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琳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當今國內教育正步入一個全新的信息化2.0時代。信息化2.0不僅僅是教育技術的更新與應用,更多的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之后的又一次全新革命,將進一步重構教育生態,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進程。本文主要研究與探索新時代下幼兒園的信息化教學。
關鍵詞:信息化2.0;幼兒教育;互聯網資源;信息技術;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17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8-0033-02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of Kindergarten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Model in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LING Lin ?(Xiuyi Kindergarten,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day's domestic education is entering a brand new information 2.0 era. Informatization 2.0 is not only the update and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 technology,but also another brand new revolution after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which will further reconstruct the education ecology and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researches and explores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of kindergarten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Informatization 2.0;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Internet Resources;Information Technology;Teaching Mode
“教育信息化2.0”這一熱詞為幼兒園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在信息化的大時代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化的工具做好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以及如何培育幼兒養成信息化的思維模式,以期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都是目前研究的熱題。將信息化技術工具帶入幼兒園階段的教學課堂,將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并且為兒童信息化能力的養成工作提供重要助力。
1.教育信息化2.0將重構教育生態
2018年教育部出臺《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育信息化2.0”一度成為教育界的熱詞。“教育信息化2.0”,旨在通過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顛覆性地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與方法,推動互聯網+教育的發展,從而加快實現教育的現代化。教育信息化的未來發展目標是: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智能化、終身化,這必將帶來教育資源觀、教育技術觀、技術素養觀、發展動力觀等的革新,促進教育思維由工具型思維向人工智能思維的轉變。
在“互聯網+教育”的平臺上,優質的教育共享資源服務將縮小數字教育的鴻溝與差距,隨著大數據教育業務管理信息系統、教育管理與監測體系及教育治理方式的構建與完善,教育生態的重構將為期不遠。
2.幼兒園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驗
新時代的幼兒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緊跟教育信息化方向,利用互聯網資源,提升自身信息素養,運用信息技術實現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不斷探索幼兒園信息化的全新教學模式。接下來,我們圍繞關鍵詞了解一下:一是互聯網資源,二是信息技術,三是信息化教學模式。
(1)互聯網資源與教育教學資源的深度融合
幼教資源不僅僅限于手頭教材與身邊生活。信息化2.0背景下,幼兒教師應樹立互聯網大資源觀。在互聯網大平臺上,各種教育資源無所不有,我們要善于主動搜索、去粗存精、為己所用。以下,我僅列舉幾例。
適合幼兒園教學、管理與綜合服務的幼教APP有很多,比如,智慧樹、孩教圈、貝聊、微家園、掌心寶貝、娃娃臉、幼兒云等等。以“孩教圈”為例,該APP涵蓋了孩子、老師、家長三方在線學習體系,能夠為孩子提供動畫、兒歌、知識、故事等資源,為老師提供五大領域教學教案,為家長提供育兒百科、專家微課、商城、論壇等服務。
“喜馬拉雅”與“學習強國”中,也涵蓋了豐富的幼教資源。以同時上線這兩個平臺的“寶寶巴士”為例,它是專為0-8歲兒童啟蒙教育服務的移動互聯網早教品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可以在其中免費收聽涉及習慣培養、情緒管理、性格培養、安全教育、科普百科、邏輯推理等多個主題的精彩故事。比如,要認識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學習強國”里搜索“寶寶巴士”,“中國傳統節日”的節目共6集。節目以幾個小動物與美美老師為主角,創設各種情境,以適合幼兒的鮮活語言和畫面色彩,系統展示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我們在教學時不妨借用過來,或者以布置作業的形式讓家長引導孩子們在家觀看。
還有目前非常火爆的快手、抖音APP,我們教師可以用照片和短視頻記錄幼兒園的生活點滴,也可以分享學習別人的幼教短視頻,如兒歌、舞蹈、繪畫、手工等,都可以為我們所用。如教師要教孩子學習手指操《石頭剪刀布》,不妨先讓孩子看一些“快手”視頻,然后再跟著學。當孩子學會之后,再給孩子拍視頻傳到快手上,讓孩子觀看自己的表演。這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
(2)加快掌握各種信息技術的實踐與運用
第一,學習掌握各種多媒體編輯工具。
