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洪
職業學院體育教學經過不斷研究與探索,主動響應體育教育新時代號召,深刻貫徹素質教育理念,改變了以往把體育簡單地視為武術訓練、強壯身體等錯誤觀念,形成了兼顧身體與心理兩方面健康的現代化體育教學形式。目前已把體能與心理兩素質的同步提升作為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實際教學中做到技能和理論的教育并重。但在真正的教學實踐中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化,不能把兩種甚至多種教學形式適當融合。另外,不同專業學生進入社會后,所從事職業的體育素質需求不一樣,則不同職業要求的訓練姿態不一樣,應視情況而去設計各姿態下體育教學課程。本文就上述兩方面做出相應探討,以進一步促進體育教學狀況的改善。
縱觀我國職業學院的體育領域,目前體育教學思想錯綜繁雜,相應的教學形式也是千姿百態。依據這些形式的效果及特征,本文遵照代表性原則,把體育教學形式劃成四類:
具體指以學生體育技術與技能的培養為重點,把老師傳授指導與學生接受訓練相結合,不斷學習、運用,總結、提升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1]。操作流程如下:

圖一 教授動作技能的教學形式
這一形式符合學生初步認知與深入練習的規律,把教學過程細化成引導、認知、練習、鞏固、實踐等步驟,意在使學生經由此過程真正把體育技術、技能內化于心,實現體育素質的綜合提升,從而改善體育教學質量。
具體是以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為重心,基于老師的指導控制,學生按規定積極參與各項身體素質訓練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操作流程如下:

圖二 增強身體素質的教學形式
這一形式符合學生身心活動與休息、訓練交替變化的規律,把教學過程細化成預備、訓練、調整、訓練、休息等步驟,意在使學生經由此過程真正強健了身體、發展了體質,實現體育素質的綜合提升,以改善體育教學質量。
具體為以學生體育能力的發展為中心,基于老師的引導,把學生的自控、自學及自練與互幫、互學及互練相結合,不斷探索嘗試、總結學習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1]。操作流程如下:

圖三 培養自覺自控能力的教學形式
這一形式符合學生自我嘗試、自我訓練與發展的規律,把教學過程細化成提示指導、明確目的、探索訓練、思考總結等步驟,意在使學生經由此過程鞏固自控、自學及自練與互幫、互學及互練的能力,真正形成自覺鍛煉身體的堅定意識。
具體是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主導,基于學生的興趣,結合各類教學的內容、方式及組織手段,全面豐富學生個性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操作流程如下:

圖四 豐富學生個性的教學形式
這一形式符合學生自我發展與個性化學習的規律,立足于學生的興趣,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欲望,以多樣化體育教學形式,促進學生個性的真正發展。
職業學院在實際體育教學中,應視情況辯證地對待,或許是單個形式抑或為多種形式的綜合使用,并且每種情況都有自己職業要求的訓練姿態。
綜合考慮體育教學各類情況,職業訓練涉及:坐姿、站姿、變姿和工場操作姿四類體育教學姿態[2]。坐姿類教學的主要內容為腰背與頸肩部位耐力、手反應速度、面部笑肌力量等防范能力的培養,多為窗口、辦公室等職業訓練姿態。站姿類教學的主要內容為腰背的耐力、下肢力量、面部笑肌力量等提升學生體態與氣質的培養,多為門衛、交警等職業訓練姿態。變姿類教學的主要內容為耐力、反應力與心理素質等增強學生抗壓能力的培養,多為貿易營銷、管理等職業訓練姿態。工場操作姿類教學的主要內容為肌肉力量,注意力調整,自我堅持能力等提高學生整體力量的培養,多為物流、網絡等職業訓練姿態。
本文由四種體育教學姿態出發,對各姿態訓練身體素質的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3],將回收的有效問卷整理并做數據統計分析各身體素質的訓練情況如下:

表1 各姿態訓練身體素質情況表(%)
上表反映的是學生參加各姿態訓練身體素質的獲得情況,經過各體育教學姿態的訓練后學生身體素質都有一些增強,說明各姿態的訓練對于學生各項素質的培養存在共性,但各姿態的訓練在某項素質上又各存優劣[4]。所以要讓各個訓練姿態與各項身體素質對應,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情況不同職業要求的訓練姿態不一樣[5]。本文綜合學生情況、教學條件及不同專業所對應職業的體育素質需求等方面[6],設計各姿態下體育教學內容與形式,具體如下:

表2 不同體育教學姿態下的課程實施表
之前已有很多職業學院體育教學實踐的相關研究,但皆未能對目前職業學院體育教學的四類主要教學形式,做出辯證地總結與分析,以視情況而適當融合這些形式,更沒能對體育教學實踐中四種體育教學姿態對身體素質的訓練情況做調查分析,以設計不同姿態下的課程,本文在這兩方面做了較為合理的探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分析與結論。上述關于職業學院體育教學實踐的研究促進了相關院校對素質體育教育方針的深入貫徹,把知識理論、技能訓練及形體藝術融入到體育課堂中,讓同學們樹立起終身素質教育的體育觀,有利于他們的全面發展。職業學院體育教學實踐研究反映出體育教學的切實涵義,貫徹了正確的體育觀,更推動了德智體美勞全面進步的新時期青年的培育,也為職業學院體育教學的全面提高準備好了充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