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華*,梁妍,朱灝琨
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天津 300457)
2019年天津市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后,查辦食品安全違法案件2 652件,查獲的假冒劣質食品35 200余件,取締無證經營者206戶,但是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依然頻發,造成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前有河西區某商戶亞硝酸鹽超標、天津獨流鎮制售假冒品牌調料事件,后有濱海新區某牛羊肉店出現“克倫特羅”導致多人中毒等突發事件。
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于2017年印發的《天津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中強調:要建立健全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體制,積極有效地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保證舌尖上的安心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爆發,北京新發地菜市場檢測出病毒陽性后,食品一旦出現食源性污染,后果將不可設想[1],食品安全應急管理在這內憂外患的時刻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完善食品安全應急管理體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2]。劉宏宇等[3]、王希晨等[4]通過調查快餐企業,發現我國食品安全應急能力低,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審核不過關等問題。張先劍等[5]、丁寧等[6]從應急保障技術的角度出發,指出我國食品安全應急管理工作起步晚,在應對突發事件時還存在應急機制缺乏,應急快檢效率低,應急演練真實性差,應急決策和處置滯后、科學性不足,應急供應保障體系不完整等問題,我國的應急管理建設任重道遠。也有相關學者借鑒國外經驗來提升我國食品安全應急管理水平,張秋等[7]、任建超等[8]結合歐盟國家經驗,介紹如何改進我國食品安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和法制。劉曉毅等[9]詳細介紹了美國食品安全管理部門的法律基礎、應急措施等,旨在完善我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大多數學者從風險評估、風險交流的角度進行食品安全應急管理,國外學者Chelsea等[10]、Robin等[11]、Lars等[12]、Assel等[13]分別介紹了加拿大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和評估系統、新加坡的食品安全系統、德國的應急食品準備、荷蘭的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張磊等[14]、楊朝慧等[15]指明我國風險評估對做出基于風險的管理決策、提高監管資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意義。趙文秀等[16]、程鐵軍等[17]提出應急管理視角下促進風險交流使多主體獲得知情權和風險決策權,妥善處理危機事件。
我國食品安全應急管理研究起步較晚,現有相關文獻主要集中在從借鑒國外食品安全管理經驗、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交流等,且大多數研究重點在于事前預防,很少有從食品安全應急管理的整個流程去分析評價以改善應急管理流程。鑒于此,選取了應急管理的事前防范、事中處置、事后恢復3個角度,對相關指標進行評價分析,根據最大隸屬度找出整個食品安全應急管理中需要改進的方面,提出發展對策,以期優化天津市食品安全應急管理,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
進行評價研究的前提是要建立相應的指標體系,并對指標賦予相應權重。指標體系的構建應該要充分考慮食品安全的特殊性,在閱讀大量應急管理指標體系文獻的基礎上初步選取一些二級指標,并參照《天津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將構建的指標體系送至相關領域的20位專家學者,采取德爾菲法對指標體系進行增刪,經過若干輪的意見收集,直到專家們的意見基本一致,各個指標層次結構如表1所示。
表1 食品安全應急管理能力評價指標
目前確定指標權重的方法主要有主觀賦權法、客觀賦權法、組合賦權法等。由于我國食品安全應急管理的起步較晚,沒有相應的數據支撐,相比之下,主觀賦權法可以通過借鑒專家學者的豐富經驗得以實現,在應用主觀賦權法時,常采用九層標度進行兩兩比較,兩指標的重要程度參照表2,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計算指標權重。
表2 九層標度法
當專家學者對兩個指標的重要性判別出現差異時,判別結果以權重相加值最大的一組為準,各項指標的重要度判別矩陣見表3~表6。
表3 一級指標指標重要度判別矩陣
表4 事前預防能力重要度判別矩陣
表5 事中處置能力重要度判別矩陣
表6 事后恢復能力重要度判別矩陣
設矩陣X=(xij)為食品安全應急管理能力指標體系判斷矩陣,其中xij為指標間相對重要性評分,首先根據式(1)算出同級指標的重要性乘積,其次用式(2)冪根法求出該指標的平均值,最后由式(3)對指標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出指標權重。
最后對平均值進行歸一化處理后得出一致指標的權重:
對二級指標進行權重計算,參照一級指標的算法,得出二級指標事前預防、事中處置、事后恢復的權重分別為:
