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景昊
(蘇州市相城人民醫院呼吸科,江蘇 蘇州 2151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該疾病病死率較高且轉移速度較快,其臨床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等,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1]。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劑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且布地奈德半衰期較長,可改善氣道炎癥反應,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該病可反復發作,長期使用會產生耐藥性,影響預后。噻托溴銨吸入劑屬于抗膽堿能藥物,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該藥物可抑制氣管收縮,且其可抵達患者病灶部位,效果較持久,對呼吸系統疾病具有一定療效[2]。本文旨在探討噻托溴銨吸入劑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與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相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蘇州市相城人民醫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8例;病程5~9年,平均(7.12±1.63)年;年齡 60~72 歲,平均為(65.82±5.41)歲。觀察組患者中女性14例,男性16例;病程5~10年,平均(7.26±1.74)年;年齡60~73歲,平均(66.13±5.3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且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診斷標準:參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指南》[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未經糖皮質激素治療者;有正常溝通交流能力,且配合度較高者等。排除標準:合并支氣管擴張、肺炎等其他肺部疾病者;合并心臟、肝臟等重大原發性疾病者;對研究所使用的藥物過敏者等。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劑(瑞典AstraZeneca AB公司,注冊證號H20140458,規格:60吸/支)治療,1~2吸/次,2次/d。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合使用噻托溴銨吸入劑(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454,規格:18 μg/劑)吸入治療,1~2吸/次,1次/d,兩組患者均為期12周。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氣量(IC)等肺功能水平,使用肺功能檢測儀器對肺功能檢測。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及血氧飽和度(SaO2)水平,使用血氣分析儀對其進行檢測。③將兩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TNF-α)水平于治療前后進行比較分析,血液采集5 mL,其為患者外周空腹靜脈血,轉速為3 000 r/min,離心時間10 min,之后進行血清的分離,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其進行檢測。④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肌顫、皮疹、頭痛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肺功能 兩組患者FEV1、FVC、IC水平治療后相較于治療前均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比較(±s, L)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比較(±s, L)
注:與治療前比,*P<0.05。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VC:用力肺活量;IC:深吸氣量。
組別 例數 FEV1 FVC I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1.26±0.21 1.47±0.28* 2.03±0.32 2.55±0.42* 1.27±0.16 1.56±0.32*觀察組 30 1.21±0.26 1.87±0.45* 2.04±0.33 2.81±0.51* 1.30±0.16 1.77±0.41*t值 0.819 4.134 0.119 2.155 0.726 2.212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2 血氣分析指標 兩組患者PaO2、SaO2水平治療后相較于治療前均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而PaCO2水平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血氣分析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氣分析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PaO2:血氧分壓;PaCO2:二氧化碳分壓;SaO2:血氧飽和度。1 mm Hg = 0.133 kPa。
組別 例數 PaO2(mm Hg) PaCO2(mm Hg) SaO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63.74±6.61 69.87±7.32* 47.92±5.77 43.78±4.21* 86.55±2.42 92.88±2.89*觀察組 30 63.88±6.62 74.12±7.80* 47.87±5.71 40.64±3.65* 86.64±2.14 96.58±3.54*t值 0.082 2.176 0.034 3.087 0.153 4.435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3 血清IL-6、CRP、TNF-α水平 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血清IL-6、CRP、TNF-α水平于治療后均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IL-6、CRP、TNF-α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IL-6、CRP、TNF-α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IL-6:白介素-6;CRP:C-反應蛋白;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組別 例數 IL-6(ng/L) CRP(mg/L) TNF-α(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49.21±14.31 17.32±4.01* 5.14±2.04 4.22±1.66* 39.17±7.41 16.34±3.94*觀察組 30 48.22±14.30 10.18±2.11* 5.16±2.03 3.17±1.25* 39.18±7.36 10.07±2.10*t值 0.268 8.631 0.038 2.768 0.005 7.692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4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對照組患者出現3例肌顫、2例皮疹、4例頭痛,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30.00%(9/30),觀察組患者出現1例肌顫、1例皮疹、0例頭痛,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6.67%(2/30),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55,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會引發患者氣道與肺血管發生炎癥反應,而氣道炎癥反應可刺激患者氣道平滑肌并逐漸收縮氣道,損傷氣道壁,使完全可逆氣流受限制[4]。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可通過增加細胞內激素受體的轉運,進而能夠抗擊機體內的炎性因子,但存在治療周期較長、停藥后易復發等缺點[5]。
噻托溴銨吸入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作用機制為通過患者吸入治療提高藥物濃度,選擇性的拮抗膽堿受體,擴張支氣管平滑肌,舒張狹窄氣道,進而改善患者的肺通氣功能;且該藥物可減少膽堿能神經支配的腺體黏液分泌量,從而促進氣道暢通,緩解呼吸困難[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而PaO2、SaO2水平及FEV1、FVC、IC水平高于對照組,表明噻托溴銨吸入劑可使肺功能得以改善,調節血氣分析指標,改善呼吸,且安全性較高,與李華等[7]研究結果一致。
IL-6可通過促進炎性因子的分泌損傷免疫炎性病理組織,其水平升高可加重病情;CRP水平升高促進機體炎癥反應,進而惡化病情;TNF-α可激活中性粒細胞,促進前列腺素等釋放,啟動炎癥反應與組織纖維化,會引起氣道炎癥。噻托溴銨吸入劑支氣管平滑肌上的M3受體使支氣管得以充分擴張,并且藥物可長時間與M3受體解離,可保持氣道24 h的開放,進而使呼氣的流通速度得到改善,降低氣道炎癥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IL-6、CRP、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噻托溴銨吸入劑可降低機體炎癥反應,促進病情的恢復,與顧慧玲等[8]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噻托溴銨吸入劑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有效調節其血氣分析指標,同時降低機體炎癥反應,促進病情的恢復,且安全性較高,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