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敏
【摘? ? 要】素質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改革發展得如火如荼,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逐漸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實現傳統教學與新興教學的整合,而STEAM教學理念的推出也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帶來了新機遇。故此,文章著重從理論入手,以STEAM教育理念為契機,深度挖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STEAM教育理念;小學;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23?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2-0100-03
Analysi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based on STEAM Educational Concept
(Yizhilv Primary School, Xigu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DING Wenmin
【Abstract】Educational reform under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in full swing.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gradually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real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emerging teaching,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EAM teaching concept also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for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Therefore, the article focuses on starting from theory, taking the STEAM education concept as an opportunity to deeply explore the innovative strategie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Keywords】STEAM education concept;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國制造2025》十年規劃基本方針提出了“創新與人才”的理念,并指明人才是國家創新發展的主要動力。當素質教育與“互聯網+”發生碰撞后,要求教師積極采取多樣的方式進行人才培養。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要一改傳統教學理念,以開展創新型、綜合型人才教育為目的,深入貫徹教育方針,以STEAM教育理念為基礎,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完善。
一、STEAM教育的內涵
STEAM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國,并在近幾年逐步引入國內教育領域。STEAM主要包括五門學科,分別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整合,具有整體性、情境性、藝術性、技術性、設計性、體驗性等特點。STEAM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加以融合,并應用于教育中,在解決教學問題的同時,也打破了學科的固有局限,做到了學以致用與活學活用。
二、目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2017年,小學信息技術納入了綜合實踐活動的范疇,成了素質教育的必修課,需要在基礎教育階段進行全面的實施。受傳統因素影響,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教學內容過于單一
小學信息技術也被稱之為“電腦課程”,主要培養學生打字、利用軟件操作等相關內容。傳統教學采用教師操作、學生模仿的教學方式,不僅減少了學生獨立探究的時間,而且會讓學生失去鍛煉計算思維的機會,無法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甚至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課堂也會因此淪為學生的自由課堂。
(二)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
與其他主課程相比,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未能得到重視,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甚至還出現教師身兼數職的現象。在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其內容缺乏創新性,形式缺乏科學性;在教學硬件與軟件投入方面,因缺乏資金投入,教學設備未得到及時更新,學生對前沿的信息技術缺乏了解,甚至在升學考試的前期,信息技術課程還會被其他課程占用。
(三)教學評價過于片面
教學評價關系到了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對于部分信息技術教師而言,并沒有發展性教學評價的概念,所采取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與陳舊,未注重形成性評價與課堂過程性評價的融合,在這一評價模式下,師生與生生之間缺乏互動與交流,學生無法從評價中了解自己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無法得到改善。
三、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信息技術教學的對策
(一)貫徹跨學科理念,實現知識整合
依據對新課改的解讀,將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相互整合已經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不僅能夠打破學科固有的局限,而且還能在整合資源的過程中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學習水平。對此,在STEAM教育的理念下,信息技術教師要做好教學過程設計工作,將各個學科的知識點融入信息技術教學中,讓學生對各個學科的知識都有所了解,并通過整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學科知識與學科技能的培養,還要將跨學科理念作為基調,實現知識整合,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在設計動畫制作時,教師如果僅教授學生“Flash”的簡單操作方法,并沒有將藝術、文學、科學等知識加以整合,那么學生制作的動畫作品不僅缺少表現力,還缺乏獨特性。對此,在STEAM教育理念下,教師除了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還要進行學科整合,在鍛煉學生發散思維的同時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完善情景教學,融入生活化氣息
眾所周知,信息技課程中具有諸多復雜且抽象的概念,小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將生活化氣息融入其中,挖掘學生較為熟悉的情境資源,如此才能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以契合學生的認知習慣。其中,教授可以通過視頻、音頻等方式將晦澀難懂的知識加以簡化,并且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后做好課堂延伸。教師要借助STEAM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建構知識框架。此外,真實的生活情境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將生活情境加以營造,能夠使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入項目式教學,提高學生合作水平
