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子高

摘要:共享住宿管理問題頻現,嚴重制約著共享住宿理論和實踐的縱深發展,需要改變傳統的政府一元行政管理局面為現代的多元主體協同參與共享住宿治理。因此,文章針對目前共享住宿中出現的治理困境問題,結合協同治理理論,建立良好的共享住宿治理運行機制,優化共享住宿治理環境,探討構建科學化的共享住宿協同治理模式和多元化的監管運營機制,推動共享住宿規范化發展。
關鍵詞:協同治理理論;共享經濟;共享住宿
近年來,共享經濟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熱點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它順應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創造出新的價值,提高了物質財富的利用效率,減少了資源的閑置與浪費。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共享經濟給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共享經濟的崛起,不僅影響著人們的消費方式,而且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黨和政府也十分關注共享經濟的發展,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促進共享經濟健康成長。隨著國家對旅游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城鄉旅游的升級,個性化消費理念的流行,共享住宿愈來愈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中國共享住宿發展報告2020》報告顯示,相比于2019年我國共享住宿市場交易額增長了36.4%。一系列數據表明,共享住宿釋放其綠色環保經濟模式的新業態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并帶來了諸多益處:第一,帶動城市經濟增長,拉動基礎建設和硬件投資,促進旅游消費。第二,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激發了更多年輕人自主創業,從而緩解了就業壓力。第三,整合多余的閑置房屋,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從而創造經濟與社會價值。然而,在住宿共享飛速發展時,也暴露出一系列的社會亂象:監管無序、市場準入混亂、產品服務質量良莠不齊、數據共享機制不暢、標準化水平偏低等。因此,探討以政府為核心、多元主體合作共治的協同治理的路徑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現有文獻來看,大多數研究以共享住宿發展過程、商業運行模式、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對共享住宿與協同治理理論分析偏少。針對這一研究空白,本文針對共享住宿發展構建共享住宿協同治理的框架,探討協同治理的路徑,為我國在共享住宿規制方面做出一些新的探索。
一、協同治理的理論基礎
協同治理理論是自然科學中的協同論和社會科學中的治理理論的有機結合。在《協同學-大自然成功的奧秘》書中德國物理學家Hermann Haken研究了由完全不同性質的大量子系統所構成的各種系統在普遍規律支配下的有序行為,協同學的任務是確定不同科學領域中系統自組織的規律。治理理論在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中強調主體的多元化,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下,共同參與協作,運用公共權威維持秩序,滿足公眾的需要,以最大限度地增進公共利益。強調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社會治理并產生“1+1>2”的協同效應。
二、協同治理理論與共享住宿治理的契合性
共享經濟最早傳入中國,就是以共享住宿領域作為先鋒。從表面上看,共享住宿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場景,但表面之下是共享住宿服務標準不統一、行業內競爭無序、隱私保護不安全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針對不斷增多的問題,全國各地陸續出臺了相關的共享住宿管理辦法指導文件。隨著旅游消費的升級,共享住宿需求量不斷增多,這種多主體參與的治理過程與協同治理理論的特性有很大的契合性。
首先,多元化的治理主體是協同治理基礎。這些主體不僅是政府組織,還包括行業協會、民間組織、企業和個人等。共享住宿由企業統一運作投放市場,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同時,共享住宿又會擠占酒店賓館業等市場空間,有的共享民宿分布在小區或鄉村,需要政府部門監管,但過度的管制又會抑制共享住宿的發展。由此看來,共享住宿的治理也應是多主體共同參與的過程。
其次,自組織間的協同是協同治理紐帶。各組織的行為體有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利益需求,通過市場競爭和協作來謀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在共享住宿治理過程中強調政府、企業、公眾等行為體之間的互補和融合,政府行政部門的管理,企業單位之間的合作,公眾與公益組織之間的協同,以及主體中各個組織之間的互相監督和調和。
最后,共同規則的制定是協同治理基石。在規則制定中政府始終起到主導作用,一方面考慮到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同時又要兼顧到參與主體的經濟利益。一系列共享住宿政府規范文件的出臺,受眾對象是企業和公眾。政府是文件的制定者,企業與公眾是行為規范的實施者,因此在政府、企業、公眾三方利益共贏的情況下協作制定規則。
三、共享住宿的治理困境
隨著我國共享經濟的發展,旅游市場迅速升溫,多種類型的共享住宿供游客選擇,針對共享住宿治理問題政府雖已出臺多項政策,但從全國范圍來看,目前尚沒有統一的法律規范為其提供指引。其行業所面臨以下問題。
