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 李嬋利

有時候當你背上了超出預料的包袱,在堅持一段時間之后會發現:原來自己比想象中的自己還要出色。
——董西杰
董西杰,一位看似文弱的85后年輕人,沒有徜徉在父輩的羽翼下,而是特立獨行,走出舒適區,自2009年接班家族企業浙江匯豐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在短短十來年時間里,就讓處于危機之中的家族企業實現了跨越式增長。
董西杰是位善于獨立思考的人。早在大學期間,他就已經開始規劃今后的個人目標和發展方向。從長遠角度上講,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早晚都是要回歸家族企業的。但是從短期講來講,他覺得自己需要在外面多磨礪幾年,這樣對他來說會更好一些。
2006年,董西杰從上海理工大學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專業畢業,隨后進入上汽集團,先后在質量工程師、人事、物流這三個崗位上工作,正是這種輪崗機制,讓他去除固化思維,打開全新視野。
就在2008-2009年期間,董西杰在上汽集團干得起勁之時,家族企業浙江匯豐或許是由于人才建設方面正處在瓶頸口的原因,企業內部人員流動性很大,吸納一個具有穩定團隊建設的骨干人物則成為當務之急。這時,董西杰父親就希望董西杰回來幫助打理匯豐。可是這個時間點,對于董西杰來說有點早。同時,他覺得上海的工作機會來之不易,就一直在猶豫。之后在父親苦口婆心得一再“請求”下,董西杰終于在2009年離開了上汽集團,正式回歸浙江匯豐。他臨危受命,從總經理助理開始做起,毅然承擔起自己的使命——引領家族企業高速發展、走向世界舞臺。
董西杰其人,說話輕聲細語,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溫文爾雅的儒商氣質。就算在接到問題時,也是側著頭略作思考,然后誠懇地開口作答,絲毫不見盛氣凌人之勢。但是,董西杰一旦做起具體事務來,卻是雷厲風行。
通過在上汽集團那三年的歷練,讓董西杰清楚認識到:好的管理者不光要追隨企業成長,更要帶領企業不斷向前發展。剛回來后,他并沒有立即實施企業轉型計劃,而是用了一年的時間,深入了解匯豐發展局限之所在,繼而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企業“班子”。
董西杰堅持從基層中來、到基層中去的原則,一周七天,他六天上班,每天七點準時到崗,處理完辦公室的事,就下車間走走看看,聽取一線工人的意見。他說,作為管理層人員,其視野不能僅僅局限于在辦公室里討論的一系列事務上,而是要深入基層,要認真傾聽來自各方面的聲音,時刻了解基層動態。在董西杰的督促下,浙江匯豐設立了意見反饋箱,隨時收集各類建設性意見,及時向上反饋。每個月,各個部門都會定期隨機邀請一線員工靜心暢談一小時。通過建立這種意見反饋通道和機制,董西杰隨時做到:統籌全局、把握節點、狠抓細節。
2010年,一心要讓浙江匯豐走向世界制造業尖端的董西杰正式啟動匯豐轉型升級計劃。
首先,董西杰狠抓匯豐企業文化。浙江匯豐的理念就四個字:“誠信,專業”。他認為,對每一個項目,無論大小,都要及時跟進,對其進度必須做到每日一梳理,平均兩、三天與客戶對接一次,要把“誠信”二字貫徹到位;提前做好成本核算和產能規劃,才能加強品質管控,提升內部工作效率和專業程度。他強調,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得通過企業文化這只“手”把整個企業團隊凝聚起來。在浙江匯豐的樓道里,會看到貼有企業員工參加卡拉OK等各種比賽的花絮照片,還有每周都會舉行一次員工活動和員工座談會。董西杰滿懷信心地談到:現在企業的凝聚力非常強大,上下都有一個清晰的、共同的目標,大家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里,要達到怎樣的高度。為了這個目標,所有匯豐人會一起去努力、去奮斗。
緊接著,就是全力打造一支“金字塔”型人才梯隊。在他眼里,人才是企業的血液。企業研發具備怎樣的領先能力?在行業內擁有哪些主導趨勢和方向?這些都依托于人才。如果企業在發展、在上升,但人才跟不上,就會處于一個被動地位。關于如何去打造企業人才團隊,董西杰一再強調:人才引進,不能僅僅只從外部引進人才,更要重視企業內部的人才培育,要讓人才培養、吸引、駐足一步到位。為此,董西杰聘請技能對口專家拓展員工的知識領域,并輔以挑戰與機遇并重的方式來促進人才成長。同時,他也認識到: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也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關鍵。那么,什么樣的企業才具備競爭力呢?首先,在硬件上得有所保障。為此,浙江匯豐逐年投入近億元引進德國、瑞士先進制造工藝及生產線,著眼于新能源汽車配件領域并進行研發,使企業效益逐年提升。
從2009年至今,在董西杰的精心經營下,浙江匯豐已擁有行業一流的生產、檢測設備,已形成規模生產,并被列入規模效益先進企業。目前合作的客戶有華域汽車、博世集團、大陸集團、上汽集團、蒂森克虜伯集團等世界五百強大型集團公司。
作為實業家,既要大膽創新,奮勇向前,也要時刻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董西杰也的確既有創新之膽、又有立業之識。在當前經濟大環境之下,他能夠深刻感受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轉型升級的趨勢,并積極化被動為主動,求新求變。浙江匯豐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大膽地采納新工藝、引進新設備,加快生產的效率節拍,并有效控制、降低成本。董西杰認為:在技術、工藝、設備上的創新,也是企業競爭力的體現。
更為重要的是,董西杰作為企業決策者,具備了敏銳的市場嗅覺。通過對整個行業近十年的觀察,董西杰堅信,隨著國家新能源轉型戰略布局,新能源將會是下一個汽車工業發展風口。他認為,應該從國家決策及社會趨向中尋找市場,要提前布局、提前參與,這樣才能在未來分享到市場紅利。
2019年是匯豐非常重要的一年,匯豐斥巨資在玉環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示范區與嘉興平湖兩處建廠。未來,匯豐還規劃從汽車領域往縱向與橫向拓展,縱向深入挖掘客戶群,橫向實現跨行業跨領域復制,不斷盤活企業生命力。
董西杰是一位青年企業家,在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他堅持以提高企業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努力實現企業發展、個人成長、回饋社會的有機統一。同時,董西杰還是一位政協委員,在他眼里,政協委員這個身份,是榮譽,更是責任,不光是要助推民營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關于社會熱點、難點的問題上,也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聚焦民生。董西杰平時熱心于公益事業,專門設立了浙江匯豐汽配專項獎學金,開展“走進玉環”,點亮“微心愿”等一系列公益活動,為品學兼優的學子送去鼓勵和關愛。在董西杰看來,在企業反哺社會時,不僅要重視物資方面的補給,更要重視教育資源。匯豐積極參與到農民工子弟助學基金的創建中,積極履行企業回饋社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