在填寫問卷時,管理者和專家們都是從主觀出發對各項指標進行兩兩比較,難免會產生誤差,導致結果不一致,因此需要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設CR為矩陣的隨機一致性比率;CI為矩陣的一致性指標;RI為矩陣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在計算矩陣的一致性時,會引入隨機一致性指標RI(見表7)修正CI的值。設λmax為矩陣X的最大特征根,若λmax=n,一致性指標CI=0時判斷矩陣完全一致;CR<0.1時矩陣滿足一致性;CR結果越大矩陣的一致性越差。計算方法見式(4)和(5)。
表7 隨機一致性指標RI取值表
用MATLAB輸入評分矩陣,再輸入lamda=eig(X),eigenvalue=diag(lamda),lamdaMax=eigenvalue(1)。以一級指標為例,最大特征根為λmax=lamda Max=3.073 5,CI=(3.075-3)/(3-1)=0.037 5。由表7可知,三階矩陣時,RI取0.58,因此CR=0.037 5/0.58=0.06,計算得出CR=0.06<0.1,滿足一致性檢驗,一級指標權重計算結果有效。
同理,二級指標的一致性檢驗全部通過,具體計算結果為:
λ1max=7.378 6,CR=0.046 4<0.1,通過一致性檢驗。
λ2max=5.238 0,CR=0.053 1<0.1,通過一致性檢驗。
λ3max=5.429 1,CR=0.095 8<0.1,通過一致性檢驗。
在確定指標權重后,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食品安全應急管理能力進行評估。
B={事前預防B1,事中處置B2,事后恢復B3}
B1={食品安全預警設備B11,安全隱患排查B12,預警監測人員B13,應急組織機構建設B14,應急預案編制B15,應急演練B16,應急培訓B17}
B2={預案啟動B21,人員物資調配B22,現場應急決策B23,事故上報B24,多部門聯動配合B25}
B3={事故調查B31,責任追責B32,善后恢得B33,修訂預案B34,評估總結B35}
模糊綜合評價法得出的評價結果是通過考慮評價對象的影響因素進行量化,對天津市食品安全應急管理能力評價分為優秀、良好、中等、較差、很差5個等級,即設置評語集V={優秀v1,良好v2,中等v3,較差v4,很差v5}。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式收集整理專家的評語數量,此次發放問卷25份,回收到有效問卷20份。評價結果見表8。
表8 天津市食品安全應急管理能力二級指標評價等級集
3.2.1 建立評語集隸屬度
評價指標隸屬于評語集的程度稱為隸屬度。對于指標Bij如回收到d1個優秀評語,d2個良好評語,d3個中等評語,d4個較差評語,d5個很差的評語,則計算指標Bij對于評語集的隸屬度,見式(6)。
3.2.2 建立模糊評價矩陣
式中:模糊評價矩陣Di,是由n個同層次隸屬度評價向量所組成。其中:dik為因素Bij對應評語集歸一后的隸屬度向量。
3.3.1 二級指標評價
3.3.2 一級指標評價
式中:Ai為一級指標評語集隸屬度向量,而Wi=(μi1,μi2,μi3…μiq)。其中:Wi為一級指標下屬的二級指標權重組成的權重向量;μiq為二級指標權重;Di為一級指標模糊評價隸屬度矩陣。根據式(8),用MATLAB計算得出:
3.3.3 總目標(天津市食品安全應急管理能力)評價
設E為天津市食品安全應急管理能力,結合一級指標權重集可以得出天津市食品安全應急管理能力評價向量,見式(9)。
計算結果為E=(0.311 9, 0.431 1, 0.179 8, 0.077 0,0)。
采取最大隸屬度原則,對基于AHP法分模糊綜合評價結果進行分析。
由A1=(0.318 2, 0.478 8, 0.126 8, 0.076 1, 0),得出事前預防能力處于良好水平。
由A2=(0.369 2, 0.328 1, 0.273 6, 0.028 9, 0),得出事中處置能力處于優秀水平。
由A3=(0.144 3, 0.416 3, 0.244 7, 0.194 7, 0),得出事后恢復能力處于良好水平。
由E=(0.311 9, 0.431 1, 0.179 8, 0.077 0, 0),得出,天津市綜合的食品安全應急管理能力處于良好水平。由事前預防能力D1可以得出安全隱患排查指標(B12)處于中下水平、預警監測人員指標(B13)處于一般水平,其他同層指標均在良好以上;從事中處置能力D2可以得出多部門聯動配合(B25)處于一般水平;從事后恢復能力D3可以得出預案修訂指標(B34)處于中下水平、評估總結指標(B35)處于一般水平。
基于指標評價結果,對提升天津市食品安全應急管理能力從監測預警、多部門聯動配合、修訂應急預案、評估總結等幾個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1) 完善食品安全突發事件預警指標。要在源頭遏制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發生,就要建設完善的食品安全應急管理體系的預警指標建設。積極研發監測食品安全儀器,有效檢測出食品原材料中的違規成分、超標成分,并在食品流通市場后隨時進行抽檢;同時預判食品安全事故的發展趨勢、危害程度,制定相應的食品響應指標,做到事前防范,防止事態擴大。
2) 事中處置要加強多部門協同。食品安全的應急管理要按照“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原則。首先由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環節的監管職能部門牽頭其他單位召回、下架、封存有關食品。其次相關部門有序開展醫療救治、調查事件原因、評估事件影響,最后由新聞媒體對事件進行報道。
3) 完善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的制定要根據部門職責和應急資源的變化[18],結合有關法律法規和天津市的實際情況,制定食品安全應急管理預案;在事故發生后,根據其中的不合理部分征求食品安全應急管理領域專家學者再次進行修完善。預案應該明確食品安全應急管理組織體系的工作職責、應對機制、保障措施等。
4) 及時評估總結。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處置工作結束后,市場監管部門組織有關單位評估總結食品安全應急管理工作,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找出對應急處置中的欠缺部分,評估事件的危害性并對相關人員問責,總結經驗教訓以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再次發生,保障人民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