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芳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探究式教學策略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更加頻繁,尤其是小學科學教學中,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要求較高,運用探究式教學策略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那么需要教師以科學教材為根本出發點,結合學生特質,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分發揮探究式教學策略的成效,從而提升學生的科學綜合素養?;诖耍恼轮饕獓@小學科學教學中探究式策略的運用展開討論,希望為更多小學科學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建議,促使小學科學教學水平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策略
引言
新課標明確指出,探究能力的提升不僅僅是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有效方式,學生通過探究式的學習體驗,能夠扎實掌握所學知識,對此,開展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注構建探究式的科學課堂,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科學,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探究意識以及實踐潛力,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使學生的科學綜合素養得到提升,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小學科學教學中探究式策略的運用進行了深入研究,將教學策略總結為以下方面:
一、構建探究式的科學課堂,引導學生合作和學習
科學學科是一門集理論和實踐知識于一體的課程,構建探究式的課堂模式,對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溝通能力具有積極意義,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普遍偏小,利用學生自身力量很難解決生活中的科學問題,教師要發揮自身作用和服務價值,打造豐富多彩的課堂形式,比如采取小組合作方式,給學生提供交流互動的機會,通過小組成員相互交流、集思廣益,思想得到碰撞,逐漸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模式,同時要教會學生如何反思和總結活動優缺點,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究和拓展,為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創造有利條件。
比如,在蘇教版小學科學“導體與絕緣體”的教學過程中,完成導體和絕緣體基本知識教學后,教師先給學生示范如何進行導體和絕緣體的實驗,首先連接一個閉合回路,將電路中的部分物體用其它物品來替代,實驗結論表明,如果小燈泡發光則代表這一物品為導體,如果小燈泡不亮,則證明這一物品為絕緣體,而后將學生們劃分成不同小組,鼓勵學生們按照自己的思路設計實驗,驗證哪些是絕緣體,哪些是導體,通過學生們自己動手實驗,不僅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還可以感受探究課堂的樂趣所在,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學會靈活運用探究方法,這樣一來,有助于構建高效課堂。
二、靈活運用信息化技術,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信息化技術作為現代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學生視覺、聽覺等方面帶來一定的震撼,作為現代化的科學教師,要掌握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技巧和方法,實現科學教學知識的轉化,將以往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轉化為趣味性課堂,利用多媒體播放動態化圖片或視頻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性的課堂活動中。
比如,在蘇教版小學科學“認識常見巖石”章節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巖石并不陌生,他們在實際生活的過程中已經接觸過了各種巖石,但是,大部分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都不會注意和觀察巖石。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各種各樣巖石的圖片,為學生播放了優美的音樂,引導學生伴隨著音樂走進了五彩繽紛的巖石世界;然后,為學生提供了一些巖石的動態圖,要求學生分辨出其中哪兩塊不是巖石。同時,筆者要求學生回答了問題:你為什么這樣判斷?巖石有著怎樣的特點?有的學生就提到了巖石外表粗糙、還有很多孔。根據學生憑借固有的經驗描述的巖石特征,帶領學生深入分析和觀察了巖石。學生在觀察實物的環節,就掌握了巖石真正的特點以及觀察和分析的方法。所以說,借助信息技術展示相應的圖片和視頻,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積極開展教學評價,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
開展探究式的科學課堂過程中,教學評價的作用至關重要,在加上小學生心理特點的影響,心智不夠成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教師的評價及鼓勵將會是學生高效學習科學知識的動力,因此,教師要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語言魅力,針對不同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科學的自信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比如,在蘇教版小學科學“今天的天氣怎么樣”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今天天氣如何?你們都喜歡什么樣的天氣?這些天氣是怎樣形成的?”簡單的問題可以由學生自由討論回答,而專業的知識就可以由教師來解答。然后鼓勵學生多多提問,由其他學生針對這個學生的提問展開討論,探究可能的原因。具體流程如下:教師可以先回答為什么會下雨,然后請其它學生提問,或許有的學生會問“為什么會下雪”,這時候老師就可以請其他同學大膽假設會下雪的原因,最后再由老師總結原因。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時刻保持一顆主動探索的心,并且引導他們去積極地對問題進行去思考、討論、探究,在傳授科學常識和原理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探索、質疑精神。整個教學過程中,對于表現積極的學生給予表揚,而對于表現消極的學生要給予鼓勵,準確深入挖掘學生產生消極心理的原因,從而改善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為培養學生們的科學素養打下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科學教學目標為向導,將教材內容作為探究式教學的載體,為學生精心設計教學形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給學生打造探究式的課堂模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要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和探究,挖掘科學知識的學習樂趣,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和探究能力,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們身心健康的發展,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科學綜合能力,最終實現小學科學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胡曉云.試論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改革策略[J].新課程(上),2019(10):169.
[2]劉波.淺談提高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09):89.
[3]吳文詩.小學科學探究式教學的策略[J].甘肅教育,2019(14):94.
(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韓店小學?山西?長治?04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