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茹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渭南 714000)
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
所謂課程思政指的就是將思政教育融入各個學科的教育當中,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育人的目的,它采用的是隱性形態教育。其追求的是在各個學科當中滲透思政內容,找出思政課程與各個學科之間的關聯,利用課堂教育這一渠道完成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同時,我校為貫徹落實全國和陜西省教育大會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努力構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舉辦了課程思政相關的一系列活動:專題培訓、專題研討、教學改革項目立項、典型案例征集和教學競賽多種形式,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通過挖掘各類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育人的目的,從而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作為一名專任教師,近幾年來,我一直擔任《工程機械電器設備》課程的教學任務,在后續的教學中,我也要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到該課程中。
《工程機械電器設備》是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按照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一般開設在第四學期,72課時,4學分。該課程主要學習工程機械電源系統、起動系統、照明與信號系統、儀表及傳感器、空調系統的結構特點、工作原理、電路分析、常見故障及診斷排除方法等內容。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具有正確分析電氣原理圖的能力、對電氣系統簡單故障進行診斷與排除的能力。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工程機械電器設備》課程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學校建成了《工程機械電器設備》實訓室。該實訓室基本可以滿足對課內實訓的要求。結合實訓任務單,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達到直觀、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該課程相關知識與技能的要求。經過幾輪的教學,已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并在智慧職教網站—云課堂上建立了該課程的在線開放課,且上傳了相應的教學資源、實訓任務單、習題等,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并給予指導答疑。
課程團隊也更加合理化,經過幾年的發展,該課程團隊共5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2人,助教1人。課程團隊教師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就業崗位需求,同時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共同討論、修訂課程標準,完善教學設計、資源建設,并進行課堂實踐。
在“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下,要實現專業課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就必然要求從專業實踐教學從教學計劃的制訂、教學內容的安排、具體教學步驟的實施以及教學評價當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思政元素在課程中的融入不能生搬硬套,在講授專業知識的時候要過渡自然讓學生喜聽、學生愛聽。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及引入的思政元素具體如表1所示。

表1:學習情境及思政元素舉例
將課程內容細化成以上學習情境,經過教學團隊教師的積極探索,挖掘相應的課程思政元素。而在專業實操訓練中,要培養學生敬業、認真的態度、在合作項目中的大局意識和團隊協作意識、在分工中的互相包容、幫助的精神、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堅韌和耐心意志。同時,在后續的教學中要不斷進行實踐。
(1)電源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以蓄電池的功用及結構原理講解為例。
理論講述:蓄電池在發動機起動前是車輛的主要電源,它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作用。在工程機械上常用的蓄電池為鉛酸蓄電池,該蓄電池的電解液為硫酸溶液,它既能充電又能放電,因為在該蓄電池內部存在可逆的化學反應,故要求其外殼要耐熱、耐酸、耐振動。該蓄電池的電壓一般為12V或24V,它要給起動機供電,實現發動機的起動。對于工程機械來說,其動力裝置發動機一般都是四缸及以上,所以均采用電力起動方式。這里,引入思考題:該蓄電池的正負極柱電纜線是粗還是細?很多學生會認為蓄電池的電壓很小,所以細導線就能滿足要求。實質不然,雖然蓄電池的電壓比較低,但是要實現發動機的起動,就需要起動機高速旋轉,這樣,才能更容易實現發動機的起動。所以起動機需要大的起動電流,依據歐姆定律,當電壓不變,而想讓電流增大,只有減小電阻才可以實現,因此要用較粗的電纜線才能滿足要求,就像人們用搖把去起動手扶拖拉機的發動機一樣,必須使勁旋轉,才能更容易實現起動。在此,給學生引出遇到問題要全面分析,辯證地對待,而不能片面地對待。現實生活和客觀事物紛繁復雜,不斷變化發展。如果用靜止、孤立、絕對化的觀點看問題,往往會滯后與偏激。
接著,講述蓄電池的工作原理,正負極上的活性物質分別為二氧化鉛和鉛,它們放在硫酸溶液中,正負極板就會有電位差,從而建立了電動勢,這也就是能斯特理論。在此,引導學生努力學習,樹立遠大理想,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只要大家認真觀察、勤于思考,也會掌握很多有用的知識與技能,最終達到學有所獲。
實踐操作:以發電機的拆裝為例。首先告訴學生要遵守實訓室的紀律,按照指導老師的要求進行實訓。在熟悉和了解了實訓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后,對發電機進行拆裝,認真完成該實訓任務及相應的實訓任務單。我們會發現,有的小組完成的較快,而有的小組就很慢,其實在此期間,體現出了小組成員的團隊協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課內實訓,使學生更直觀的認識和掌握發電機的結構原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規范操作的技能,并對實訓室按照6S管理要求進行了整理。
(2)常規儀表的結構原理。在給學生講述車速表結構原理的過程中,除了把車速表的結構原理講清楚之外,就聯系到文明駕駛,安全第一。在高職院校的學生中,有很多人都在課余時間考駕照,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文明駕駛,安全最重要。要做到:不超速駕車、不疲勞駕車、不酒后駕車、不違章駕車,勿以快慢論英雄;要奉勸:千萬不要將車交給喝酒的人和無駕照的人駕駛,千萬不要乘坐酒醉之人所駕駛的車輛。這樣,既講述了專業知識,又傳輸了做文明司機的思想。
(3)空調系統的故障診斷。車內空調系統的制冷原理是利用制冷劑氣液兩相的變化來實現的。在講述空調制冷原理時,就聯系到我們要換位思考,互相體諒。大家都知道,關中地區的夏天車內溫度很高,尤其是暴曬以后,所以空調就必不可少。生活中也一樣,為了涼快,辦公室里都開著空調,可是,不同的人就適合不同的溫度。一般我們把空調溫度設定在26℃,這樣才適合我們的生活習慣,同時也避免得空調病。在此,引入換位思考。我們不能為了讓自己舒服,想開幾度就開幾度,畢竟辦公室是公共場所,大家不能只圖自己舒服,要學會換位思考、和諧相處。
課程團隊的教師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就業崗位需求、課程思政,共同討論和修訂了《工程機械電器設備》課程標準,也挖掘了部分思政元素,完善了教學設計、資源建設,并在下一輪講授時進行課堂實踐與應用。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真正實現專任教師講專業課的同時達到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