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平度市仁兆鎮黨委 崔汝平
3月24日,在平度市仁兆鎮沙北頭莊戶學院實踐基地里,社員王彩川的大棚土豆開始收獲,社員們忙著分揀、裝箱,來自煙臺、濰坊等地的客商集中田間地頭等待裝車,熱鬧非凡。這開春豐收的一幕,確實讓王彩川高興的抿不上嘴。
沙北頭村是個只有112戶村民的小村莊,近年來沙北頭村因為成立合作社和莊戶學院開展社科普及和新型農民培育聞名全國。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沙北頭村根據村情,積極探索農村社科普及工作新思路、新舉措,并與村中其他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深入推進社科普及工作的開展,針對鄉村人才短缺等制約因素開出良方,通過“莊戶學院”進行社科普及,培養“鄉土人才”,讓更多的“鄉土人才”在鄉村的舞臺上大施拳腳,有所作為。莊戶學院培訓模式是農民需要什么就講什么。從2016年成立以來,課程安排始終以農民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面臨的問題為導向,通過技術培訓幫助農民提高種植水平,一直叫好又叫座。而且,莊戶學院里沒有名家大咖,都是從合作社、種植大戶、蔬菜購銷大戶、蔬菜加工企業等具有一線操作經驗而且經驗豐富的能人中找老師來現身說法,內容通俗易懂,培訓效果廣受好評。經過四年的探索實踐,莊戶學院累計培育本地農民3000多人次,外地學員1萬多人次,幫助500多位農民獲得職業農民資格證書。如今,莊戶學院在即墨及臨沂、濱州、菏澤等地都先后開設了流動講堂,成為全國有名的“取經之地”。

2019年開始,沙北頭合作社通過論證,在5個大棚里,種了反季節土豆,從11月上旬下種到收獲,僅3個多月時間就上市,填補了市場新鮮土豆空白。提前搶先上市,客商紛紛上門采購,俏銷青島、上海、煙臺、濰坊等地。而種植早茬土豆也是一門技術活,早茬土豆提前播種,目的是早收獲,搶占市場先機,該鎮通過“莊戶學院”對種植戶進行種植技術培訓。因此在品種的選擇上,應以高產,優質,早熟品種為佳。早熟土豆種大約120天左右。早熟品種主要選擇荷蘭15號等品種,處理土豆種主要分曬種、切塊、消毒三步。播種前曬土豆種,可打破休眠,使得種薯發芽整齊。土豆切塊催芽后播種可提早出苗7~10天,而且出苗齊,也有利于提早上市銷售,更有利于避開病蟲害的發生。催芽把土豆種放到恒溫庫,保持在20℃左右的溫度和經常濕潤的狀態下,經10天左右即可萌芽。今年王彩川種植2個大棚土豆,每個大棚占地2畝,畝產3500公斤,收購價每公斤6元,每個大棚純收入3萬多元。全鎮種植十幾個大棚土豆目前已經進入收獲期,每天銷售1萬多公斤。
近年來,仁兆鎮積極探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路子。堅持“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運營模式,成立了仁兆蔬菜經營主體聯合會,集中土地流轉,統一規劃、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由一家一戶“單打獨斗”,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和集體規模種植轉變,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實現集體農民雙豐收。據了解,該鎮今春收獲的130多畝大棚土豆就是合作社選擇的周期短、見效快的產業項目之一。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和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仁兆鎮蔬菜產業發展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和機遇。借勢“青島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山東省產業強鎮”的東風,必將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探索出一條產業振興的“仁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