第一,多元主體監管模式存在問題。由于共享住宿方面立法滯后的現狀導致了政府主管部門管理不明確,存在 “九龍治水、各管一段”的混亂局面,最后政策得不到有效執行。另外各主管部門監管交叉混亂,存在諸多自相矛盾的問題,監管效果不理想。對于共享住宿來說,究竟屬于哪個行業管理范疇,目前仍沒有具體的法律規范來進行界定。同時行業協會監管缺失,雖然頒布《共享住宿服務規范》,但對行業協會賦予監管的權限有限,其措施的執行力較弱,形式意義大于實質意義。
第二,進入門檻低,安全隱患多。由于國內的民宿市場還不成熟,各大平臺為爭奪龐大市場不斷融資并購,房源數量激增。客戶入住民宿的手續不太嚴格,多采用登記許可證的方式。游客和民宿經營者通過網上平臺交易沒有實際接觸,經營者也沒有權限和公安系統聯網嚴格審查身份,存在安全隱患。例如廣州警方在短租房內抓獲組織人員前來賭博和吸毒嫌疑人48名;在螞蟻短租平臺上一對新婚夫妻裝修的婚房,被住客搬空等。
第三,缺乏規范管理,信用與隱私保護不足。共享住宿在給人們帶來旅游新體驗的同時,信用與隱私保護越來越被公眾關注。房東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對房客的安全和隱私造成極大的影響。比如網上曝光的Airbnb民宿發生的路由器、臥室和衛生間發現攝像頭,這些偷窺現象中折射出在線短租中個人隱私泄露的危險。還有某高校學生在短租平臺上租了房子,居然做出垃圾成堆、惡意破壞等行為。女游客楊某春節期間乘飛機去深圳游玩,后臺在不告知客戶的情況下取消了已經預訂并成功付款的訂單,害得楊某大半夜拎著箱子再找住的地方,這些問題反映了在線短租甚至是共享經濟環境下的誠信問題堪憂。
共享住宿平臺的責任義務分配模糊,消費者個人的素質修養參差不齊,相關主管部門監管執行不到位等原因,讓共享住宿發展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所以,為構建共享便利與安全的和諧環境,推動共享住宿新業態健康快速發展,加快政府部門相關監管政策法規的制定是非常必要的。
四、我國共享住宿協同治理的框架及模式構建
面對共享住宿快速發展所面臨的困境,問題的解決最終落實到具體行動的主體上,構建共享住宿協同治理模式,探討協同治理的路徑。
(一)搭建共享住宿協同治理框架
政府、企業和公眾作為治理過程中的主要參與體,它們互相融合和相互監督。一方面政府通過相關法律規范企業的商業行為,約束公眾的個人行為,樹立正確的引導觀念,鼓勵共享住宿市場的發展。企業根據市場需求,通過技術創新,完善管理機制,科學合理運營。公眾作為協同治理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應加強自律,遵紀守法,樹立責任擔當,對政府和企業中的不作為行為予以監督。
(二)構建共享住宿協同治理模式
1. 主體多元化,創新監管理念
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共享經濟模式中創新社會監管方式,改變了單純依靠政府行政部門監管容易導致監管滯后的狀況,降低了面臨不確定的發展前景和經營風險。嘗試通過政府主管部門牽頭,引入行業協會及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為政府及市場主體間搭建了橋梁,及時反饋市場主體的需求,并將其作為輔助性監管,有效彌補政府監管的不足。多元化監管是共享住宿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這也為民宿共享短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2. 立法規范化,補齊監管空白
共享住宿能夠迅速發展,一方面是其滿足主體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更多的是它與傳統的商業模式之間的不公平競爭,給經濟發展帶來影響,造成市場秩序的混亂。加上現有法律規范缺乏統一性、完整性,消費者維權難等問題時有出現,所以立法規范非常必要,任何一種新興的經濟模式的良性發展必然離不開政策及法律規范的引導及監管。完整的民宿共享短租監管法律體系必須有完備的法律制度支撐,只有從立法上予以支持,才能保障其持續有序科學地發展。
3. 信用共享化,保障監管效果
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度及信用機制的完善是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風靡的有力支撐。共享住宿穩定發展需要健全完善的誠信管理體系。對那些失信的個人、平臺和企業一方面進行嚴厲的經濟懲罰,另一方面建立失信退出機制,對于違法的行為提交國家公安機關處理。因此,要保障共享住宿健康地發展,首先,確保參與主體信息的真實性,認真收集實際入住者的真實信息,并及時向短租平臺備案,并由公安機關不定期排查。其次,建設短租平臺信用評價機制,對信用不良者建立“黑名單”等懲罰措施。最后,建立信用共享機制,依托共享平臺,進行個人公共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互查機制,降低市場交易中的成本。
五、結語
作為新型經濟模式的共享住宿行業,本文從共享住宿的治理困境,結合協同治理理論,探討了我國共享住宿協同治理的框架及模式構建。在治理理論的指導下,提出“主體多元—立法規范—信用共享”協同治理模式構建的理論框架,有利于推動共享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R].中國共享住宿發展報告2020,北京,2020.
[2]王雷濤.我國民宿共享短租監管法律制度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8.
[3]李立煊.自媒體環境下我國社會治理滿意度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7.
[4]宋揚揚,王勝本.基于協同治理理論的共享單車協同治理的路徑選擇[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02):24-27.
[5]岳宇君,胡漢輝.城市共享單車治理問題的多理論視角解析[J].當代經濟管理,2019,41(07):68-72.
[6]史凱.我國民宿在線短租法律問題探討[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8.
(作者單位:江蘇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