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勇
(上海千年城市規劃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310000)
人行天橋作為兩個地塊之間連接通道,不僅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同時還兼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天橋跨越城市道路,便于兩地之間的聯系,是現代城市道路交通工程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交通密集的地區,更好的處理了路人橫跨道路的問題,同時滿足人車分流的功能以確保行人安全。
在現代橋梁設計、施工的過程中,鋼結構橋梁因施工便捷,可先在工廠預加工,然后再運送到施工現場,進行現場拼裝、焊接,能夠有效的縮短施工工期,并且減少了對交通的影響。同時,鋼結構因為斷面小自重輕,同時鋼材的彈塑性能好,使得鋼箱梁橋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鋼結構橋梁的被認可程度也越來越高,對于鋼結構橋梁的便利性、安全性變的更加青睞,因此,鋼箱梁橋將得到越來越普遍的應用,如何設計并應用好鋼箱梁橋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玫瑰路人行天橋位于蓉江一路道路里程K5+017.300,跨越蓉江一路。為促進兩邊地塊行人溝通、減少對蓉江一路交通的影響,保障行車和行人的安全,需新建一座人行天橋。天橋主橋總長60 m,寬為7 m;梯道投影總長66.4 m,寬為3.4 m。
(1)設計荷載。人群荷載:按《城市人行天橋與地道技術規范》(2003年修改單)取用,人群荷載q人群=3.6 kN/ m2;基本風壓W0=0.90 kN/m2;欄桿、扶手豎向荷載1.2 kN/m,水平荷載2.5 kN/m;汽車撞擊力:順橋向350 kN,垂直行車向175 kN。
(2)設計安全等級:一級。
(3)環境類別:環境類別為I類環境。
(4)設計基準期:100年。
(5)橋梁使用年限:50年。
(6)抗震要求:橋梁按6°設防,地震動峰值加速度按0.05 g計,橋梁抗震設防類別丁類;抗震設計方法B類。E1地震調整系數0.35。
(7)梁底標高:本工程跨越交通主干道,梁底控制標高均≥5.0 m。
(8)標準橫斷面。主橋:1.2 m(吊索)+0.3 m(欄桿)+4 m(人行道道)+0.3 m(欄桿)+1.2 m(吊索)=7.0 m。
梯道:0.2 m(欄桿)+3 m(人行道)+0.2 m(欄桿)=3.4 m。
(9)橋梁頂面縱橫坡:縱坡由橋面豎曲線及預拱度形成,橫坡為雙面坡設計,坡度為1%,天橋上部結構豎向自振頻率≥3 HZ。
主橋上部結構采用2跨一聯的連續鋼箱梁,鋼結構采用分段制作,現場吊裝拼接。天橋主梁結構為等截面連續鋼箱梁,梁高1.228 m,鋼箱梁箱梁頂寬7 m,鋼箱梁底寬4.692 m,頂板厚14 mm,腹板厚14 mm,底板厚14 mm,標準橫隔板板厚12 mm,支點橫隔板板厚16 mm和20 mm,鋼材均采用Q345qD鋼。
箱梁兩側設置裝飾性鋼拱肋,拱肋直徑為500 mm,拱肋一般段厚度為12 mm,近拱腳處壁厚為20 mm;拱肋與鋼梁之間連接采用32 mm吊桿連接;拱梁連接處位于梁頂緣,局部構造為20 mm的鋼板組成的肋板式結構;鋼拱肋施工過程中應保證對稱施工。
梯道上部結構采用多跨連續鋼箱梁,鋼結構采用分段制作,現場吊裝拼接。主梁結構為等截面鋼箱梁,梁高0.374 m,箱梁頂寬3.4 m,鋼箱梁底寬2 m,頂板厚12 mm,腹板厚12 mm,底板厚12 mm,標準橫隔板板厚12 mm,鋼材均采用Q345qD鋼。
伸縮縫采用1 mm厚鋅鐵皮,底部采用發泡橡膠填縫,上部采用中性硅膠填塞。
主橋下部結構采用混凝土實體Y形橋墩,造型優美。橋墩墩身底部橫橋向寬度為2 m,順橋向寬度為1.2 m,梯道采用樁柱式獨柱橋墩,立柱長寬均為0.5 m的矩形墩。
本橋主橋樁基均采用直徑為1.0 m鉆孔灌注樁,樁長為14 m嵌巖樁,單樁承載力840 KN;梯道樁基直徑為0.8 m,樁長為13 m嵌巖樁,單樁承載力83 KN;須保證嵌巖深度大于3 d。梯道落地處橋臺基底承載力須大于100 kPa。
