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食品專業英語
作 者:楊雅蘭,唐秋實,陽志軍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ISBN:978-7-5184-2887-8
出版時間:2020-05-01
定 價:¥38.00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食品行業對專業英語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為適應新形勢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食品專業英語課程已成為高職高專院校食品類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也是培養食品行業國際化人才的一門重要課程。根據高職高專院校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食品專業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食品專業英語詞匯和專業術語,學會專業英語的一些翻譯技巧,以提高專業英語文獻的閱讀和翻譯水平,并能夠獨立翻譯和撰寫簡單的食品英語文章,同時,也有助于食品專業學生學習國外先進技術,開闊國際視野。
本教材著力體現素質教育和能力本位精神,突出培養實用性人才特色,堅持“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緊緊圍繞食品行業發展,進一步更新理念,更新內容,更新體系,更新要求。
《食品專業英語》主要包括八章內容:在第一章“Food Nutrients”中,分別介紹了“Water”“Carbohydrate”“Lipids”“Protein”和“Vitamins and Minerals”;在第二章“Food Processing”中,分別介紹了“Bread Making”“Sausage Making”“Yogurt Making”“Flour Milling”“Rice Processing”和“Fruit juice Processing”;在第三章“Food Preservation”中,分別介紹了“Food Preservation by Canning”“Food Preservation by Drying and Dehydration”“Reading Material Low Temperature Storage”“Low Temperature Storage”和“Food Irradiation”;在第四章“Food Additives”中,分別介紹了“Overview of Food Additives”“Preservatives”“Food Colorants”“Antioxidants”和“Flavoring agents”;在第五章“Food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中,分別介紹了“Overview of Food Safety”“Food Quality Management”“GMP and SSOP”“HACCP”和“ISO 22000”;在第六章“Food Detection”中,分別介紹了“Food Sample Treatment”“Food Analysis Technologies”“Food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和“Detection of Food Microorganisms”;在第七章“Food Regulation and Standard”中,分別介紹了“Food Regulation”和“Food Standard”;以及第八章“Functional Food”中,介紹了“Functional Food”。本書語言精練,可讀性強,覆蓋面廣,難易適中,旨在提高食品類專業學生的專業英語文獻閱讀能力和翻譯能力,便于高職院校食品類專業學生使用。每個單元都是由詞匯,閱讀,課后練習三部分組成,濃縮了專業知識點,能有效提高學習者對食品英語的掌握水平。
基于對《食品專業英語》一書的通覽不難發現,食品專業英語具有內容廣泛、專業性強以及實踐性強等特征。這決定了食品專業英語教學存在不小的難度,以作者調研高職高專院校食品英語教學情況為例,在當前教學實踐中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對食品專業英語課程重視度不足。由于課時不足,使得學生很難掌握各式各樣的食品專業詞匯,更難以提升自身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二是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前沿性不足。缺少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無法展現食品領域的最新進展及研究動態,致使與高校提倡的寬口徑、厚基礎的教育思想相違背。三是教學方式方法單一,僅限于課堂詞匯的講解,忽視了與專業知識點相結合,更達不到語言溝通交流的目的。
介于以上食品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為推動食品專業英語教學的發展,以高職高專院校食品英語教學為改革試點,以本教材為指導,提出以下幾點意見。一是需要保證課時。學校不僅要增加食品專業英語課程的建設,還應當引導學生加強對食品專業英語課程多層次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讓學生充分感受食品專業英語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例如,組織學生參觀外資或合資食品工廠、參加調研國際型食品博覽會、觀摩食品加工的外語視頻、了解國外食品法規等。二是要拓寬教學內容及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對課本專業詞匯的講解外,更要增加英語語言的運用性;講授知識點一定是基于食品專業知識點基礎上進行溝通,當然,這個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公共英語基礎,能聽懂簡單的語言表達。三是要豐富教學方法及手段。食品專業英語教學除了對學生進行詞匯擴充之外,還要相對應的提高語言溝通能力,方法上不一定局限于純理論知識的灌輸,在傳統教學基礎上,適當加入現代教學手段,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例如場景模擬等,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校企雙元式授課,特別是參與“一帶一路”貿易企業技術專家的線上線下授課。四是適當在課堂中講解前沿性食品專業外文文獻,加大英語專業文獻閱讀量,幫助學生樹立學習好食品專業英語的信心和興趣。
總之本教材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指導內容,但為達到較高的專業培養目標,尚需要授課教師在實踐過程中把國際期刊報導的專業食品英語以及生產實踐中的食品英語表達帶入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