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偉
摘 要:語文是初中階段教育事業當中一門重要的學科,通過語文課程的有效教學,可以強化學生文學素養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日后的全面發展以及成長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所以,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要求,不斷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究語文知識,同時加強學生的知識理解與掌握程度,從而實現整體教學模式的創新,提高教學的質量,本文就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有效策略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有效策略
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出了,廣大知識傳授者應在實踐教學活動當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并且根據現階段教學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提出更加科學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但是經過以往的教學經驗可以看出,由于大多數教師受到了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往往過于注重采用單一化的模式,忽略了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并且不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進而造成了教學效果不佳。鑒于此,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探索,實施更加有效的模式,不斷調整自身的教育理念,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同時加強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培養。
一、應用信息化方式
信息化教學方式是當前階段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模式,信息技術在現階段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并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較大的便捷,許多知識傳授者也適當地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了信息化方式,并且從整體角度上來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發揮出信息化方式的優勢,適當運用信息化模式轉變傳統課堂中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進行《三峽》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首先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整理了與三峽相關的圖片資料,以及相關的視頻介紹等資料,將這些資料進行了整理,制作成了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其次,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及時為學生們展示了出來,促使學生們能夠在課堂學習活動當中更加直觀地了解到三峽的景色,為學生的視覺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同時為學生們構建出了良好的語文課堂學習情境,促使學生們在這種良好的情境之中進行感知與體驗,加強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激發。最后,筆者再及時結合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了講解,有效加強了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使學生們能夠切實感知到文章中所描繪的情景。如此一來,筆者應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實現了良好的效果,同時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
二、采用問題式引導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等提高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傳授學生大量的知識,同時還需要強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使初中階段學生以后的綜合發展有所保障,為學生的綜合學習以及全面成長打好堅實的基礎。所以,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采用問題式引導的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行自主思考,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同時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強化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從而實現良好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進行《蘇州園林》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強化學生們在課堂中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們在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自主思考意識。筆者首先結合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了總結,并且將這些知識點轉化成為了問題的形式。然后,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出了:作者對蘇州園林的總印象是什么?這種印象是怎樣得來的?對我們有什么啟示?蘇州園林的總特點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體現這一特點?作者在遣詞上有什么匠心?第二段可分幾層?與第一段有什么關系?等等問題,并且引導學生們在課堂中結合這些相關的問題展開了思考與探究,促使學生們能夠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知識,并且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強化了學生的綜合發展。
三、開展多元化活動
由于大多數教師受到了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往往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過于注重依賴于課本教材知識的講解,導致了學生在這種枯燥的學習氛圍中難以提起興趣,限制了學生綜合發展,同時不利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鑒于此,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特征適當開展多元化的活動,引導學生在多元化的語文學習活動當中自主探究知識,并不斷強化學生綜合素養,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與理解程度,進而實現良好的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效果,強化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例如,在進行《中國石拱橋》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首先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結合班級當中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綜合能力等引導其金鑫閣分組活動,要求各小組的學生在課前通過現代化網絡渠道或者查閱書籍等多種方式,整理關中國石拱橋的資料、圖片等,并且將這些資料進行整合,與小組成員之間互相進行探討、分享等。然后,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再依次讓各小組進行展示與講解,并且及時對各小組進行表揚與鼓勵,結合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了講解。如此一來,學生們在這種學習活動當中能夠進行自主實踐,強化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同時加強了學生的語文知識理解程度。
總而言之,語文是初中階段教育體系當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思考,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措施,提高學生興趣,并加強學生的語文知識理解程度。
參考文獻:
[1]徐赴斐.初中語文“低效”課堂的成因與解決策略[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8,19(01):38-42.
[2]王鳳鳴.新課改實施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15(23):186.
(浙江省溫嶺市石橋頭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