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曉娟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腫瘤內科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110)
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逐年提高,惡性腫瘤的死亡率也成為了繼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第二位死因。醫學是具有極強的實踐性的學科,醫生的思維能力和評判思維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在臨床實踐過程中不斷的隨著理性與感性的認知不斷深入而逐步積累。而這些都給醫學生的臨床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醫學教學模式是以帶教老師為中心,對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較為注重,但缺乏評判思維和溝通協調能力的培養。因此,對醫學生給予科學化的培訓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院在臨床教學過程中積極尋求新的方法,將導學互動的教育模式融入到臨床教學當中,獲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腫瘤內科實習的醫學生6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22~24歲,平均(23.5±0.5)歲;觀察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齡23~25歲,平均(23.6±0.7)歲。所有醫學生均在我院實習期滿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一對一帶教,以口頭闡述、實時指導、操作演練等方式傳遞給醫學生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在培訓結束前對醫學生進行技能操作和理論知識的考核。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融入導學互動的教育模式。以《臨床腫瘤學》教材為指導,由高年資的臨床教學老師積極備課,用于能夠引導學生們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1)醫學生在進入科室后,由帶教老師告知學生們科室的常見疾病種類,對每種疾病的主要知識點進行匯總,并針對疾病的相關問題向學生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們主動學習的意識,鼓勵學生們通過檢索、查閱等方式去尋找答案。(2)帶教老師要總結每一位醫學生的學習情況,對醫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匯總,將醫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制成表格,并發放給學生們,以便根據表格來評估學生們完成的情況。問題包括熟練掌握疾病的相關知識、疾病治療的注意事項、用藥情況、并發癥、不良反應等等。(3)定期舉辦座談和討論會,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對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評估,了解學生們的知識儲備情況,根據討論結果為學生們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并嚴格記錄評估情況,以便對下次討論進行對比。(4)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真實病例邀請學生們進行實踐操作,并請高年資的醫護人員參觀,指導學生們了解專科的最新前沿知識。(5)學生們在出科前進行考核,評估學生們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評估是否達到教學目標。
考核成績:考核包括理論知識(40分)、專科操作(30分)、實踐能力(30分)考核,總分100分,考核成績越好表示教學效果越好。
采用“蛛網式”勝任力評價模型其中包含評判性思維、信息處理能力、專業價值觀等11個條目,滿分為110分,分數越高表示核心勝任力越高。
采用SPSS20.0進行統計學分想找,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考核總成績為(76.9±3.1)分,觀察組考核總成績為(89.6±3.9)分,觀察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醫學生考核結果比較() 單位:分

表1:醫學生考核結果比較() 單位:分
組別 例數 理論知識 專科操作 實踐能力 總成績觀察組 30 33.5±2.6 28.6±2.2 28.6±2.2 89.6±3.9對照組 30 30.6±2.61 23.6±1.8 23.6±1.7 76.9±3.1 P值 <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評判性思維能力各項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醫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比較() 單位:分

表2:兩組醫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比較() 單位:分
組別 例數 尋找真相 開放思想 分析能力 系統化能力 評判性思維自信心 求知欲 認知成熟度 總分觀察組 30 50.5±4.3 49.7±4.3 53.3±4.6 53.5±4.3 51.3±3.9 55.6±3.9 49.3±4.9 379.6±33.1對照組 30 41.1±3.2 35.2±3.13 39.7±3.3 37.5±3.2 42.9±3.3 39.6±3.1 35.3±3.3 255.3±21.9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醫護人才的培養在醫療行業備受關注。醫學綜合性相對較強,要求醫生具備較高的實踐能力和知識水平,在日常工作中總結經驗、改善服務質量、提高患者治療水平、提高滿意度、加快患者康復,在臨床教學上具有重要價值。臨床實習是醫學生進入工作崗位的重要階段,對醫學生進行規范化培訓,有助于促進他們將操作技術和理論知識相結合,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臨床教學質量在醫療事業發展和醫護人員培養過程中影響較大,因此,如何培養綜合素質高的醫生,提升教學質量是目前醫療行業研究的重點。
導學互動的教育模式是一種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學生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種教育模式包括了導言、學習目標、前測、參與式學習、后測和總結六個環節。本研究結果提示,對照組考核總成績為(76.9±3.1)分,觀察組考核總成績為(89.6±3.9)分,觀察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評判性思維能力各項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導學互動的教育模式通過導引和教學目標設定環節激發了學員的學習興趣,前測和后測環節形成呼應,對學生們不同階段的考試結果進行對比,以便能夠及時的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牢固了記憶,而參與式學習環節強調學員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們在討論需要進行準確工作,而這些準確的內容正是他們學習和積累知識的過程。同時圍繞日常工作中出現的真實病例,實施教學有助于學員拓寬知識面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把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
綜上所述,導學互動的教育模式融入到腫瘤內科臨床教學中,有助于將傳統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更有助于學生們扎實理論基礎、拓寬知識前沿,提高臨床實踐能力,從而提高整體的臨床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