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孔平




科技賦能,合作做實內涵做優外延
資源整合,推己及人提供解決方案
場景變現,聯合打造支付產業生態
科技賦能、數字運營抑或數字支付
湖南
張弛有度,厚積薄發
數字新業態不斷呈現,數字新模式持續刷屏,數字經濟浪潮奔涌,數字紅利加速釋放。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數據顯示,到2020年底,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能增加值占GDP比重業已達到7.8%。
數字支付時代,創新在湘江之畔排浪推高,湖南著眼市場釋放的消費潛能,精準定位消費者的趨勢需求,迅速形成服務商業銀行的發展新格局。
數字化“變現”場景
【金卡話筒】
中國銀聯湖南分公司主要負責人 呂? 俐:
推動“交通+”等重要的移動支付便民工程建設,以強黏性、大流量的公交地鐵等場景為銀行獲客引流。同時,亦將客戶引流到線下消費場景,從而實現申卡、綁卡和用卡一體化的良好體驗,為銀行的數字化發卡提供有力支持。
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行長助理 李白寧:
順應數字時代發展趨勢,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新金融理念,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為持卡人提供了全面、便捷的數字金融服務和全新支付體驗。
農業銀行湖南省分行長沙分行副行長 姜立峰:
長沙城市地鐵無界信用卡以深綠色為主色調,“農行綠”結合“綠色出行”,農業銀行助力星城人逐夢暢行。
湘“行”記,云“落”地。基于鞏固商業銀行發卡、收單業務優勢,2020年12月26日“銀聯云”路演長沙、登陸湖南。始于2021年初,著重推廣的“天擎、火眼、優客”等“銀聯云”應用數據類產品嵌鑲進入了湖南轄內部分商業銀行的零售版塊,向相應的信用卡部、零售部(私人銀行部)、普惠金融部和小貸部等多個部門提供了獲客、活客的“云”工具。
“銀聯云”基于建設安全可信的金融行業基礎設施為路徑,面向內外生態伙伴提供全棧式技術服務,策應了商業銀行發卡、受理、商圈等零售支付生態圈的建設。當然,其推廣應用亦是中國銀聯向科技型、數據型公司轉型的重要舉措。
科技輸出,做實合作內涵,基于“銀聯云”應用數據類產品,賦能商業銀行,提升其獲客能力。數字運營,擴大合作外延,基于“銀聯云”基礎服務,部署行業機構以及大商戶信息系統,提升其數字化運營能力。《金卡生活》了解到,經過湖南“‘銀聯云’推廣季”,在一周密集走訪21家商業銀行和12家行業機構,截至今年4月底,湖南合作商業銀行達14家,行業機構9家,簽約“銀聯云”收入達2000多萬元,簽署保密協議10家,完成數據驗證6家。
開好頭,起好步。聚焦到零售支付的原點—發卡,與其說銀聯無界卡使得長沙地鐵公交場景支付實現了數字化,還不如說數字化針對長沙地鐵的支付生態鏈,完美達成場景的變現。今年4月10日,中國銀聯湖南分公司(以下簡稱“湖南銀聯”)與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以下簡稱“建行湖南省分行”)、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沙軌道”)合作,在長沙發布了首張地鐵場景的數字無界聯名借記卡、信用卡。
由長沙軌道開發運營的“長沙地鐵”App注冊用戶超過800萬戶,月新增用戶20余萬戶。《金卡生活》從長沙軌道了解到,通過最新版“長沙地鐵”App(V1.1.12),“持卡”用戶實現了全流程數字化在線申卡、快速領卡,然后方便實現地鐵及公交搭乘、充值、賬戶提現、余額及明細查詢等操作。
發行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只是關鍵的起步,推廣應用才能看到數字化邁開的扎實步履。湖南銀聯聯合建行湖南省分行、長沙軌道在4月10日至6月30日期間,開展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1分錢乘公交”“1折坐地鐵”“免10元信用金”專屬優惠活動,亦是將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的推廣應用,夯基壘臺。
公共交通出行、金融服務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二者亦在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載體上找到了契合點,基于精準、優質雙重維度,向市民送去科技的、便捷的出行服務。《金卡生活》獲悉,到2030年,長沙軌道交通建設達6條地鐵骨干線和6條地鐵補充線及磁浮快線,線路總長約456千米。目前,長沙軌道開通運營5條,是長沙市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日均客流量150萬人次,日均交易金額約250萬元。
