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東英
摘 要:實施主題活動多年,其已經成為課程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主題活動有助于孩子的發展,有助于課程的平衡。在主題活動《書海探秘》的開展過程中,我們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兒童為本,以兒童的發展需要為本”這一指導思想為引領,探索和嘗試了主題活動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主題活動;幼兒發展
一、主題的選擇來自孩子的興趣
我班的孩子對閱讀圖書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升入大班以來,孩子們經常帶書來幼兒園,恐龍書、故事書、迷宮書,品種漸漸增多。孩子們互相交換著看書,書深深吸引著孩子們。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在主題活動中,當活動的內容是幼兒所喜歡的、所感興趣的時候,孩子們就會調動全部的智慧,去探索、去研究、去嘗試,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因此,我們根據孩子的興趣、需求和愛好,和孩子們一起決定開展主題活動《書海探秘》。
二、主題的內容來自孩子的話題
話題一:各種各樣的書
早上,峰峰小朋友帶來一本《智力樂園》圖書,小朋友被書中有趣的走迷宮游戲吸引住了,一下子圍了過來:“我家也有這種書的!”“峰峰,等會兒借給我看看好嗎?”…… 第二天,第三天,陸續有不少的小朋友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書,小朋友一到自由活動的時間,就圍在一起看圖書。我讓小朋友討論:“除了你們帶來的圖書,還有其他類型的圖書嗎?用途一樣嗎?適合誰閱讀?”在討論后我和孩子們一起決定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各種各樣的書》,通過調查和分享孩子們了解了書的種類,感知了圖書的有趣和豐富。
話題二:制作書簽
餐后共讀時間到了,我拿起孩子們最喜歡的《神奇校車》,翻到前一天讀到的頁面接著閱讀。可是小朋友們卻大聲叫了起來:“這一頁講過了!”我趕緊往后翻,孩子們還是嘰嘰喳喳地鬧著,有的說是這一頁,有的說是那一頁,大家誰也說服不了誰,怎么辦呢?我合上書請小朋友來解決。欣桐說:“可以在沒講完的地方畫個記號。”鴻毅說:“還可以折一下。”釗顯說:“可以像我媽媽那樣放書簽。”我讓孩子們討論哪個辦法最好,就這樣美術創意活動《制作書簽》在討論后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起來,孩子們投入到制作書簽的活動中,沒有多久就出現了許多各式各樣、花花綠綠的書簽,孩子們看著自己的書簽開心極了。
話題三:我給圖書補衣服
一天,彤文哭哭啼啼地跑來告狀,說她的書不知道被誰撕破了,我連續詢問了幾個小朋友,他們都說不知道。正在這時,興燁小朋友在旁邊安慰彤文說:“彤文,沒關系的,用透明膠補一補就好了。”這時,其他小朋友拿著自己被損壞的書過來了。我問孩子們:“圖書破了怎么辦?用什么補?怎么補?”他們紛紛搶著回答,于是社會活動《我給圖書補衣服》開展了起來。通過活動,孩子們學會了修補圖書的方法,還形成和強化了愛惜圖書的意識。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在日常活動中,在幼兒與周圍人、事、物的互動過程中,都隱藏著豐富的教育契機。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仔細地觀察分析孩子們的興趣與需要,找到他們所關注的熱點,了解他們的內在需要。從而在幼兒不斷產生的各種話題中,由話題生成主題內容。
三、主題的豐富來自家長的參與
陳鶴琴先生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只要幼兒園和家庭發揮各自的優勢,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這些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兒童發展。
在開展主題活動《書海探秘》的過程中,處處可以看到家長的參與。親子調查活動《各種各樣的書》,家長們和孩子一起運用多種調查手段,了解各種書的分類、制作材料、閱讀對象等。社會活動《暢游書海》開展之前,家長們和孩子一起參觀書店、圖書館,帶孩子認識了解結構、功能和工作人員的不同分工。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共同動手制作圖書并與幼兒園的好朋友進行分享。由孩子們投票評選出的最受歡迎的親子自制圖書,參加幼兒園讀書節《親子自制圖書展評》活動獲得好評,還獲得“涪城區2017年親子閱讀書香家庭、閱讀小達人”光榮稱號。
主題活動中,家長的參與可以使主題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更加充滿感情,使幼兒的活動熱情更加高漲。另外,家長的參與也會使活動的材料更加豐富多樣,為幼兒的發展提供豐富的物質基礎,也能促進幼兒主動、和諧、有效地發展。
在主題活動《書海探秘》實施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探究和實踐,讓我們深刻體會到《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兒童為本,以兒童的發展需要為本”這一指導思想。我們將一起用心感悟兒童,努力去發現與喚醒兒童的潛能,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讓教育淋漓盡致地展現人性的魅力和對兒童的摯愛。
(四川省綿陽市公園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