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上海市浦東第一少年兒童體育學校
力量是運動的基礎,速度是運動的靈魂,武術運動對運動員的彈跳力具有獨特的要求。它不僅要達到高、遠這兩個要求,更需要表現出飄、輕、靈等特質,從而展現武術運動的觀賞性、藝術性。因此,武術訓練中,彈跳力的訓練至關重要。使得青少年武術運動員在訓練中,彈跳力得到合理、長足的訓練和發揮,是武術訓練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運動員在每個時期的發育是不同的,青少年時期的身心發育狀況,對其運動水平的發展影響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武術運動員也是如此。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發育特點,有助于為運動員制定最佳的訓練方案,在充分保護青少年運動員的情況下,使訓練得到最大化的效益。
從生理上講,青少年處在成長發育的高峰階段,骨骼沒有完全變硬,關節中有很多軟骨,因此,青少年運動員可以通過常規訓練來達到增加靈活性這一目的。此外,青春期肌肉的水分含量高于蛋白質和脂肪,并且比成年人的水分更富彈性。它可以支持青少年的長期體育鍛煉和康復。因此,在青少年時期發展彈跳力訓練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時期。
青少年正處于青春期的成長和發育時期。青春期是人生敏感與活力的季節。青少年充滿活力,無處輻射,可以幫助運動員進行力量訓練,但訓練時不能忽視青少年的精神和情感。精神支持對于青少年運動員的運動心理的發展影響很大。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必須關注青少年的心理狀態,保證良好的溝通頻率,并注意自己的語氣和語言。鼓勵運動員自覺主動地積極參加這項運動。在青少年運動員取得一定的訓練成績或者實現某項能力突破時,適當地給予精神上的肯定和獎勵,可以有效地激勵青少年運動員的訓練熱情,提高訓練水平。
通常,武術運動員的表現,男性十四歲開始,女性十三歲開始。由于武術訓練的持續時間基本上為六年年或以上,因此在最初的武術選擇中,男性適合6~7 歲。女性是5~6 歲。在從選擇到表現的這段時期內,青少年進入身體發展的黃金時代,其身體機制逐漸完善,在這段時期內,青少年對運動質量的發展敏感。
所謂“敏感體育素質發展時期”,是基于青少年時期特定體育素質的自然增長和發展,并在特定年齡段發展得更快。為此,教練可以根據青少年的發展需求來開展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訓練活動,并為鍛煉其的專業能力做好堅實的鋪墊。根據表1結果顯示[1],青少年在兩個年齡段對彈跳青少年力敏感:男性7~10 歲、13~14 歲,女性為7~11 歲。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必須抓住這一階段,積極發展青年運動員下肢的力量,提高他們的跳躍能力。
表1 青少年敏感體育素質發展時期
在武術中的跳躍、力量和速度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這象征著武術的基礎和精神。武術的力量和速度可以直觀地展現給運動員的跳躍能力。武術在日常運動中包含很多內容,其中包括跳躍、彎曲、伸展、循環和平衡。現代武術中,空中難度已經成為重要的競技評分標準,360°、540°、720°的旋轉,這些動作需要更高的跳躍能力和協調能力。武術的跳躍不同于其他運動的跳躍,在武術中,跳躍不是關于多遠,而應該具有高度及旋轉力,并且具有藝術性和實用性[2]。
武術動作可分成許多類型,對跳躍能力的要求也不同。例如,直起性跳躍:騰空飛腳,高度及起落腿速度是關鍵。其他旋轉類例如,旋風腳、外擺蓮、轉體等是需要高度的同時還要技巧和協調性的配合,所以教練在組織武術運動員訓練彈跳力的時候 需要保證訓練活動的針對性,從而提升訓練質量。
在青春期,運動員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并且隨著他們的耐力,神經系統,形態和功能發展的改善,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技術要素和動作。然而,在平常訓練過程中,青少年的素質和能力仍在發展中,尚未成熟。因此,教練需要認真對待這些特點,并給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不是希望獲得快速的成效。
教練在訓練青少年武術運動員時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一是體育訓練應廣泛而具有全面性。彈跳力的練習不能僅從彈跳單方面入手,而是進行廣泛而全面的訓練。因此,要從小就開始進行運動員的基礎鍛煉,并系統地、全面地進行訓練。為運動員在青少年時期獲得包括彈跳力在內的各項能力上的突破,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是彈跳力訓練應與技能訓練有機結合[3]。彈跳力訓練不僅是青少年武術運動員提高和增強體能的過程,也是獲得武術的基本技能的過程。因此兩者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補充。
