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寶潔,王祝萬,王婉文
(廣州市番禺區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科,廣東 廣州 511483)
慢性精神分裂癥屬于持續性進展的重大精神疾病,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相關研究表明可能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患病后患者有反應遲鈍、妄想嚴重等臨床表現,若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機體缺失社會功能、認知功能,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1]。藥物治療是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常用方法,氨磺必利屬于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具備雙重拮抗腦內多巴胺受體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認知功能,但單純用藥效果不理想。氯氮平為一類5-羥色胺拮抗藥物,具有療效迅速和錐體反應輕等特點,適用于治療多種類型的精神分裂癥[2]。本研究旨在探討氯氮平聯合氨磺必利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血漿空腹血糖(FPG)及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廣州市番禺區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50例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不同治療方式分為單一組和聯合組,各25例。單一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1、14例;年齡 32~68 歲,平均(46.85±10.53)歲;病程 4~10 年,平均(7.83±2.11)年。聯合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2、13例;年齡31~65歲,平均(46.72±10.69)歲;病程5~11年,平均(7.88±2.0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臨床診療指南:精神病學分冊》[3]中慢性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者;病程3年以上者;陰性與陽性精神癥狀評定量表(PANSS)[4]評分≥60分者等。排除標準:肝腎功能障礙者;伴有高血壓、糖尿病者;錐體外系反應和酒精依賴者;心功能嚴重損傷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單一組患者使用氨磺必利片(廈門力卓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564,規格:100 mg/片),初始劑量為100 mg/次,1次/d,持續用藥1周后,根據患者病情改善程度,調整藥物劑量為200~600 mg/d。聯合組患者氨磺必利的用藥劑量、使用方法與單一組一致,在此基礎上加用氯氮平片(元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5021021,規格:50 mg/片),50~300 mg/次,1 次 /d,后期根據病情穩定情況調整用藥劑量。兩組患者均持續用藥12周,用藥期間叮囑患者禁忌服用其他抗抑郁、抗精神病等藥物。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參照PANSS[4]評分,總分210分,評分越高病情越嚴重,療效判定標準以量表評分減少幅度為主,治療前后各評定1次PANSS評分,減分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 /治療前評分×100%;顯效:減分率≥80%;有效:減分率在30%~79%之間;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血漿FPG、血清PRL,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一部分抗凝處理后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漿FPG;另一部分血液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處理8 min,采用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PRL。③認知功能,參照韋克斯勒記憶量表(WMS-RC)[5],包括數字廣度(滿分20分)、記憶商數(滿分150分)、數字符號(滿分10分)及因子總分(滿分50分),得分越高則認知功能更良好。④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其包括口干鼻塞、心動過速、嗜睡。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聯合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血漿FPG、血清PRL水平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漿FPG、血清PRL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聯合組的血清PRL水平均顯著低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血漿FPG、血清PRL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漿FPG、血清PRL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FPG:空腹血糖;PRL:泌乳素。
組別 例數 FPG(mmol/L) PRL(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 25 5.06±0.37 4.79±0.42* 22.54±4.13 13.32±2.15*單一組 25 5.12±0.25 4.81±0.36* 22.45±4.08 17.28±2.73*t值 0.672 0.181 0.078 5.698 P值>0.05>0.05>0.05<0.05
2.3 認知功能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數字廣度、記憶商數、數字符號及因子總分均顯著升高,且聯合組顯著高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比較(±s, 分)
表3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比較(±s, 分)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 數字廣度 記憶商數 數字符號 因子總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 25 7.24±1.85 11.89±2.64* 85.54±12.28 114.49±21.85* 6.72±1.63 9.16±0.83* 21.16±3.58 31.16±5.14*單一組 25 7.19±1.86 10.03±2.35* 85.16±12.39 102.23±10.16* 6.75±1.69 8.22±0.75* 21.08±3.64 27.12±4.73*t值 0.095 2.631 0.109 2.544 0.064 4.201 0.078 2.892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4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聯合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單一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常表現為言語減少、情感平淡等,發病機制與5-羥色胺機制、額前葉多巴胺活動性降低等因素有關,患者若未及時接受治療則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產生自殺等行為,危及生命安全。傳統單一藥物治療對陽性癥狀、多巴胺功能亢進者的療效顯著,氨磺必利可選擇性地與邊緣系統的多巴胺能受體結合,在不同類型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治療中效果突出[6]。
奧氮平是噻吩的苯二氮衍生物,具有用藥簡單的優點,并且對多巴胺和腎上腺素能受體具有高度選擇性的親和力。有研究報道,氯氮平聯合氨磺必利治療該病癥患者能提高整體療效,前者屬于臨床常見的治療精神分裂癥藥物,對5-HT2受體具有較高的親和力,可充分發揮強效抗精神病作用,并通過減少錐體束外系統的損害,增強認知功能,并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7];后者屬于選擇性D受體拮抗劑,選擇性地結合D2、D3多巴胺受體,抑制緩解突觸且有效阻斷受體,使多巴胺進入間隙改善多巴胺功能,能阻斷負反饋,促進額葉皮質、中腦邊緣系統大量釋放多巴胺。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數字廣度、記憶商數、數字符號及因子總分均顯著高于單一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氯氮平聯合氨磺必利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可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PRL的分泌受下丘腦泌乳素釋放因子、泌乳素釋放抑制因子的雙重控制,當患者病情嚴重時,會導致其水平升高。氯氮平可控制患者興奮、沖動癥狀,部分激動多巴胺受體,削弱其他抗精神病藥物對患者D2受體產生的阻斷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FPG、PRL水平[8]。本研究中,聯合組患者治療后血清PRL顯著低于單一組,兩組患者血漿FPG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氯氮平聯合氨磺必利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血清PRL水平。
綜上,氯氮平聯合氨磺必利治療可有效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療效,降低血清PRL水平,穩定病情,改善認知功能,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使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