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問題來源于三個方面:
(一)小學生體質下降嚴重:父母外出經商打工,爺爺、奶奶保證孩子吃好、睡好,出現營養過剩;上下學家長往返接送、節假日進入輔導班、在家連最起碼的自我服務都不愿做,在?;顒訌姸攘Χ炔粔?,學生的惰性越來越強,必然導致“小胖墩”、“小豆芽”越來越多,“肺活量”逐年下降。
(二)小學生近視率上升快:學生在家迷戀于電視、游戲、甚至手機,家長管理效果甚微,加上對科學用眼知識匱乏,坐立讀寫姿勢不規范,導致“眼鏡娃娃”逐年增多。
㈢家長觀念缺失:學生一旦發生事故,學校懼怕家長追著不放,因此,學校不能大膽開展體育活動,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根據學校位置和輻射村情況,將服務村劃分三個管轄區:1.副校長牽頭負責東北方位9個村莊(簡稱東北區);2.德工處主任牽頭負責西南方位8個村莊(簡稱西南區);3.教導主任牽頭負責校駐地(簡稱駐地區)。各區配置班主任、教師、學生(簡稱幫扶團),同時建立與之相匹配的三個家委會,在學校總體調控下,團結協作、互通信息、達成一致。
1.教導處。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為核心,重點監管測評三件事:⑴規范學生坐立讀寫習慣,提高學生對“怎樣科學用眼、預防近視”的知曉度,確保機制運行健康適度。⑵根據國家《課程標準》,確立各年級體育課內容,(例如:田徑類、球類、跳類、技能類等);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確立各年級達標項目及標準,要求體育教師規范動作、加強指導。⑶規范“兩操一課”,堅定不移地落實小學生每天在校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抓好學生的校內評價。
2.德工處。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核心,重點監管測評三件事:⑴召開就如何提升小學身體素質的家長啟動會,簽訂《家校體育安全事故責任書》,明確得與失,知道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的重要性。⑵讓家長熟知國家體育鍛煉標準要求,確保與學校配合、確保孩子身體素質提升,確保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⑶建立不達標學生檔案,與家長開通微信平臺,根據每個學生的身體情況,補齊短板、確保學生身體素質普遍提升,抓好學生的校外評價。
3.幫扶團。通過轄區兩委會、家委會根據《家校責任書》正確處理學生在校的活動意外事故,重點做好三件事:⑴按著學校意圖架起學校與家庭的信息傳遞橋梁,通過信息互通,及時解決處理問題。⑵建立特殊學生檔案,剖析每個家庭、每個學生,找出問題根源、對癥給藥,跟蹤幫扶。⑶協調兩處、家委會搞好優秀家長評選和學生的家庭習慣測評。
1.中層干部把關一個轄區。確保學生在校、在家堅持鍛煉,按著學校要求健康發展。根據正常學生興趣愛好推薦參加學校團體訓練、鼓勵取得好成績;鼓勵學生參加校外健身活動;建立對不達標(含特殊情況)學生檔案,根據實際聯通村兩委、家委會、班主任、學生合力幫扶,讓其樹立健康生活的信心。
2.級部主任把關一個級部。在校盯住學生“兩操一課”不放松;與家長協調搞好孩子的習慣測評;定期梳理“兩處一團”反饋過來的信息,對正能量的、優秀典型進行通報表彰;對負面的、錯誤案例及時跟進、矯正,確保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
3.班主任把關一個班級。確保值日小組對“兩操一課”的打分評價,做到周結月評、張榜公布;建立與幫扶團相匹配三個信息反饋通道,確保學生的優秀、錯誤行為及時反饋、及時處理。
4.家長引領好自己的孩子
家長重點做好三件事:⑴按照《家校體育意外事故責任書》要求去做,給孩子入一份意外險,按程序理賠。⑵熟知《家長干預制度》、國家體質健康標準,督促孩子上好“兩操一課”,加強鍛煉、按時達標。⑶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戒煙限酒、為孩子樹立榜樣,做孩子健康路上的好伙伴。
5.學生信守兩個承諾
(1)在校承諾:了解科學用眼知識和動作協調力度,上好兩操;按規范要求、動作要領上好體育課,預防意外發生,保證“三體”達標合格;按照級部要求參加項目活動,加強鍛煉、爭取獲獎。
(2)在家承諾:①養成四個好習慣:自我服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家人添麻煩。)、體育鍛煉(長期堅持活動鍛煉,保證時間、力度。)、家務勞動(從飯桌上的教養開始、主動為父母分擔家務。)、孝心付出(多做讓長輩開心高興的事情。);②用好三把雙刃劍:對電腦、電視、手機知能知會,作為學習的輔助工具使用,合理安排使用時間。③攻克兩個難關:科學用眼、預防近視,合理膳食、加強運動、控制體重。④每逢節假日必須確保100分鐘的體育鍛煉(或田間勞動),有自己過硬體育項目。
1.以教導處為主搞好校內評價:坐立讀寫姿勢10分(知曉度、“三個一”),兩操10分(動作規范、有力度),體育課、體育活動課20分(聽從指揮、動作規范、鍛煉刻苦、比賽成績良好),三體測評60分(按標準賦分),四項都及格即為校內達標。
2.以德工處為主搞好校外評價:將學生在家中的習慣要求設置成打分表,讓所有家庭成員一起給學生打分,成績大于75分為校外達標。
3.達標學生的兩項優惠政策:校內外平均分大于或等于75分,即為體質提升達標學生,一是作為評選校級以上優秀學生的先決條件;二是加入團隊項目組織、定期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比賽。近四年來,我校獲地級團體獎2個,單項獎7個;縣級團體獎11個,單項獎56個。
4.不達標學生進入編織網內:“兩處一團”、級部主任、班主任、家長會把不達標學生控制在網絡之中,校內跟蹤陪練、逐步提升;校外登門查訪、加強指導,我們的做法得到了家長擁護和好評,學生們正按著我們規范要求健康前行。
(作者單位:山東省高密市柴溝鎮柴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