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凡
摘 要 本文以《山居秋暝》為例,在分析運用網絡教學模式必要性的基礎上,從搭建平臺,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感官,化抽象為具體;豐富教學資源,拓寬學生視野;展現古典詩詞的音韻美,激發學生的興趣五個方面入手,為實現高中語文網絡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希望這次研究可以為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有效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山居秋暝》;高中語文;網絡教學
網絡教學主要是指教師通過充分應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實現對多媒體教學信息的獲取、整理、傳輸和共享,以達到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教學目的。通過將網絡教學模式應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僅有利于確保高中語文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還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發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如何科學實施高中語文網絡教學是教師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以《山居秋暝》為例,對此作簡要探究。
一、運用網絡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在網絡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像、視頻和音頻等元素充分結合起來,為學生展示生動、有趣的畫面,使知識簡單化、易懂化、直觀化,從而更好地觸發和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思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同時,網絡教學模式的運用有利于實現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更好地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實現學生合作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將網絡教學模式運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二、實現高中語文網絡教學的策略
1.利用網絡教學模式搭建平臺,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講解《山居秋暝》這一古詩詞時,需要采用口述的方式將作者個人信息和詩詞寫作背景進行介紹,由于口述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無法達到詳細介紹的目的,不利于學生對作者個人信息和詩詞寫作背景進行充分了解和把握,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深入理解,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而網絡教學模式的出現和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深入理解和把握作者個人信息和詩詞寫作背景,使學生真正地走進古詩詞,與作者進行深入對話,從而引起自己的情感共鳴。例如:學生在對《山居秋暝》進行課前預習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夢回唐朝,走進王維”學習任務,并引導學生利用多媒體網絡完成這一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班級群等平臺查看自己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對遇到的問題進行分享、討論和交流,學生在激烈的討論和交流中拉近與王維之間的距離,從而真正地進入到王維創作的《山居秋暝》古詩詞中。此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利用多媒體網絡搜集與王維相關的信息和佳作。如王維的畫像、王維的《千秋史話》、王維的山水畫等。這樣一來,不僅有利于學生體會到多媒體網絡在學習中的應用價值,還有利于學生全面了解王維的個人喜好、為人處世態度和高尚品行等信息,從而加深對王維的印象,為學生后期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山居秋暝》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有利于更好地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眼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2.利用網絡教學模式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高中生注意力集中比較緩慢,需要教師在充分結合多媒體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利用網絡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從而吸引他們的上課注意力,使他們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山居秋暝》這一古詩詞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下載《天之痕,山村外》這一歌曲,并將該歌曲導入到多媒體教學工具中,利用課堂時間播放給學生聽,該歌曲旋律優美,歌詞里面含有《山居秋暝》相關詩句,讓學生在欣賞這一歌曲中,更加期待教師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從而使他們不知不覺進入到課堂學習中,這為學生積極參與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3.利用網絡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感官,化抽象為具體
含蓄、凝練是古詩詞的典型特征,為了確保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詩詞內容,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了解作者個人信息和古詩詞寫作背景外,還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想象力,但是高中生的想象力還有待提高,有些詩詞意境很難想象出來,此時,如果教師只是利用抽象的文字進行表述,那么就加大了學生的理解難度,為此,教師可以采用網絡教學模式,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將抽象難懂的文字轉化為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形式,將古詩詞意象形象、直觀、生動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把握五古詩詞的意境。例如:在講解《山居秋暝》這一古詩詞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讀完這篇詩歌,并在閱讀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詩詞所描繪的優美畫面,然后,采用播放視頻的方式帶領學生朗讀古詩詞,從而觸發和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使他們真正地體會到山間空明、清幽的意境,并感受到月明風清、舒適安逸的農家生活氛圍。接著,引導學生重新讀一遍古詩詞,再一次想象古詩詞所描繪的意境,他們會明顯感到自己想象力有所提高。因此,通過采用以上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朗讀詩詞的能力,還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同時,還能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的畫面,加深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扮演了引導者的角色,所有知識的發現和學習要學生獨立完成,因此,通過應用網絡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發性。
4.利用網絡教學模式豐富教學資源,拓寬學生視野
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網絡教學模式的應用更能豐富高中語文教學資源,拓展和豐富學生的眼界和視野。例如:在講解《山居秋暝》的中心思想時,教師首先可以搜集和整理學生學過的有關秋的古詩詞,然后,為學生布置以下探究任務,“同樣都是寫秋的古詩詞在內容表達和情感傳遞方面存在哪些異同點?”要求學生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展開討論和交流,讓學生在小組合作討論中,回顧和復習舊知識的同時,更好地突破和解決教學重難點知識,從而加深對《山居秋暝》古詩詞主題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此外,教師還要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搜集和整理更多關于寫秋的古詩詞,并利用校園網絡平臺將其進行分享、交流和討論,從而促進學生對舊知識的鞏固、復習和遷移。
5.利用網絡教學模式展現古典詩詞的音韻美,激發學生的興趣
傳統教學模式主要強調學生對古詩詞的背誦和默寫,部分學生在不理解古詩詞內容的基礎上,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背誦,這種單一、枯燥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和欲望。為此,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山居秋暝》古詩詞演唱版的視頻、音頻,使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更好地體會古典詩詞的音韻美,從而不知不覺記住了古詩詞內容。同時,對于喜歡詩歌的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也會利用網絡學習演唱古詩詞,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
綜上所述,為了充分發揮網絡教學模式的價值,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培養,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除了要做好以上五個方面外,還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不斷改革和創新語文網絡教學方法,設計出新穎有趣的網絡教學活動,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中教育事業朝著積極、穩定、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作者通聯:江蘇灌云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