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夏蕾
【摘? ?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我國教育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教育事業的啟蒙階段,學前教育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在此背景下,幼兒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學前教育的優勢,并且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切實強化幼兒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這樣一來,則可以為幼兒的學習、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園;學前教育;規則意識;獨立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4-0167-02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Rule Consciousness and Independent Ability in Preschool Education
(Kindergarten in Xicheng District,Min County,Dingx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HE Xialei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 As the enlightenment stage of education,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also been affected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is context, kindergarten teachers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the advantage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adopt practical strategies to effectively strengthen children's awareness of rules and independence. In this way, they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hildren's learning and growth.
【Keywords】Kindergarten;Preschool education;Rule awareness; Independent ability
由于從小受到家長的寵愛,幼兒的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普遍較弱。對此,幼兒教師應當在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幫助幼兒從小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使其更加自覺地遵守各種規則、紀律。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過程中,幼兒教師需要深入剖析幼兒的成長特點,積極創新和完善課堂教學的理念和方式,將幼兒作為教學主體,促進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學前教育對幼兒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的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家長未能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購買某種物品而導致孩子與家長哭鬧,不愿離去。由此可以發現,大部分孩子在家里都表現得過于自我,而忽視他人的感受,這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帶來了許多不良影響。而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幼兒教師會引導幼兒逐步接觸部分規則,如“上課時不可以講話、吵鬧,要認真聽講,時刻遵守課堂紀律,成為一個乖寶寶等”,讓幼兒在這個環境中慢慢適應規則,從而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為其將來步入社會做好充分準備。除此以外,部分家長對孩子的保護意識過強,導致部分孩子失去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容易導致孩子成為“生活文盲”。而在幼兒學前教育中,幼兒教師會通過行之有效的方式,如讓幼兒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過于依賴他人”等道理,引導幼兒自主完成一些事情,培養幼兒的獨立能力。可見,幼兒園學前教育對幼兒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幼兒教師應當予以充分重視。
二、學前教育中對幼兒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的引導策略
(一)融入課程教學之中
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幼兒教師要想有效培養幼兒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可以采用以下的幾個步驟:其一,在傳授基礎知識時,幼兒教師適當滲透相對簡單的“規則”,如當教師在講課時要保持安靜,不能在課堂上喧嘩、吵鬧;其二,在師生互動時,重復即將執行的“規則”,如要回答問題,則需要舉手,當教師示意時,再站起來回答問題;其三,將以往學生的“被動學習”逐步轉變為“自主參與”,如教師拋出疑問:“小朋友們,你們認為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是什么?為什么?”同時借助肢體來示意,引導幼兒舉手回答這一問題。通過上述方式,將幼兒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的引導融入課程教學之中,在教學課程知識的同時使幼兒的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得到切實培養。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過程并非對具體課程內容的補充和延伸,而是在已有階段性知識框架的前提下,找出可以展開引導的契合點,并且在無形之中對教學工作進行科學調整和合理安排,這樣才可以更好地落實這一工作,并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完善能力培養方法
幼兒園學前教育強調幼兒教師要在課堂中尊重和明確幼兒主體,對此,幼兒教師可以立足于幼兒本身,采取以下幾種教學方法。首先,情景互動法。如: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創設符合幼兒成長特點的情景,如購物、做游戲等,并且在情景互動前,告知幼兒相關的規則和注意事項,通過這樣的方式,促使幼兒初步形成規則意識,并在情景互動中將其運用起來。其次,榜樣塑造學習法。如:幼兒教師將食物分發給幼兒,并且闡明這些食物對于人類的重要意義,讓幼兒明白食物的來之不易,學會節約糧食。在接下來的互動過程中,幼兒教師不必重復敘述食物的相關規則,而是對可以吃完食物、不浪費食物的幼兒進行表揚。如此一來,其他幼兒就會向榜樣學習,以此約束自身的行為習慣。在上述過程中,通過多樣化的方法,促使幼兒在幼兒教師的引導和示范下,主動適應規則,并且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幼兒的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三)有序實施培養計劃
幼兒教師在培養幼兒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時,應當有序實施幼兒能力培養計劃,深化良好的幼兒教學的實踐探索,以這樣的方式提高課堂效率。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首先,在日常教學時,幼兒教師將直觀性規則的設定作為基點,讓幼兒在日常行為中接觸規則、認識規則,并且真切感受規則帶來的積極影響。如:在喝水時需要排隊、按照順序來整理玩具,這些都是日常教學中相對常見的直觀性規則。其次,在日常教學時,幼兒教師組織幼兒學習抽象性規則。如:當其他幼兒用餐時,不可以與其嬉戲、在乘坐公共汽車時,有必要為老人讓座等,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較為普遍的隱形規則。最后,在日常教學時,幼兒教師有必要告知幼兒,在實際中需要按照正確的規則習慣來約束自身的行為舉止,而這也正是幼兒在行為過程中進行能力開發的主要形式之一。通過上述方式,在培養幼兒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的基礎上,對幼兒的綜合能力進行良好開發和培養。
(四)全面發揮群體優勢
對于幼兒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的引導和培養,不能一味依靠幼兒教師的力量,而是要將家庭等力量充分利用起來,這樣才能夠進一步彰顯教育實效。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首先,在實際教學中,設置“時刻遵守交通規則”等實踐性課題,讓幼兒在學習、生活中深入感悟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的重要價值;其次,幼兒教師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對幼兒在成長中呈現出來的不足之處進行優化和改善。在學前教育中,對于幼兒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的培養,是在幼兒成長發展需求的層面上,進行社會性規則和條件探索的主要形式。一方面,幼兒教師充分挖掘校園核心作用,在符合幼兒成長特點的基礎上,對教學工作進行合理部署、規劃;另一方面,為了更快達成教育目標,強化家校合作,對幼兒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培養情況進行及時反饋,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對方式方法進行針對性的調整、革新,以此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
三、結語
總而言之,幼兒園學前教育對于幼兒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的發展有著極其積極的現實意義,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應當將其重視起來,并且實踐到各個教學環節。具體來說,可以從把規則融入課程教學、完善培養方法、有序實施培養計劃以及全面發揮群體優勢四個方面出發,為幼兒營造積極、健康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促進自身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的提升,為后續學習和成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尹秀明.論幼兒園孩子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的引導[J].電腦樂園·信息化教學,2018(06).
[2]申秋霞.幼兒園學前教育中對孩子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的引導[J].好家長,2017(51).
[3]陶英.幼兒園學前教育對幼兒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的引導[J].基礎教育論壇,2020(05).
[4]景冬菊.城區新入園幼兒獨立能力的調查與分析——以山西省運城市城區幼兒園為例[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6(10).
[5]胡紅艷.幼兒園教育中對孩子規則意識和獨立能力的引導[J].最漫畫(學校體音美),2018(28).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