88個、219個、1008個[9];全市各級示范區已入駐的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分別為760家、1010家、345家。如武鳴建立的沃柑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柑橘產業示范園、沃柑科技扶貧產業示范園分別達到了5個、56個和35個[2]。橫州實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企業+合作社、企業+農戶、村企聯建等模式推動茉莉花種植、采摘、管理和銷售,同時提高茉莉花產量和花農收入[10]。隆安的火龍果生產和銷售基本形成了依托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此外,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基本形成了借力互聯網電商平臺的網絡銷售模式。
二、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的前景
(一)產業地位將不斷提升
“十四五”時期,中國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仍然是定位于農業現代化發展,廣西和南寧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把農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現代特色農業和農業現代化發展。特別是南寧市政府提出,要持續打響南寧農業品牌,精心培育壯大南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積極推動南寧火龍果、武鳴沃柑、橫州甜玉米、賓陽古辣香米等升級為國家級區域公用品牌,增加有效期內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數量,持續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增點擴面提質,支持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建設。名特優農產品產業具有生態性強、就業面廣、投資見效快、收益率高、農民增收優勢顯著等特點,毫無疑問將是實現上述目標的正確優先選擇。同時,上述政策也將賦予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更為有力和可持續的支持和保障功能,促使其在南寧乃至廣西農業現代化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南寧產業轉型升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暢通市內外區內外經濟循環、推進城鄉協調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二)產業消費市場持續擴大
近年來,隨著南寧名特優農產品影響力的提高和品牌效益的擴大,消費者對其的認知程度和接受程度不斷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使得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改變,進入了需求多元化、結構化升級的新階段,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服務[11],特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消費者更加注重和追求對健康、綠色產品的消費。同時,互聯網、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的迅速發展和在農產品銷售中的廣泛運用,對擴大包括南寧名特優農產品在內的農產品銷售形成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當前,武鳴沃柑已暢銷全國、遠銷國外,隆安火龍果在北京、上海、香港等高端市場也呈現出供不應求的趨勢;橫州茉莉花產量更是分別占全國和世界的80%、60%[3],茉莉花產品在搶占國內市場的基礎上,不斷向俄羅斯、歐美、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拓展。可以預見,隨著南寧名特優農產品影響力的擴大、有關政策作用的發揮、城鄉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的消費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三)資金和政策支持更有力
資金和政策的支持是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國共產黨南寧市委員會關于制定南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已經提出,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的過渡期為5年,過渡期內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將保持總體穩定。要持續發展壯大貧困地區鄉村特色產業;著力做優現代特色農業,大力推進現代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升級,推行農業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鞏固、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施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區提升工程;建設一批農業產業強鎮強村,加快形成縣縣有規模以上加工企業、每個優勢特色產業有加工龍頭企業帶動的發展格局;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實施農業品牌振興計劃,培育壯大南寧香蕉、南寧火龍果、橫州茉莉花、武鳴沃柑、古辣香米、馬山黑山羊等一批“邕系”品牌。這是對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的強大賦能,隨著上述部署和規劃的實施,將會形成更加完善的政策體系和更加有力的資金保障。在這種背景下,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無疑迎來了更難得的歷史機遇,發展的空間和前景更加廣闊。
(四)產業發展模式更加成熟和完善
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優到強的過程,經過多年特別是近年來的發展,不同地區、不同產業的名特優農產品都形成了特色鮮明、可操作性強和具有可持續性的發展模式,特別是橫州茉莉花不管是種植規模、品牌塑造、生產模式、產業園區建設,還是智慧生產、產業融合、農戶就業增收等方面都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形成了科學先進的生產經營模式。相比較以往,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已經逐步從原來的“創業”階段逐步向“做大做優做強”階段邁進,在此過程中所形成的理念、經驗、模式都將成為其發展的重大支撐和有利條件,這也是擴大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前景不可忽視的基礎。
三、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的對策
(一)發揮好政府的宏觀調和引導功能,增強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的政策保障
與其他產業發展相同,政府在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是由政府職能、市場缺陷和產業發展條件等因素共同決定的。其一,政府要在財政、金融、稅收、工商、土地、保險等方面予以強有力的支持。通過發揮政策功能引導名特優農產品產業沿著正確方向發展,減少產業投資成本和風險,創造名特優農產品發展有利條件,調動企業家投資名特優農產品的積極性和地方農戶參與產業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彌補市場在產業發展中的不足。其二,發揮好政府在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規劃和促進其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方面的功能。南寧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根據國家和廣西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重要行業和重要發展方向以及自身實際,制定和完善包括名特優農產品產業在內的產業發展規劃,以避免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陷入同質競爭和惡性競爭的困境。其三,發揮好政府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功能。南寧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推進南寧城鄉融合發展的制度、政策,統一布局城鄉發展規劃、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12],增強城鄉融合的相互性[13],減少甚至消除南寧城鄉二元結構的政策障礙,最大限度建設資源要素自由流動、政策銜接有序、公平競爭的城鄉統一開放市場,建立健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多元要素立體化流通的渠道和保障體制[14],解決好包括名特優農產品在內的產銷銷售“最后一公里”問題。