本工程中支座采用板式橡膠支座,主橋處支座型號為GJZ400×400×84,梯道橋墩處支座型號為GJZ150×150×35。橋臺處支座型號GJZ150×150×35。
(1)鋼箱梁均采用油漆、涂層系統防護。外表面涂裝要求按照《鐵路鋼橋保護涂裝》(TB/T1527-2011)執行,涂裝設計使用壽命為15年。
(2)鋼結構構件質量應逐一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鋼結構構件的防銹處理和涂裝施工。
(3)鋼結構外涂裝采用金屬涂層和油漆涂層的防護體系;內涂裝采用全油漆。
(4)漆裝前需把鋼結構表面的氧化層和銹蝕層及焊渣等必須清除干凈,特別要加強焊縫部位的預處理工作。
玫瑰路人行天橋為連續梁,為了使天橋模型更接近實際情況,利用MIDAS Civil 2019有限元軟件建立系桿模型,對上部鋼結構進行全橋分析。全橋共156個單元,173個節點。
通過模型的計算,可得到人行天橋施工階段和成橋階段的梁單元應力。
計算結果表明:鋼箱梁、拱的最大正應力為114.4 MPa<275 MPa,滿足《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范》(JTG D64-2015)要求。
通過模型計算,可得到人行天橋施工階段和成橋階段梁單元剪應力。
計算結果表明:鋼箱梁、拱的最大剪應力為24.2 MPa<160 MPa,滿足規范要求。
本橋中支點處設置一固定支座,其余支座在相應位置處沿橫橋向和順橋向放開。并計算人群荷載作用下鋼箱梁最大豎向撓度為1.1 mm<30 000/500=60 mm,滿足《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范》(JTG D64-2015)要求。

圖1 人群荷載作用下撓度
并且分析影響鋼梁撓度的主要因素的處如下結論。
(1)鋼箱梁跨中撓度隨著鋼板梁板厚的逐漸增加而呈現減少的趨勢。在頂底板板厚較小時,板厚增加對跨中撓度的影響較大,當板厚較大時,繼續增加板厚對跨中撓度影響較小。
(2)當鋼梁由單箱單室變為單箱雙室,撓度值顯著減少,當由單箱雙室變為單箱多室時,撓度仍然在減少,只是減少幅度隨著箱室的的增加而變小。
(3)隨著梁高的增加,鋼梁的慣性矩增加,因此鋼梁的跨中撓度也在減少。在梁高較小時,梁高的變化對撓度的影響比較顯著,隨著梁高的增加,撓度的變化逐漸減少。
荷載標準組合下邊支座最大反力為416 KN,中支座最大反力為765 KN。
選取為GJZ400×400×84板式橡膠支座,滿足支座要求。
最不利工況(基本組合)支座最小反力為290 KN,支座未出現負反力,全部處于受壓狀態,滿足穩定性能要求。
征值分析見表1。

表1 模態特質值表
主梁前8階為水平振動,主要是因為板式橡膠支座水平剛度較小引起,第九振型為豎向振動,基頻為7.06 hz,本橋動力特性滿足《城市人行天橋與人行地道技術規范》CJJ69-95規定,人行橋豎向基頻的3 Hz,分析結果表明該人行天橋的設計動力特性可以滿足要求,天橋結構設計方案合理可行,滿足人行橋舒適度的要求。
隨著道路交通量的增長和橋梁對景觀的要求變高,橋梁除具有輕盈、優美的輪廓外,其本身還應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鋼結構橋梁以造型優美、自重輕、施工方便等特點在實際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運用MIDAS civil 2019軟件對人行天橋結構進行計算分析,得出以下結果。
(1)鋼梁在施工應力和成橋階段應力結果均小于《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范》(JTG D64-2015)要求規定的容許應力值。
(2)活載作用下鋼梁變形滿足《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范》(JTG D64-2015)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