用戶通過“長沙地鐵”App先乘后付,刷碼乘地鐵、公交,使用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支付乘車款。截至2021年5月5日,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發行不到一個月,日均新增達2000多張,累計發行超過12000張,日均交易筆數約1500筆(圖1)。
基于地鐵場景獲客,湖南銀聯聯合轄內商業銀行等合作伙伴依托銀聯無界卡試點,通過Token技術,實現了在“長沙地鐵”App發卡、綁卡、用卡的交通出行一體化體驗。用戶的體驗消費遠未停步,改造交通出行場景中的關聯受理環境,形成了用卡閉環。正如建行湖南省分行行長助理李白寧對《金卡生活》表示的那樣,順應數字時代發展趨勢,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新金融理念,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為持卡人提供了全面、便捷的數字金融服務和全新支付體驗。據悉,湖南還將這一模式推廣到其他重點行業和核心場景。
標配有三,安全占先。分析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安全、數字形態和場景互聯互通成了銀聯無界卡顯見的“標配”。
銀聯支付標記化技術保障支付安全是銀聯無界卡的首個特點。據悉,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是銀聯支付標記化技術與數字無界卡首個結合項目,支付標記化、通道加密、實時風控等技術手段,對卡號、有效期等信息全程防護,保障用戶的資金和信息安全。
向傳統銀行卡賦予數字形態是銀聯無界卡的重要特點。數字化技術使得銀行的潛在用戶變成持卡人,通過“云閃付”App、銀行App或手機錢包等多種渠道,實現了快速申卡、綁卡和用卡。具體到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則在“長沙地鐵”App上實現了上述運作;數字化服務滿足了持卡人多元化的支付需求;手機一鍵調取“卡碼合一”界面,任選手機閃付或二維碼支付,持卡人用卡線上化的支付新體驗隨之而來。
異業合作和場景互聯互通是銀聯無界卡的顯著特點。基于Token2.0數字支付體系,持卡人自主選擇將數字銀行卡推送到線上抑或線下的電商、公交、手機錢包等多元化支付場景,從而享受為業界所倚重的商超數字禮券、還款充值立減、互聯網動態會員等豐富的專屬卡權益,構建互聯互通的數字支付生態。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持卡人不僅限于地鐵、公交實現了引流線下消費場景,實現當地跨場景引流。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標志著銀聯、建行服務平臺用戶提升了金融科技輸出及賬戶運營“雙能力”。
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特色鮮明,除了全國首次在地鐵高頻場景應用外,建行湖南省分行個人金融部總經理申勇健對《金卡生活》表示,此卡還推行了借貸記兩類賬戶(借記卡和信用卡)全線上進行申卡、綁卡和用卡。此外,卡片還享有多個交通出行權益,支持在跨場景在地鐵及周邊商戶使用。在申勇健看來,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的率先落地,表明建行湖南省分行積極踐行“支付為民”理念,在深化推進移動支付便民工程方面創出了新路子。
正是基于銀聯無界卡推動了商業銀行在發卡、用卡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吸引了更多商業銀行的響應。4月12日,湖南銀聯聯合農業銀行湖南省分行(以下簡稱“農行湖南省分行”)將“星城暢行 夢想無界”銀聯無界卡的發布會直接放在了長沙黃土嶺地鐵站。與建行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不同,農行長沙城市地鐵無界卡采用虛實結合的發卡模式,潛在用戶通過農行網點、網站、掌銀、小程序和員工手機聚合營銷等全渠道申請,核批后基于虛擬卡綁定“云閃付”App,即享優惠;場景從地鐵、公交,增加了加油等交通出行場景。
發行地鐵場景無界卡是中國銀聯秉持“支付為民”理念,推動支付服務數字化升級的一次新嘗試。湖南銀聯主要負責人呂俐對《金卡生活》表示,此舉有助于推動以“云閃付”App為核心的各類移動支付產品在重要便民場景的廣泛應用,當然,將提升銀聯無界卡在交通出行領域的普惠便民水平。