三是在訓練過程中,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并適當掌握運動負荷。為了使青少年武術運動員的彈跳力訓練取得更好的效果,教練應遵循客觀的學習規則,確定合理的訓練強度,逐步進行。盡可能多地準備,并在身心條件良好時避免身體疲勞。
四是要提高青少年武術的訓練興趣,及時鞏固訓練結果。彈跳力訓練方式應多樣化,避免機械重復,提高訓練趣味性,以此提高青少年武術運動員的訓練興趣。訓練完成后要及時記錄訓練效果、進行跟蹤、調整,并通過適當的強化手段來鞏固彈跳力訓練的成果。
對青少年運動員進行彈跳訓練是他們成為高水平運動員的重要過程。在彈跳訓練中,必須觀察身體成長和發展的規律,充分利用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特點,確定訓練方案,做到系統,穩定。
進行跳躍動作時,身體會長時間停留在空中,對于更標準,更困難的動作,有必要提高年輕人的跳躍能力。提高青少年跳躍能力的關鍵是提高下肢力量及爆發力。跳躍的主要目的是訓練下肢肌肉力量的爆發力,但對于武術運動員而言,也有必要增強下肢的耐力和心理承受力,并且長期鍛煉如跳繩或長跑是必不可少的。在適應當前訓練階段之后,可以逐漸增加力量并進行負重鍛煉,這對于提高年輕武術運動員的身心承受能力有很大幫助。除了下肢的力量訓練外,對于年輕的武術運動員來說,腳踝關節的耐力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大多數的緩沖力在跳到地面時會落在腳踝上。跳躍越高,效果越好。由于力量訓練需要更高的踝關節耐力,因此運動員應在正常訓練期間根據踝關節的特性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并繼續通過訓練提高踝關節的耐力[4]。
跳躍訓練最基本目的是幫助青少年武術運動員學習如何起跳,如何在空中完成正確動作。用最小的力量跳到最大高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是提高下肢力量、爆發力和敏捷性。主要訓練手段:① 負重全蹲跳,要求負杠鈴或沙袋,雙腳平行站好,連續全蹲向上跳起,至最高點下落,落地時前腳掌先著地,可以有效地提高運動員下肢的力量及爆發力。② 馬步雙拍腳跳,要求馬步起跳后雙腳像前方進行雙拍腳動作,提高髂腰肌及下肢穩定性。③ 蛙跳,要求跳起時空中展開,雙腳向后踢至臀部進行連續跳躍,提高下肢敏感性、協調性和爆發力等。還有許多下肢力量及爆發力的訓練方法,選擇更高的目標進行強化訓練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提高跳躍技巧。④ 按照步驟,這種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是讓青少年武術運動員更好地控制某些肌肉的力量,例如腿部力量,背部和腹部力量,以便將其用于常規武術中。在表演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控制跳躍的強度和高度,并且所呈現的跳躍動作更加一致且美觀。
武術訓練的特點是長期,強度大,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因此在訓練時應科學地設置訓練時間和訓練強度。清楚的是,每個人的耐力都有自己的興奮和疲勞。在身體的興奮狀態下鍛煉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時,可以嘗試更困難或更深入的訓練,以不斷突破自我。但是,如果運動員在精疲力竭的狀態下繼續進行高強度訓練,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而且還可能破壞運動員的自信心,這意味著運動員的心理負擔沉重,只有一半的努力將得到實現。因此,應該科學地規劃和組織運動員的訓練時間,經過大量的訓練,應留出足夠的休息時間,以確保運動員的身體狀況良好。并且在訓練時,考慮到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需要在訓練過程中分析具體問題,記錄和分析不同運動員的數據,并在日常訓練中熟悉運動員的興奮和疲勞點。
武術作為一項對運動員綜合能力要求極高的體育項目,對參訓運動員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武術運動中對彈跳力的要求不僅有高、遠,更有飄、輕、靈的要求。因此,對于青少年武術運動員來說,彈跳力的訓練對其武術運動生涯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彈跳力訓練中,教練員必須時刻結合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點,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對青少年運動員進行有規劃、有目的、有效果的彈跳力訓練。合理、正確的彈跳力訓練項目眾多,必須根據需要進行有機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