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從政府會計工作改革的視角下出發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思考進行了研究。首先,從現行會計理論問題與會計實務問題雙重角度出發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現狀進行了研究。緊接著結合日常工作經驗提出了幾點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改革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政府會計工作改革;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思考
一、前言
隨著最近幾年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我國政府職能以及體制改革的程度也在不斷深入,但是在會計體系不斷發展的進程當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其中還存在著比較多的問題和不足,在改革開發不斷深化的歷史背景下,如果不對這些問題加以合理解決,那么事業單位自身的會計工作就無法發揮自身應用的效用。所以,在政府會計工作改革的整體背景下,重視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找出問題,采取措施加以應對就顯得尤為關鍵。目前,我國在提高政府會計工作水平的過程中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會計管理改革措施,例如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等等。另外,政府會計理念也在不斷更新,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也逐漸朝著精細化、標準化、科學化的方向不斷發展。因此本文在研究過程中主要是以政府會計工作改革作為背景,分析了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未來的發展對策。
二、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現狀分析
(一)現行會計理論問題
在事業單位開展會計工作過程中是將已有理論以及原則作為基礎加以實現的,所以從事業單位自身角度看,會計工作最終的實施效果可能會受到會計理論性的綜合影響。從目前我國會計理論實際發展角度看,存在著明顯的滯后性。對于會計理論而言其本身就是為了會計實務開展所服務的。在如今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事業單位改制程度也在不斷加深,與之前對比而言,會計工作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更多,因此可以看出目前已有的會計理論無法滿足時代飛速發展的實際要求。從滯后性角度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適用范圍角度看,事業單位會計理論出現了一定變化。分析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事業單位的內涵也發生了一定改變。目前我國事業單位改革正在穩步向前,但是絕大多數事業單位所采用的還是國有事業單位傳統的會計理論制度,此時就會導致矛盾產生。例如目前的事業單位已經逐漸演變成為了交叉混合區域,涉及到了企業、行政單位以及民間非盈利組織等等,事業單位的界定變的更為模糊。而在如今事業單位改制工作不斷深入的整體背景下,事業單位的性質也在逐漸朝著多元化方向不斷發展,例如營利性事業單位、公益性事業單位等等,因此會計理論的發展速度與事業單位的實際發展需求之間就存在著比較大的矛盾,此時就需要對事業單位的定義加以重新界定。
(2)其次,從會計要素設置的角度上看,也存在著片面化的情況。隨著最近幾年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改革程度的不斷深入,一些事業單位的性質逐漸朝著趨利性轉變,這類事業單位在考核標準方面也必然會出現變化,其最終所獲得的利潤多少直接決定了其是否能夠成功運營。但是結合目前事業單位會計要素的構成現狀可以清楚看到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將會緊緊圍繞著資產、負債、凈資產、收支情況進行有效考量,而并沒有將利潤納入到考量標準當中,因此從這個角度看,事業單位所設置的會計要素是否具有科學性還有待于深入考察。
(二)會計實務問題
首先,從會計核算角度看,其實企業日常會計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問題在支出核算方面尤為關鍵。按照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可以發現事業單位都是將國家所規定的支出項目作為基礎核算事業支出以及經營支出,而對于沒有經過改制的事業單位來說,這種核算方法是比較適用的。分析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國家在進行財政撥款的過程中都是將之前事業單位資金作為來源,所以全部支出總量并不會超過國家財政撥款范圍。但是在事業單位改制的背景下,國家財政撥款已經不再是事業單位資金的唯一來源,因此如果繼續按照傳統核算方法進行核算的話,顯然會對最終結論的真實性與合理性產生影響。
其次,從會計科目設置角度看。在如今市場經濟與事業單位改制不斷深入的背景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科目也已經產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在開展會計核算的過程中也需要面臨著很多全新業務以及事項,而目前一些事業單位在開展會計核算的過程中依然沿用的還是較為傳統的會計科目,這就導致會計核算的實際情況可能與部門預算方案出現比較明顯的偏差,導致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以及實效性都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很難為事業單位未來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
最后,會計報表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在事業單位開展會計工作的過程中也比較明顯。例如在制定資產負債表的過程中,一些事業單位依然按照“資產+支出=負債+凈資產+收入”這種平衡原則,這種計算方法顯然與定義是相違背的,無法確保內容與名稱能夠高度統一,甚至還會令收支表變的尤為復雜。
三、政府會計工作改革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制度建設工作
從目前政府會計構成角度看,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財政總預算會計以及事業單位會計,而對于政府會計改革而言,其是我國公共財政改革不斷深化的重要基礎,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更加完善的管理政府單位所控制的資產以及承擔的負債。事業單位所管理的資源是國有資產當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積極開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至關重要。對于目前很多事業單位而言,并沒有確定一套較為完善且系統的財務管理制度,同時在其他會計細分制度當中也并沒有涉及,從事會計日常工作的人員比較少,整體專業化水平也不理想,而從另外角度看,很多事業單位內部的管理者對于財務管理工作并不是十分重視,并沒有對相關監督機制加以深入討論和分析,并沒有確定出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內部審計制度等。