出行支付數字化,埋頭當好耕耘者。在湖南移動支付便民工程的十大場景中,交通出行場景建設成為數字、科技發力的重中之重。當2020年9月2日“云閃付”乘車碼落地長沙時(先后上線了“云閃付”及手機Pay移動支付乘長沙公交、“云閃付”乘車碼乘長沙地鐵),實際上,湖南業已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地市倒逼省會”的數字支付之路。當時,已有12個地市、62個縣域上線了“云閃付”乘車碼,使用銀聯移動支付產品乘坐公交日均超20萬人次。并且,銀聯二維碼覆蓋湖南省99%的高速收費點。
說到星城長沙的交通出行,繞不開長沙公交“湘行一卡通”App。《金卡生活》了解到,“湘行一卡通”App支持“云閃付”等銀聯支付方式。
長沙公交上線銀聯移動支付產品后,銀聯湖南聯合湖南轄內23家銀行推出“周一1分錢乘車”“日常5折乘車”“線上充值送5元乘車券”等諸多優惠。在突破“云閃付”硬核受理場景,培育用戶、活躍用戶的同時,服務市民數字出行、綠色出行。即便如此,要改變3年之久的用戶乘車習慣,需要推出更有吸引力、有影響力的市場活動,于是,及時提高頻次,向持卡人提供每日2次“1分錢乘車”優惠。《金卡生活》還了解到一個重要的信息,2020年在交通出行場景建設方面,湖南取得了用戶在公交、地鐵分別享受7折和9折的政府補貼,確保零售支付行業營銷停止后,交易持續保持活躍(圖2、圖3)。
至此,湖南數字出行并沒有終止。今年4月7日,中國銀聯聯合湖南“瀟湘一卡通”、華為上線銀聯支付“隨用隨充”功能,方便用戶快捷乘車支付。此舉系銀聯推出交通卡“隨用隨充”解決方案的首秀。回到“瀟湘一卡通”上來,過去,用戶需要手動打開“錢包App”提前或定期充值。現在,“隨用隨充”創新采用交通卡“先乘后付”模式,即在每次乘車后系統通過綁定的銀聯支付方式,直接扣款,并自動完成交通卡的充值。華為及榮耀手機機主在“錢包App”交通出行欄完成“瀟湘卡”新卡簽約,還享受“0元開卡”優惠。從“瀟湘一卡通”到“瀟湘卡”,實現了數字支付的華麗轉身。截至4月末,“瀟湘卡”發行超74萬張。“瀟湘一卡通”作為互聯互通交通卡,使得“瀟湘卡”“隨用隨充”惠及了全國超300個城市的公交及地鐵的使用用戶。據悉,“瀟湘卡”在長沙享受公交7折、地鐵及磁懸浮9折乘車優惠。
撬動零售支付轉型,數字化是支點。中國銀聯應支付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攜手銀行打造“發卡、綁卡、用卡”一體化服務用戶的共贏模式。肇始于發卡,但是不止步于綁卡,更不終停于用卡,數字的魅力,科技的力量,使得三者互促。還在2020年8月31日,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主流手機廠商、重點合作商戶及非銀行支付機構,在境內外同步發行首款數字銀行卡—銀聯無界卡。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部分區域性銀行及互聯網銀行,首批試點赫然在列。
《金卡生活》從“云閃付”App查詢到,截至今年4月末,商業銀行發行的銀聯無界卡呈現五個特點。一是傾向于發出金卡及白金中高端信用卡,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和北京銀行。二是積極發行主題信用卡,如,工商銀行的醫護無界白金信用卡、交通銀行的“優逸”白金信用卡、廣發銀行的“真情”卡、上海銀行的“年輕”卡、北京銀行的“樂卡”男女版。三是探索發行聯名信用卡,如,中信華為聯名無界白金卡、平安春秋航空無界白金卡、江蘇銀行美團無界金卡等創新型產品。四是發行品種較全,如,浦發借貸齊發,發行白金信用卡和借記金卡;上海銀行則在信用卡發行方面,延展卡片等級,發行了白金卡及金卡。五是定位基本端普卡,如,錦州銀行發行信用卡普卡、寧波銀行發行借記卡普卡。
從信用卡到借記卡,從信用卡高中端卡到普卡,農業銀行長沙城市地鐵無界卡、建設銀行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的發行,分別豐富了其無界卡的產品體系,是1400余種銀行卡之一。
場景發卡日益成熟。在長沙地鐵無界聯名卡發行之前,銀聯業已聯合商業銀行,推出了針對主流的手機廠商華為、領先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美團、首個民營及旅行社起家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發行的無界聯名卡等創新型產品。據悉,截至2021年3月,18家銀行發行無界卡23款、310余萬張。
目前,已達成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廣發銀行、中信銀行等8家銀行合作。基于無界卡打造“無界+”數字化卡產品體系,場景發卡、場景綁卡、場景用卡。在此,借用湖南銀聯員工潘卓的話來說,“沉浸式場景發卡,一條龍申卡用卡;創造性一鍵綁卡,盡在湖南無界卡。”
創新風起湘江兩岸,著實貢獻了普惠便民的全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