從理論上分析,STEAM教育的主要特點便是項目式學習,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多學科知識蘊含在具體的教學項目中,將學科知識加以串聯,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完成自己感興趣的項目。此外,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引入項目式教學方法,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設計和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以“軟件工程師”的角色進行學習。實踐證明,引入項目式教學后,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有所增強,并且還能通過某一個項目串聯其他學科知識,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感興趣的項目,并采取小組劃分的方式讓學生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合理選擇項目,而且還能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比如在設計滅火機器人時,該項目的核心便是搭建機器人,按照要求進行滅火,難度比較大,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以“優劣均衡”的原則進行分組,讓每一位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的任務,并且在學生設計過程當中,教師要給予指導,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設計水平,而且還能在潛意識當中增強學生的防火意識,甚至還能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成長。
(四)明確評價主體,創新評價方式
在信息技術教學之中,教學評價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中STEAM教育理念下的評價主體具有多樣性,不僅要實現學生的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還要從教師角度出發進行點評,實現評價的多元化與多樣性,讓學生通過評價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此外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教學評價要具有全面性,要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行為、學習成果、課堂表現多個維度出發,以小組匯報、口頭表達等多個方式進行評價。教師可以為學生建立電子檔案,對學生的綜合性評價進行歸納與整合,或者設置信息技術任務評價表,通過評價將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優勢與不足進行分析,引導學生查漏補缺,及時改正。
(五)立足課堂實踐,提升學生素養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不僅要傳授學生基本的課堂知識,而且還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讓學生能夠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并解答問題。從核心角度分析,STEAM強調動手實踐的重要性,且這一過程也是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必經過程。比如在教學生用電腦畫圖時,不僅要引導學生利用畫圖軟件進行畫圖,而且還要與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實現二次開發,引導學生體驗數字化設備所帶來的高效性,讓學生能夠對教材之外的知識加以了解。比如,教師可以以“產品包裝設計”為主,通過畫圖軟件實現與產品包裝設計教學的整合,讓學生通過不規則圖形或者線條設計產品包裝,或者更換課本封面、繪制牛奶圖案等,這樣不僅能夠實現兩者的整合,而且也能體現出STEAM中所存在的藝術理念與技術理念,并且也符合《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當中所提出的要求。
(六)融入STEAM教學理念,創新課堂空間
STEAM教學理念中,強調了多學科融合的重要性,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知識,而且還要將其與實踐技能相融合,要從不同學科出發,樹立求知精神以及正確價值觀念,創新實踐活動。當然,值得注意的一點,STEAM素養的培養不僅局限于課堂教學,而且還要從工程、藝術、數學等多個角度出發,讓學生在生活的求知道路上遍地開花。比如在制作幻燈片的時候,教師可以以“我是理財師”為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查閱相關書籍、網絡,向家長請教理財的相關概念,并且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踴躍回答問題,學習“怎樣理財、怎樣理智消費、怎樣攢錢”等相關內容,在完成這一項目之后,引導他們由深入淺地掌握幻燈片的操作技能,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課堂知識。
(七)應用教師特長,實現STEAM深度教學
在STEAM的實際應用中,所呈現出來的優秀的教學經驗與理論并不少,但完整的教學實踐活動也很重要,要想充分發揮STEAM教育的力量與價值,則要借助于教師的特長來實現深度教學。比如在“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無人機”的主題教學中,第一,教師要在教學中做好知識科普的工作,或通過學習編程軟件,了解無人機的發展歷程,可以通過無人機的拼圖游戲、顏色識別、畫筆功能等,讓學生有直觀的體驗;其二,教師要為學生留下任務,讓學生在課下時間內繼續探索;第三,可以成立無人機社團,要讓學生通過社團,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整合。
(八)增強學生創新能力,貫徹STEAM教育理念
作為多學科整合的成果,STEAM教育理念在產品設計過程中蘊含了創新精神,而這種創新對提高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具有推動性。其中,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生學習成果的外化主要體現在信息技術作品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創作個性化作品,比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以幻燈片的方式進行展現,當然答案不可設置得過于統一, 否則會抑制學生的發展。一般而言,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會設計豐富的畫面以及獨特的版面,能夠將自己的創新意識體現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以此獲得成就感。對此,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與評價,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學生的創意,激發學生的興趣。
總之,STEAM教育理念是當前人才培養中不容或缺的理念,其備受教育學者關注,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融入STEAM教育理念不僅可以實現信息技術與其她學科的整合,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新能力。但是對于信息技術教師而言,要從本質上理解STEAM的基本含義,實施素質教育,明晰教學目標,將STEAM教育理念真正融入課堂中,發揮其實際作用。
參考文獻:
[1]施依嫻,張瑞平,林怡馨,等.游戲化教學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03).
[2]孫微微.基于STEAM教育視域下小學信息技術應用的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5).
[3]鐘琦,陳亦,肖毅.基于計算思維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設置探索[J].贛南師范大學學報,2019(03).
[4]曾永強.基于STEAM的小學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17).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