多媒體編輯工具包括文字處理、動畫制作、圖形圖像處理、聲音編輯、視頻編輯等。文字處理如Word、WPS記事本、寫字板;動畫制作如Flash、Maya等;圖形圖像處理如PhotoShop、Freehand ;聲音處理如Ulead Media Studio、Sound Forge;視頻處理如Adobe Premiere、After Effects等。信息化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要熟練應用多媒體工具,而上述文字處理、圖像處理和視頻處理工具所提供的便利,將讓教師的信息化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這些編輯工具都是多媒體教學的基礎性工具,能夠熟練掌握不僅可以方便教師教學,更能提升教師個人的信息化能力。學習無極限,每位教師根據個人情況盡量多學習多掌握。
第二,研究幼教微信公眾號及小程序。
微信公眾號中關于幼兒教育的有很多,我們可以關注別人的,也可以經營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的創建流程目前還比較簡單便捷,對于幼兒園來說,完全可以創建一個獨立的幼兒園公眾賬號,在學校賬號上可以發布跟幼兒教育有關的信息,也可以發布一些幼兒園的近期動態。這樣一來,公眾號既可以作為家校聯絡的重要工具,也可以成為家長獲取育兒知識的又一平臺。部分家長對幼兒教育的相關知識了解并不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家長可以更好地獲得幼兒園的幫助,這種家校合作模式下開展的對幼兒的教育教學工作,將有望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從具體的公眾號經營案例來看,目前做得比較好的幼教公眾號有“幼師口袋”。這個公眾號里還關聯小程序,為我們的幼兒教學提供了更多便利。比如,在幼兒學習了動詞形容詞之后,要引導家長做語言類的親子游戲,就可以進入小程序中的“句子美容師”,家長先說一個不加任何形容詞或修飾語的簡單句,然后讓幼兒對句子進行“美容”,調動他們的動詞、形容詞等詞庫,讓句子變得生動形象,富有文學氣息。然后將活動拍成照片或視頻記錄游戲全過程,再上傳至小程序。
第三,熟練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
較之傳統的多媒體系統,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夠便捷整合網絡資源,靈活創設教學情境,即時反饋學生學情,實時存儲教學信息,高效完成教學目標。在研究希沃白板軟件的過程中,我發現這款軟件不僅能裝到希沃白板上,也能安裝到任何Windows系統中。它除了具備PPT與白板功能外,還可以根據學科配備創建思維導圖,教會孩子梳理知識,將無序的知識變為有序,讓復雜的學習變得簡單。
(3)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模式給生活帶來的便利與多效性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讓幼兒園信息化教學開始呈現出五彩斑斕的喜人局面。教學模式也由傳統走向現代,更加趨于網絡化、信息化與智能化。
第一,多媒體輔助教學,效果顯著。
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在學習中體驗看動畫片的效果。幼兒的身心發育還不成熟,相比于靜態的圖文模式,動畫片更能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歡迎蒙古族小朋友來做客》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件中增加些悠揚的曲子、奔馳的駿馬、歡快的舞蹈,為幼兒展示了蒙古族的地理概況與風土人情。在《狐貍吃葡萄》的課件中也可以加入視頻動畫:葡萄園里一串串晶瑩的葡萄讓人饞得想流口水,小鳥、蜜蜂、小耗子、狐貍,每個角色都生動鮮活、充滿童趣,顯著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第二,線下教學與網絡課程,齊頭并進。
信息化2.0背景下,家庭教育更注重為孩子選擇優質的網絡課程資源。在線下教學不能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時,信息技術將為幼兒教育提供新的解決路徑,網絡課程就是信息化背景下的產物。利用網絡課程,幼兒的教育工作可以不再被時間和場地限制。但是線上教學也有一些弊端,比如,幼兒的專注力水平還比較有限,如果在網絡教學時幼兒出現不聽課、或者關閉網課界面的現象,教師由于在網課模式下無法跟幼兒取得真實的互動,對這類問題的及時解決將會變得困難。為了更好地利用網絡教學工具,也為了避免純粹地網課模式教師無法與幼兒實現高效互動等問題,線下教學與網絡課程齊頭并進的教學模式正在受到大范圍的推崇。幼兒園教學中可以采取線上線下結合,家園合作中也可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比如,漢字的學習相對枯燥,不妨將線下“小白板”與線上“悟空學習”相結合。教孩子識字時,將線下“識字卡游戲”與線上的“悟空識字”相結合。通過網上的趣味學習與線下的實踐訓練,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就能夠輕松認識300個漢字。
比如,斑馬AI課,孩子通過外教老師的錄播視頻學習英語,學完之后在微信群上傳孩子的語音,老師會在群里進行點評,家長還可以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讓更多人聽到寶貝的英語發音,增強孩子英語學習的成就感,當然,這些都是孩子們平時課外的小小興趣。
第三,跨學科整合教學,已成新方向。
信息化2.0背景下,跨學科整合教學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的最新理念和發展方向。幼教課程的整合方式主要有:學科(領域)的綜合、幼兒發展各方面的綜合、專題的綜合、幼兒園環境的綜合、主題(thematics)的綜合等等。
比如,以鳥類為專題的學習活動中,幼兒可以閱讀關于鳥的故事,可以畫鳥,可以手工折鳥,觀看鳥類的動畫片,唱鳥的歌曲,模仿鳥的飛翔動作等。
在學習“數字3和5的分與合”時,不是簡單地給幼兒灌輸“3能分成1和2”,“5分成4和1,還能分成3和2”。數學學習可以與講故事相結合。寶寶巴士《數學大冒險》的第10集《神奇的豌豆》,小豌豆苗需要三滴魔法露水,小熊貓奇奇和妙妙一大早每人收集了一滴魔法露水,還需要收集幾滴?這里就滲透了“2和幾能合成3”的數學問題。之后故事中又創設了兩人分5條炸魚的問題情境。通過動畫展示:“5能分成4和1、1和4,5還能分成3和2,2和3”,最后該怎么分呢?對方長得高飯量大,給他分三條,自己飯量小分兩條,頗有孔融讓梨的道德境界。在動畫故事中學習數學,其中還不忘德育滲透,這樣的課程堪稱完美。
信息化2.0背景下,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內容與方式都將面臨全新變革,幼兒教師必須開啟研究性學習模式,盡快掌握多種信息化技術,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的新模式、新方法,在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道路上孜孜求索、開拓創新、奮勇直前!
參考文獻
[1]陶雨集.淺析幼兒園信息化教學[J].基礎教育論壇,2019.25
[2]何凡.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