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環境是幼兒每天所處、所接觸的,幼兒的身心發展,社會化發展以及個性發展,無一不受到它的影響。我園區域活動在創設美感、生成富于變化的動態環境;以幼兒發展需要的環境中開展。
關鍵詞:適合;變化;層次
一、區域游戲環境創設應遵循的原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環境是幼兒每天所處、所接觸的,幼兒的身心發展,社會化發展以及個性發展,無一不受到它的影響。我園區域活動在創設美感、生成富于變化的動態環境;以幼兒發展需要的環境中開展。
幼兒園區域游戲環境創設是幼兒課程的一部分,在創設幼兒園區域游戲環境時,要考慮它的教育性,應使區域游戲環境創設的目標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區域游戲環境創設要有利于教育目標的實現,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那么,在區域游戲環境創設時對幼兒體、智、德、美四育就要兼而顧之,缺一不可。區域游戲設置的形式對幼兒的游戲行為有顯著的影響。在設置中,表演區域要相對的獨立,益智區、勞美區、建構區域的空間設置相對開放,幼兒的活動積極性較高,活動時間較長,互相學習合作有一定的提高。
1、創造美的環境、有意義的環境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環境藝術化,是教育的一種手段。”愛美是兒童的天性,幼兒對環境審美的基本要求是一要整潔,二要絢麗多彩。幼兒園環境要吸引兒童走進去,讓其置身于整潔、幽美的環境中,怡懷愉性,得到美的享受,這對培養孩子們健康的審美觀,促進理智感和道德感,發展積極良好的情感都有很大的益處。幼兒園的環境不是虛設的擺設,而是要用足用好的東西;應該懂得孩子在與環境互動時喜歡的東西往往不是我們常規認定的東西,相反,越簡單越好,越原始越好;衡量幼兒園環境的優劣,關鍵是看哪種環境能使孩子參與進來,和孩子發生關系,產生互動,只有能與孩子發生了關系,讓每個角落都支持兒童的學習與表達,才能稱得上是有意義的環境。在我們的區域環境中,幼兒能找到自己的歸屬感與獲得感:如小班創設的生活區,在溫馨舒適的軟環境中,在與同伴及布娃娃的親密互動中,孩子們能感受到家的溫馨,體會著愛與被愛......中班創設的美工區,一種藝術的氣息迎面而來,在這個自由的小天地里,幼兒能盡情地表達自己對美的理解......大班創設的表演區,幼兒活靈活現地表演著并創造著,樂此不疲。
2、生成富于變化的動態環境、實現主題設計的機動性
環境就像一個“會運動的生命體”,和幼兒的身心發展一樣,它也會隨幼兒的心智變化而改變這就要求幼兒能與環境材料進行“對話”,因此我們應努力創設不斷與幼兒相互作用的物質環境。在區域環境中區域主題設計是追隨兒童的興趣和需要生成的,而非教師一廂情愿的預設,能夠激發和鼓勵幼兒尋求新思路嘗試新方法,也為教師發揮和施展自身的專業性提供了空間。
3、創設以幼兒為本的環境
在創設過程中,教師應放手讓幼兒自己去討論構思和布局,而不是代替幼兒去布置,多聽聽孩子的表達,對于環境,他們是有發言權的,在整個過程中他們通過觀察、構思、動手,不但獲得了新知識,其動手能力和創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同時也能激發他們的主人翁精神,自發地保護親自參與創設的環境。鼓勵幼兒參與環境的創設,師幼共同收集材料,為活動提供開放式的環境,我們不得不說環境和材料其實只有在被兒童流連忘返的使用過程中,才能夠持續地發揮出一種感染力,在動態的互動中滋養出一種生命力和創造力。
二、區域游戲環境創設材料的投放策略
1、投放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材料
活動的材料應與幼兒的年齡特點相符,能引起幼兒游戲的興趣。我們創設了適合小班(娃娃家),適合小、中大班并融入鄉土特色材料的美工區、角色區,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體驗并獲得喜悅。
2、投放具有啟發性、操作性、探索性、層次性的材料
讓環境具有動態性。幼兒只有在與區域環境中的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才能建構起對于外部世界的經驗與體驗,因此材料的提供與投放是區域環境創建的關鍵環節。如在探索區,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小動物,昆蟲標本。幼兒通過親手種植、親眼觀察、親手操作獲得許多感性經驗,從而萌發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在美工區,我們投放了具有鄉土特色的低結構材料,如:荷葉、蓮蓬、螃蟹、柳條、蘆葦等以滿足幼兒多樣化的游戲意愿和操作需求,讓鄉土文化浸潤幼兒成長,讓特色材料支持幼兒的自主想象和開放性造型活動。
3、投放結合主題教育活動目標的材料
在《三湖連江》主題活動中,家長和幼兒準備了許多風箏、游泳圈、泳衣,在美工區幼兒嘗試用多種方式制作風箏、泳衣并在表演區表演,充分發揮區域之間的互動和幼兒之間的合作,合作游戲水平進一步提高。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孩子的發展是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成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皮亞杰認知結構理論中也明確指出:兒童的發展是通過自身感知操作而得來的。
因此,我們認識到,要使幼兒得到發展,除需要積極創設環境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而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多樣性、自由性、趣味性,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我們將連續不斷地挖掘區域環境的教育作用,為幼兒的全面發展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001年.
[2]《幼兒園環境創設》李全華 2007年.
[3]《幼兒園游戲和玩具》主編 許政濤 2007年.
[4]《活動區的創設、利用與活動指導》馮小霞1994年.
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實驗幼兒園 43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