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武軻:我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共成長
2016年5月,我告別了從事6年的輔導員工作,轉崗到剛剛成立的馬克思主義學院。猶記初上講臺,面對學生的忐忑。5年后,我不僅站穩了講臺,并且講授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課程也受到了學生的追捧。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能在他們年輕的生命中播撒真理的種子,是我最大的幸運。
可以說,我的成長伴隨著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發展壯大。剛來學院時,只有20多名教師,且存在教師平均年齡偏大的現象。盡管如此,老教師們積極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毫無怨言,并且關心幫助像我這樣的新進青年教師,給我上了師德師風的重要一課。難忘有一次,陳娛院長沒有事先告知,提早走進了我的課堂,我直到開講后才看到她的身影。那節課我上得很緊張,攥粉筆的手心都是汗。課后陳院長給我提了優缺點,并夸我講故事的能力十分了得。此后,我按照前輩們的意見和建議一遍遍打磨教案。教學中,我注重把握史實的線索、時間的線索、辯證的線索、理論的邏輯,既講事件,又在事件中講精神、講信念、講理想、講奉獻,最終提煉為能夠讓學生為之信服的理論,受到了學生們的好評。
在學院的支持下,2020年,我考上了北京師范大學中共黨史專業的博士研究生。今后,我將繼續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的六個要求,爭做“立德修業”“鑄魂育人”“守正創新”的新時代思政課教師。
彭 菲:堅定信心,做合格思政課教師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這一思想觀點,指明了新時代辦好思政課對青少年成長成才、對國家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也為思政課教師加了油,鼓了勁,使思政課教師更加明確責任要求,更加努力踐行初心使命。
作為2020年新入職學院的一名思政課教師,我可謂是乘著這股提高思政學科地位的東風進入高校教師隊伍中的,深感自己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身為思政課教師,肩負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使命,這無疑對教師的理論水平、素養品格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很幸運,學院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搭建好了平臺。學院制定了幫助青年教師成長成才的導師制度,在導師的一對一指導下,我們能夠快速掌握教學技能,完成好教學任務。學院還制定了完善的教學督導制度、集體備課制度等,幫助青年教師加強學習、注重提升,更好地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成效。此外,學院還盡其所能為青年教師提供學習實踐的機會,通過舉辦青年教師講課比賽、邀請著名專家學者做客學術沙龍、開展暑期實踐研修等活動,拓寬教師的視野,增長教師的見識。
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乘著思政課建設的東風,河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必將繼續凝心聚力,乘風破浪。我們青年教師也會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做好教書育人工作,牢記初心使命,爭當符合時代要求的、令學生滿意的思政課教師。
魏舒帆:筑牢立德樹人思想之魂
2021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年。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范圍內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大有深意。而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如何將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融入課堂教學,增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這是包括我在內的每一位思政課教師都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思考并實踐的。
面對正處于“拔節孕穗”時期的學生,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不管什么時候,為黨育人的初心不能忘,為國育才的立場不能改,將自己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樹立起培養擔當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使命意識。思政課教師理應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要”要求,勇于承擔歷史使命,發揮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關鍵作用,用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為祖國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每一位學生。
作為一名青年思政課教師,我時刻提醒自己任重道遠。常記起自己念書時遇到的諸位思政課教師,他們在課堂上展現的專業素養與情懷對我影響深遠。我也常以他們為榜樣自勉:即使暫時還不能望其項背,但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馬 凱:聽黨話,跟黨走,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我們實現第一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節點,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感到無比驕傲,同時,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
結合新時代要求,深化理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思政課教師也要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全面系統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提升講好思政課理論能力。
強基固本,夯實專業知識。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要”標準,思政課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找熱點、聚焦點,把“四史”教育融入教案,貫穿教學全過程,把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戰略智慧和大歷史觀講深講透,努力成為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
學以致用,增強“四個自信”。新時代思政課教師要始終以堅定的信仰、鮮明的立場、深厚的家國情懷、廣闊的視野、淵博的學識、扎實的理論功底、強大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吸引學生,引導廣大學生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不斷增強聽黨話、跟黨走的自覺,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更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這是新時代黨和國家賦予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們矢志不渝的根本價值遵循。
張夏力:立足本職,牢記初心使命
2017年,我來到河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按照學院的教學安排,我一直擔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的教學工作。
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是個人職業發展的第一步。對高校思政課教師來說,教育的關鍵不僅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還在于塑造人、培養人、完善人。因此,我們青年教師肩負著以培養人才為目的、促進人發展的重要使命,更要清楚地認識到“師德為先”的重要性。思政課的特殊性更是對教師的思想和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而且對社會上的各種錯誤思潮要勇于發聲亮劍,敢于用真理為學生釋疑解惑。
此外,作為新入職的青年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角色的轉變。從第一次踏上講臺的緊張到對課程教學的嫻熟把握,從對學生狀態的不了解到準確把握學生的接受能力、關注點和學習需求,在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逐漸領會到了教學的要點和教法的靈活性。每一次備課、每一次站在講臺上,我都有新的認識和收獲。即使是同一個問題,通過不斷地講解和查閱相關資料,我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和把握也會越來越清晰。
“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今后,我要在工作中開拓進取,腳踏實地,以一名卓越的思政課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熱情、良好的師德、進取的心態做好本職工作。
張 倩:在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上做深功
我從首都北京回到家鄉河南,入職河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已有近一年的時間。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河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有著優秀的領導團隊和合理的師資結構,對于思政課教師的成長有著系統的規劃和成功的實踐。一年來,在學院領導與同事們的關心愛護和提攜幫助下,我收獲和成長很多。
學院采用導師制的模式讓新入職的青年教師有榜樣可學,有模范可依,讓青年教師以高起點、高標準要求自己,提高道德覺悟,學習師德楷模,優化品德素質。青年教師能走進導師的課堂觀摩學習,面對面地學習優秀教學經驗,加快提升教材領悟力和課堂掌控力。
學院著重培養思政課教師的兩個能力。其一,把專業知識“倒”出來的能力,讓學生把握學科知識點,了解豐厚的學科背景,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他們深入思考;其二,從教材中“走”出來的能力,吃透教材,準確抓住教材每一節課的重點、難點,把握知識體系的邏輯關系。
在我看來,青年教師更需要靜心學習、潛心研究、用心感悟,多了解新時代思政教學科研的新特點、新趨勢,多掌握一些新方法新技能,不斷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做到真學、真懂、真用,為今后更好地開展教學科研工作儲備能量。
責編:桃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