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剛
摘要: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效應用信息技術,可以直觀展示課程內容,使教學內容生動、有趣。而且,還可以創建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用心挖掘教材內容,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到一起。不僅可以使教育效果得到明顯改善,還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感悟,促使學生健康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道德與法治;應用
前言: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比較枯燥,教師應用傳統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容易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降低,并且也會使課堂的氣氛十分沉悶。而教師科學應用信息技術,則可以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得到激發,并促進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使學生更多吸引有關的課程知識。
一、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小學道德與法治知識比較多,教師應用單一不變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感,和疲倦心理,對課程的學習興趣自然會隨之下降。興趣是學習的主要動力來源,學生缺少學習動力,教學質量也不會有所提高。而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將課程知識轉化為生動、立體的課件,就會極大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積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比如,《上學路上》這部分知識,是要教育學生形成安全意識,嚴守交通規則,并會辨認常用的交通標牌。教導學生在上學路上,要遠離危險環境等。教師直接講授這部分知識,就容易令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對此,教師就可以在課前利用信息技術將“上學路上”所涉及的安全知識制作成立體、生動的課件,授課時,來代替生硬、死板的講解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教學內容變得直觀、立體。授課開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別說一說:“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都要路過哪些地方?”,“每天小學是通過什么交通工具來到學校的?”。當學生紛紛踴躍回答教師后,教師再導入課程,并為學生播放課件。然后,教師再引導其中的重要內容展開討論。如,遵守交通規則這一部分,教師就可以提問學生:“為何必須要遵守交通規則呢?過斑馬線時,只要沒有車直接穿過斑馬線可以嗎?”。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加深對這部分內容的重視。隨后,教師再利用信息技術播放因違反交通規則,而出現的交通事故視頻,就會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深刻感悟到遵守交通法規的重要意義。
二、有效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
除了應用信息技術,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教師還可以應用技術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有效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等。這就需要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深挖教材,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巧妙結合在一起,來開展教學活動。既可以幫助學生深化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又可以使學生有效實踐,并提高學習能力。而且,也會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回憶,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充實有趣。
比如,在學習《家鄉新變化》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將理論巧妙融于實踐中。課堂上,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自己的家鄉進行描述,并形象說明家鄉哪里最美,哪里最吸引他們等。之后,教師再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去搜集有關家鄉的變化的圖片信息。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電腦網絡,也可以鼓勵學生親自拍攝家鄉的景色。或者,在家中陽臺上拍攝家鄉的某處角色等。當學生搜集完成資料后,教師再將每名學生收集的有關家鄉的圖片資料,利用信息技術制作成動感的影集。同時,配以“故鄉”或其它柔美的音樂。在上課時,在分別播放學生的作品。就會使學生體驗到此門課程的樂趣,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并使學生留下美好又深刻的印象。
或者,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幾人一個小組,帶領學生來到教室外,并為每個小組提供拍攝設備。然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去捕捉自己學習、生活的校園中,令他們難忘的景色或教學設備。之后,再利用信息技術將學生所收集的資料制作成幻燈片,在課堂上播放。并評比出優秀作品,也會使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為教學增添許多樂趣。
三、充實教材拓寬學生視野
在實際教學中,不僅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自身的能力,教師還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來充盈教材,使學生的視野更加廣闊。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加鞏固教材上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有效對教材進行篩選,轉變以往單調的教學模式。
比如,在《吃飯有講究》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收集各地、民族等關于飲食文化的資料,使學生對拓寬對這部分知識的視野。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掌握。課堂上,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生活中美食的圖片,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有效調動起來。之后,教師再為學生播放一些學生在餐桌上進餐的影像,讓學生看到一些學生進餐挑食、餐前不洗手注意衛生的資料。并且,提問學生:“同學們,用餐時,我們應該要先做什么事情呢?”。并為學生播放洗手的圖片。學生看后,就會積極回應教師應該先洗手。接下來,教師再結合信息技術導入有關的知識。隨后,教師就可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對學生說:“同學們,其實不同民族、地區,有許多不同的進餐的講究,如蒙古族,……”。同時,為學生播放課前準備的資料,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更加集中到課堂教學中。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回顧此節課的教學內容。提問學生:“同學們,用餐前,我們需要怎樣做呢?用餐時,我們要怎樣夾菜呢?挑食的行為是正確的嗎?”。學生通過對不同民俗的了解,就會對比自己現實生活中的用餐習慣和注意事項,并形成深刻的記憶,并準確答復教師。
這樣不僅使學生的視野更加豐富,也使教學過程更加精彩。學生學習的熱情也會明顯提高。而且,還滿足了學生喜歡看新鮮事物的好奇怪心。并且,學生也會在日常的生活中,去規范自己的行為,形成正確的行為意識,對于學生的發展也有重要的意義。
總結:
目前,信息技術應用比較廣泛,教師在運用過程中,要注意巧妙結合教材內容科學應用,才會使信息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被激發,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有效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還可以使教學內容不再生硬,而是更加直觀、立體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
參考文獻:
[1]王彥.運用信息技術讓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更高效[J].讀與寫,2021,18(9):19.
[2]陳國華.將信息技術引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J].教育實踐與研究,2021(1):31-33.
泰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鳳凰小學 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