(二)優化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產業政策的銜接機制
“十四五”時期,全國鄉村振興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促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極為重要的任務,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而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沒有產業振興的鄉村振興是缺乏可持續力的。在前期的脫貧攻堅時期,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發展為杠桿的產業扶貧,通過將產業發展和精準扶貧相結合,使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導作用有效結合[15-17],探索出了有效的產業扶貧發展模式。推進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是南寧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這在南寧脫貧攻堅期間,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在推進南寧鄉村振興中也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如產業結構優化、產業轉型升級、貧困地區農民就業與增收、農業生產發展模式創新以及由此帶來的貧困地區物流業、電商等服務業的發展。脫貧攻堅任務的完成和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必然會帶來包括名特優農產品產業在內的農村地區產業發展政策的變化和調整。南寧市政府要求在5年的過渡期內保持總體政策平穩,這意味著政策的變化必然是一個絕對變量,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必須做好同鄉村振興產業政策的有效銜接,核心是要解決好鄉村振興產業政策重點支持方向、支持力度、支持方式、時間周期等問題。不管是從鄉村振興考慮,還是從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的發展前景以及對地方產業升級優化、就業創業、居民增收、現代農業化建設等功能來看,對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只能加大而不能弱化,而且應該擴大支持的產品范圍、增強政策支持的穩定性、創新支持的方式。不但要支持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的發展,而且在與之相關的現代產業園區創建、種植基地建設、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農戶素質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完善等方面也要予以有力支持,以此引導和支持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專業化、標準化、現代化發展,使之形成更加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突出特色與挖掘潛力并重,擴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空間
名特優農產品與其他產品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特”,“特”是“名”和“優”的基礎,沒有“特”就沒有市場和競爭力,就不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必須從“特”字下功夫,做好“特”字文章,實現“特”的效果。這里的“特”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的涵義。(1)資源和優勢有特色。要立足本地區生態、區位、資源、歷史、文化等獨特稟賦[16],確定產業對象、產業內容、產業方向、產業生產銷售方式等,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鮮明、綠色生態、品質高端、富民興村的產業,這既是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的基礎,也是其競爭力所在。這就要求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必須解決好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對于現有的名特優農產品產業要繼續突出特色、強化品牌、增強競爭力,以塑造和增強產品產業的優勢和競爭力,特別是同一行業中存在多種不同品種的產品更要注重形成和強化特色,如武鳴沃柑要形成和強化不同于本地和周邊地區的同類產品,以及富川臍橙、贛州臍橙等相近產品的特色和優勢,否則很可能就會被其他同類或相近產品“替代”。二是要進一步挖掘南寧本地的其他特色資源,培育新的有潛力和發展空間的特色產品和產業,以擴大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的市場。(2)產業發展理念有特色。應根據產品產業的特點、規律和地方特有的產業政策確定和優化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理念,在不違背國家和廣西產業政策原則的基礎上,做到規律性、專業性、區域性、產業性等的統一融合。(3)產業發展市場有特色。產業發展市場除了產品定位外,產業所在地的區位、歷史、文化、交通、物流等也是重要影響因素。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在開發穩固好本地市場的同時,對于區外市場的開拓應該進行充分調研、考證和研究,盲目地沿襲大城市路線或單純地搶占同類產品已有市場未必是最好的選擇,而應結合區位、歷史、文化、交通、物流等因素進行科學選擇,盡量做到沒有市場的要開拓市場、占有市場的要擴大市場、穩定市場的要培育特色市場。
(四)創新融合發展模式,推進南寧名特優農產品多元化發展
名特優農產品產業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和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注重產業發展的融合性、全產業性、產業集群性、智慧性、科技性,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的實踐證明,武鳴沃柑、橫州茉莉花、隆安火龍果等產業之所以能夠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形成較大的市場規模,除了其產業特色外,加強名特優農產品與文化、旅游、加工業等的聯動融合發展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在“十四五”時期和未來更長時期,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必須進一步強化融合發展理念,創新融合發展模式,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重點是要圍繞“名特優農產品+”的發展思路,打破包括名特優農產品產業在內的現代農業打破傳統產業之間界限分明、各自獨立的局面,實現產業間相互滲透[17],探索、完善、創新“名特優農產品+龍頭企業”“名特優農產品+示范園區”“名特優農產品+旅游”“名特優農產品+電商平臺”“名特優農產品+農業合作社(農戶)”“名特優農產品+教育”“名特優農產品+信息技術”等融合發展模式。當然,這不是要求所有的南寧名特優農產品產業發展都必須沿用上述所有發展模式,也不是要求不同地區、不同種類的名特優農產品都實行相同的融合發展模式,而是根據自身的特點、條件和優勢進行合理的差異化選擇。
參考文獻:
[1] 胡光磊,潘獻華.武鳴區:做優“武鳴沃柑”品牌 引領農業轉型升級[N].南寧日報,2020-12-10.
