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榮


摘要:人力資本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人力資本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的協調程度直接制約其作用的發揮。文章通過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測算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協調度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研究發現,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度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為16.77%,促進人力資本與經濟協調發展能夠有效地推動我國經濟健康發展。
關鍵詞:人力資本;經濟發展;協調度;貢獻率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發展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才資源成為生產要素中的決定力量,人力資本已經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然而,人力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協調度低,直接制約了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人力資本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僅體現在人力資本總量方面,也受到人力資本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協調性。人力資本水平符合經濟發展的需求、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則可以促進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力資本水平與經濟發展不協調、不符合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則會削減人力資本對經濟發展的作用,甚至會造成人力資本的浪費。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力資本水平不相適應,造成了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之間存在矛盾,人力資本過剩、勞動者“就業難”與企業“用工荒”同時存在是不協調的典型表現。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不相協調狀況的存在,會削弱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那么人力資本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的協調性如何?這種協調性對人力資本的經濟貢獻是否具有影響?本文通過建立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的衡量體系,對二者之間的協調程度進行計算,檢驗二者的協調度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二、模型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在計算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協調程度時采用廖重斌等學者的研究成果,具體公式為:
D(x,w)=(1)
CXW=(2)
T=αZ(X)+βZ(W)(3)
公式中DXY表示人力資本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的協調度,是人力資本系統與經濟發展系統多指標的綜合交叉影響結果,C為耦合度,X表示人力資本系統,文中用15~64歲人口比重、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萬人就業與社會保障財政支出、萬人科教文衛財政支出、萬名勞動者職業培訓職員數、萬人職業介紹機構服務人員數和人均預期壽命表示,W表示經濟發展水平,本文用人均GDP、第三產業與第二產業產值之比、人均固定資產投資、人均科技產出來表示。是綜合評價指標體系,α、β分別表示待定系數,因為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力資本投資是相互制約的關系,所以同等重要,系數均取0.5。
本文在科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基礎上,加入了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度變量,本文采用的模型如下:
Y=AkαHβLγDμ(4)
其中,Y代表產出,A表示技術進步水平,k表示資本投入,H表示人力資本投入,L表示勞動力投入,D代表人力資本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的協調度。α為物質資本產出彈性,β為人力資本產出彈性,γ為勞動力產出彈性,μ為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協調度產出彈性。對上述公式兩端取對數,可得公式:
lnY=lnA+αlnK+βlnH+γlnL+μlnD(5)
根據本文采用的模型,為了使結果更加準確,對模型涉及到的參數和變量進行規定:采用國內生產總值指數對GDP進行平減,得到剔除了價格變動影響的實際GDP。對勞動要素投入采用從業人員總量表示。人力資本水平,采用因子分析法對公式(1)中x的衡量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計算最終得分,人力資本投入(H)也采用該方法計算。
三、人力資本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協調度的經濟效應分析
從表1中可以看出,我國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度整體上呈現上升趨勢,表明我國人力資本水平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在不斷提高。2000年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的協調程度約為0.05,到2010年上升到0.61,2017年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度為0.65。
借助eviews軟件對樣本數據進行多元線性回歸,通過觀察輸出結果,模型通過檢驗并且顯著水平較高,R為0.998,R2為0.997,擬合度非常好,說明自變量與產出Y之間存在相關關系。
根據回歸結果可以得到模型的回歸方程為:
lnY=34.919+0.701lnK-0.103lnH-2.728lnL+0.163lnD(6)
(11.864) ?(-1.096) (-0.071) ?(0.181)
(0.000) ? (0.295) ?(0.146) ?(0.396)
根據回歸結果,變量之間可能存在自相關性,運用eviews軟件在上面的回歸模型加入一階自相關和二階自相關項后發現消除自相關性,得到新的模型回歸方程為:
lnY=15.970.378lnK+0.131lnH+0.612
lnL+0.159lnD-0.424AR(1)+0.091AR(2)
(2.638) ? (4.845) ? (0.311)(0.698)
(0.002) ? (0.001) ? (0.748) ? (0.024) ? ?(7)
通過對各個生產要素的貢獻率進行測算得出,各個要素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也就是各要素的影響率占總體影響率的比例,公式為:
各要素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100%(8)
各要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率為要素增長率與要素產出彈性的乘積。結算結果顯示人力資本存量對經濟產出的影響率0.28%,物質資本存量對經濟產出的影響率為6.78%,人力資本水平對經濟產出的影響率為5.34%,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協調度對經濟產出的影響率為2.09%。由此可得出各個要素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見表2。
將本文的計算結果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進行對比,測算出的物質資本存量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為54.51%,王金營(2010)按照固定資本形成額和存貨增加額計算出的1978~2006年我國西部地區的資本貢獻率為53.8%,本文計算結果與已有結果總體一致。通過計算的結果可以看出,我國在2000~2017年間人力資本存量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10.76%)比物質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54.51%)低。勞動力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25%,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的協調度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為16.77%,人力資本對經濟發展水平的貢獻較大,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性需要引起重視,在制定相關政策的過程中注意促進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性。
四、結論與討論
人力資源與經濟發展之間是一種復雜的協調關系。促進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推進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應該推進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促進人力資本的流動和優化配置,強化不同區域之間人力資源的整合程度。同時,要推行相關政策和法律保護人力資本產權,為人才創造良好的社會軟環境。加快對人力資本結構的優化,應在我國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優化教育結構。根據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以及國家發展的需要確定各種教育之間的比例結構。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經濟的發展更需要初等教育、技術水平的人力資本不同。因此,國家在進行教育結構優化時,要考慮到不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發展水平選擇不同的教育結構。
參考文獻:
[1]王金營,王子威.中國人力資本產業配置在城鎮化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14(05):79-87.
[2]趙爾奎,李康諾.人力資本對區域經濟增長貢獻的測度與分析[J].商業時代,2013(04):134-136.
[3]王金營,鄭書朋.人力資本在經濟增長中作用的東部與西部比較[J].人口與經濟,2010(04):24-30.
[4]張樹建.人力資本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D].石家莊:河北工業大學,2012.
[5]唐輝亮.人力資本結構、技術資本配置結構與產業轉型升級能力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4(02):106-108.
[6]廖重斌.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定量評判及其分類體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為例[J].廣州環境科學,1996,11(01):12-16.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課題“產業轉型升級中河北省實現更充分就業的路徑與對策研究”(2019030303004)。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創新創業指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