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琳娜
摘要:在新時代的教學中應當促進學生學會自主設計學習能力的發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中總結知識和技能,進一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念。道德與法治課程本身是一門集思想、人文、實踐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在教學中僅僅只是依靠教師的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學生很難完成教學目標,因此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作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改變當前道德與法治課作業布置的現狀。
關鍵詞:農村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自主設計作業
新的課程改革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作為任務性和多元化統一的道德與法治課作業,應該由學生來自主設計,進而改善當前道德與法治課作業設計的現狀,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其全面的發展。因此,在這種形勢下,如何能讓缺乏輔助學習資源和條件的農村初中生自主設計道德與法治課作業,讓他們縮小與城市初中生的學習差距,享受到教育公平,同時促進學生在學習上得更好的發展,是當下農村初中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農村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設計作業的特點
學生自主設計作業是與傳統作業的相對而言的,傳統的作業是教師根據教學的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以及學生在上課中對于知識和技能掌握的情況,進行作業的內容的設計和布置。但是,傳統作業的學習模式,主要是有教師向學生單向地傳遞知識,教師向學生布置同樣的難度和數量的作業,沒有注重到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對于學生而言沒有針對性,學生學習自主性沒有得到發揮。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內容,根據自己學習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所長設計作業內容。此外,學生的作業設計是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實際教學的目標、內容,設計作業。其中,學生的自主設計的作業可以有三種的形式進行表達,可以是書面的形式、口頭的形式以及演示的形式,學生自主設計的作業要充分地體現出學生的創造性和設計的自主性以及獨特性。
學生設計自主設計作業的特點:1.系統性:學生自主設計作業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圍繞學生學習的內容、學習目標以及自身在學習中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系統的分析。2.目的性:學生通過自主設計作業,達到教學的目的,加強對于所學的知識的鞏固。3.能動性:學生在自我設計作業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學習本身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過程。自主設計作業需要學生能夠認真地分析作業,整理知識和技能,更加關注學習的方法,促進學生自身的成長。
二、農村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學生自主設計作業策略
1.通過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自主設計作業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由教師將道德與法治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主題,而學生是被動接受者,而這樣的教學是效率不高的,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式,將枯燥乏味的傳統教學轉變為生動有趣的新的教學方式,有趣的課堂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接受度,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在學生自主設計作業中,教師要加強指導和調控,正確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跟蹤學生作業設計的情況,對于學生遇到的困難能夠及時地及時地進行解決。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加強學生的自律性。自律性就是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實際上,在初中階段,學生應當具備的能力就是自律,就是要求教師重視對學生人格的培養。其次,教師還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就是要求學生在設計作業的時候,多主動與同伴或者教師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可以構建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體、以教師為引導,師生共同共建高校課堂。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讓初中政治課堂有教師為主導的課堂,變為由學生合作完成的教學課堂,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到道德與法治的課程的學習中,發展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的意識,讓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更有意義。因此,教師可以在設計的作業的過程中,小組同學之間可以一起商量和設計,聽取同組的同學之間的意見和建議,使得學生可以不斷的改善自己設計的作業。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小組的設計作業中挑選出優秀的作業,作為學生的學習和模仿的榜樣。最后,加強學生的反思和改進。實際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應該是一個不斷反思的過程,教師要求學生在設計作業的之前要對所學內容的進行思考,思考什么樣的作業才能更好地提高對自身對知識的掌握,在自主設計出了作業內容之后,還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改進,在這里強調的不僅是對作業的內容還有對自己學習的一種改進。
結語:
總之,在農村中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改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而縮短城鄉之間教育之間的差距。自主設計作業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全面發展學生。
參考文獻:
[1]陸星. 農村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學生自主設計作業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9.
陜西省漢中市西鄉縣第六中學 7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