[2] 唐秋艷,黃海波.武鳴沃柑暢銷國內外成“當紅”水果 撐起了武鳴農業經濟半壁江山[EB/OL].南寧新聞網,2020-11-03.
[3] 周仕興.廣西橫州:茉莉花香飄萬家[N].光明日報,2019-08-19.
[4] 唐秋艷,顏萍.橫州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登中國地理標志區域品牌百強榜[EB/OL]. http://gx.sina.com.cn/news/nn/2020-
05-26/detail-iirczymk3688806.shtml.
[5] 黃登,覃念,蘇寒梅.橫州:數字賦能助推茉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EB/OL].http://www.nnnews.net/xianqu/p/3062262.html.
[6] 王志鵬.龍頭企業組團勇闖市場 火龍果“結”出5億大產業——隆安縣獲評“2019年度廣西高質量發展進步縣”[N].南寧日報,2021-01-11.
[7] 黃娉,顧華頌.稅費優惠減負擔 武鳴沃柑“加速跑”[EB/OL].南寧新聞網,2021-01-04.
[8] 李金蓮,李子秦.謀好品牌發展戰略,樹立現代農業標桿[EB/OL].
http://ny.nanning.gov.cn/xxgk/zwdt/zwxx/t4634191.html
(2021-01-29).
[9] 阮曉瑩.南寧市以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為載體助推鄉村產業振興[N].南寧日報,2020-08-04.
[10]胡明寶.“好一朵橫州茉莉花”——記廣西壯族自治區橫州現代農業產業園[EB/OL] . http://www.farmer.com.cn/2020/
01/08/99847093.html.
[11] 吳紀寧.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J ].南寧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6):98.
[12] 韋寧衛,李萍,唐元平.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我國“三農”問題面臨的新挑戰與體制機制構建[ J ].改革與戰略,2020(10):113.
[13] 秦清芝,楊雪英,張元.政府公共權力視域中的城鄉融合發展路徑研究[ J ].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3):103.
[14] 王政武.中國統籌城鄉相對貧困治理體系構建的邏輯和路向[ J ].內蒙古社會科學,2020(06):132.
[15] 石淑華,王曦.江蘇省產業扶貧:現狀、問題與對策——以徐州市為例[ J ].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4):132.
[16] 危旭芳,米運生.從產業扶貧到產業興旺:做好鄉村產業“特”字文章——以廣州市從化區蓮麻村為[ J ].改革與戰略,2020(11):86.
[17] 許秀梅,張霞,孫瑜.創新價值鏈視角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機理與協同策略[ J ].改革與戰略,2021(01):74.
(責任編輯:熊? 飛)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amous, Special and Excell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dustry in Nanning
WU Wen-qiang1,2,WANG Zheng-wu2,ZHAO Mei-rong3,CHEN Xue-mei1,4
(1.Guangxi Institute of Focused Culture and Economy,Nanning 530004;
2. Guangxi Society of Human Development Economics,Nanning 530022;
3.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Nanning 530007;
4.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Kunming Branch of China Merchants Bank,Kunming 650051)
Abstract: Cultivating,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new industries, including famous, special and excell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an important choice to optimize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cultivate new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points, and build a new mod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Nanning famous and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dustry development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e industrial scale and efficiency are expanding, the industrial policy system is improving,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improving. In the future, its industrial status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industrial consumer market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the financial and policy support will be more powerful, an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l will be more mature and perfect, showing a broader development prospect Scenery and spa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amous and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dustry in Nanning, we shoul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government's macro coordination and guidance function, enhancing the policy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mous and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dustry; optimizing the effective linkage mechanism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famous and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dustry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both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expanding the development space of famous and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dustry; innova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ode To promot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famous, special and excell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 Famous and Excell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New Industry;Rural Revital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