結合政府會計工作改革的實際要求,對于事業單位而言需要建立內部控制規范,這也是內部控制制度改革的全新領域。目前我國所實行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主要對象是市場當中的公司與企業,并不是國家的政府機關以及行政事業單位。因此,對于這些單位而言,必須要將最新頒布實施的新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作為藍本,制定出一套滿足自身發展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而保證單位內部的財政資金可以得到最大化利用。另外,筆者認為,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還可以在事業單位內部添加內部審計部門,制定有關制度,積極開展內部審計工作,與此同時也可以將注冊會計師咨詢業務以及財務報告外審業務交給專業化團隊進行操作。
在如今我國政府會計工作改革不斷深入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公共財政管理水平也有了十分顯著的提升,因此對于事業單位而言,如果想要適應這種發展,就必須要對已有的會計工作制度加以適當修訂,進而合理解決目前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因此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加以合理完善顯得尤為關鍵。為了能夠實現這個目標,筆者認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對已有內部控制制度加以完善,與此同時還要將重點放在內部審計制度的完善層面,保證在開展會計工作的過程中能夠與內部控制制度聯系的更加緊密,使得兩者能夠有效協調。
(二)重新定位會計目標
從上個世紀末期開始,包括美國、英國在內的很多發達國家在本國內部就已經開展了政府會計改革工作,從會計目標上看主要包括兩種觀點即受托責任觀以及決策有用觀。在我國目前我國頒布實施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當中要求事業單位會計信息應當與國家宏觀經濟管理要求相契合,不斷加強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從該項要求的本質上看與西方發達國家所推行的決策有用觀是相契吻合的。
而隨著我國事業單位改革體制程度的不斷深化、資本的不斷涌入以及資金來源的多元化發展,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使用者也由最初的上級政府、財稅主管部門過渡到了機構投資者、社會公眾以及納稅人等等。在全新的歷史背景下,會計目標所具有的內涵也在不斷延伸,首先信息使用者的范圍得以不斷擴大,這就要求事業單位的受托責任不應當簡單的局限于政府內部的上下級之前,還要將社會公眾有效融入過到其中。而從另外角度看,針對于決策有用觀角度來說,隨著信息使用者人數的不斷增多,要求事業單位最終所發布的會計報告不再是簡單的滿足于單位內部管理的需要,同時還要保證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實際使用需要,進而對事業單位預算執行情況、財務信息情況加以充分了解和評價,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影響。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對事業單位的會計目標進行重新定位,保證其能夠更加與受托責任觀以及決策有用觀進行有效契合。
(三)對會計核算基礎進行逐步轉變
在西方政府進行會計改革的過程中最為明顯的一個轉變就是會計核算基礎從過去的現金制逐漸過渡到了權責發生制。而在權責發生制引入到其中的過程中并不是簡單的會計制度企業化,而是結合本國家的實際情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加以有效推動。對于這個核算原則而言,對于促進政府不斷加點資產以及負債管理水平有積極促進意義,同時也能夠保證各個部門更加有效的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為社會公眾提供更為詳細的會計信息。
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在開展會計核算的過程中所堅持的基礎不但包括成本核算單位,同時絕大多數事業單位采用的都是收付實現制。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以及事業單位自身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這種核算制度也逐漸暴露出了十分多的問題,導致事業單位自身資金使用效率出現來不斷降低的情況,很難能夠真實且客觀的反映出事業單位目前實際情況以及其所能帶來的社會效益。而在政府改革的進行的過程中,就可以結合事業單位自身性質有針對性的對一部分業務活動例如內部成本核算、固定資產核算等等采用權責制會計核算。從目前我國很多醫院、高校會計制度改革的實際情況看,也正是積極將權責發生制引入到其中,這也滿足了政府會計改革的實際要求,更是我國事業單位在未來進行會計核算的重要基礎。筆者認為隨著這種制度在越來越多事業單位進行試點,就可以總結出更多有價值的經驗,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完善,之后再向更多的事業單位推行這種制度,這是未來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一個必然趨勢。
總結
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從政府會計工作改革的視角下出發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思考進行了研究。首先,從現行會計理論問題與會計實務問題雙重角度出發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現狀進行了研究。緊接著結合日常工作經驗提出了幾點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改革的對策與建議主要包括加強制度建設工作、重新定位會計目標以及對會計核算基礎進行逐步轉變。
參考文獻
[1]陳少毅.政府會計工作改革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思考[J].會計師,2020(17):33-34.
[2]燕桂芳.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24):240-241.
[3]王雪玉.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問題及對策[J].納稅,2020,14(22):113-114.
[4]楊曉霞.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下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14):79-80.
[5]董蕾.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J].商訊,2020(20):23-24.
作者簡介:楊茹涵、女、1981年6月、陜西大荔、本科、大荔縣財政局、中級會計師,政府會計。
(大荔縣財政局?陜西省?渭南市?7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