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思記
實驗在物理學習中起著巨大的作用,能促進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習興趣,在實驗實踐中增加物理知識的鞏固,并且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驗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而動手實踐能使學生更善于思考,善于創造,更靈慧聰敏。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給大一新生授第一課時,讓學生拿出刻度尺去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和寬,學生們很竊笑,這么幼稚的問題還需要我們高材生做嗎?大學教授說,這件事情確實簡單,但我的意思是希望你們養成終身樂于實驗,終生樂于動手實踐的良好習慣,一些重大事件的發明創造自然規律的發現無一不是從實驗實踐中獲得的,愛迪生在千百萬次的實驗中,有成千上萬的發明,法拉第在千百萬次的實驗中終于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屠呦呦在千百萬次實驗后提取了抗瘧疾的青蒿素,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失敗是成功之母,懶于動手實踐,只是空想,只會一事無成。
英國科學家波義耳小時很受學生和老師恥笑,因為他對于任何一個問題也要用實驗驗證,但是這些恥笑并沒有阻止他日后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得出了定量定論下,理想氣體的體積與氣體的壓強成反比。這就是著名的波義耳定律。
實驗分三種:一是學生實驗,全體學生去實驗室,二至三人一個小組進行實驗,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共同動手完成實驗,觀察現象,得出結論,分析誤差,得出結論。二是演示實驗。老師在講臺上演示,學生觀察思考得出結論,及時提出問題,和老師共同協商解決。還有小實驗,讓學生在課后,在家,在生活中去做。比如,學生實驗,伏安法測電阻,你只有在連接電路中,才知道電流表電壓表極性的選擇,還有滑動變阻器的接法以及阻值最大處,在實驗中還要會査找故障,電阻斷路了,電壓表有示數,并且很大,電流表無示數,在實驗中會用一根導線查找故障,會用短路法找故障。老師做演示實驗,要認識觀察和思考,比如探究水沸騰時的特點,要觀察水沸騰之前的狀態和水沸騰時氣泡的變化情況,還要觀察溫度計示數的變化情況,從而得出水在沸騰過程中雖然不斷吸熱,但溫度卻保持不變的結論。小實驗,比如學習大氣壓強后,我們在家可以用費礦泉水瓶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還可以用空啤酒瓶演示大氣壓的大小,當瓶中有氣體時瓶中水的高度小了,那是因為瓶中空氣也具有大氣壓強,我們還可以用自制氣壓計測量一樓和十樓的氣壓,用水和水杯紙板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用圓底燒瓶證明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
在實驗中,我們會開拓思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鞏固記憶,拓展知識,受益無窮!
(作者單位:山東省高密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