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瑞斌
摘要:農村教育在國家教育政策的傾斜和支持下,教育資源與教育設施設備日益完善,但不可忽視的是一些農村學校的管理因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與城市學校的教育差距越來越大,阻礙了農村教育的發展,也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應該重視農村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在分析出現這些問題原因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助力農村學校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學校;管理;問題;提高;管理質量
農村學校的管理是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題中之義,但不可忽視的是一些農村學校的管理因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與城市學校的教育差距越來越大,阻礙了農村教育的發展,也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應該重視農村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在分析出現這些問題原因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助力農村學校教育的發展。因此,如何提高農村學校的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是每一個教育教學者都應該深思的問題。
一、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
“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鄧小平一語道破了制度的重要性,同樣,制度對于一個學校也是同等重要,制度是有效管理的基礎。但是在農村的很多學校,學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考勤、請假、績效考核、職稱評定等制度缺乏,讓很多教師像無頭蒼蠅一般,很多時候都是校長說了算,校長的話就是制度,因此缺乏不成文的規則約束,很多管理者和教師都游離于制度之外。因此制度的完善是實施管理的起點,只有制度完善了,學校管理者才能依據制度管理,而在制度的制定過程中,首先不能違背國家的教育制度和政策,農村的學校要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也要結合所在農村地區的實際來制定,這些制度必須是符合教育規律的,是符合學校和教師以及學生的特點的;其次,這些制度應該是不允許特權存在的,是適用于所有人的,是沒有例外存在的,作為學校的最高管理者——校長更應該以身作則,成為所有教師的表率;最后,制度應該是被嚴格執行的,所有的人都應該去遵守它,所有的教師都應該在制度范圍內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二、改變傳統教育觀念
很多農村地區在學校管理中,依然秉持著比較傳統的教育理念,在學校對教師實施教育評價時,依然是以成績為主;教師在對學生實施評價時,同樣是依據成績,分數成為評價教師和學生的唯一標準,這是與素質教育的觀念相違背的,是比較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因此,要實現高效的管理,在實際生活中農村學校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樹立新型的學生觀、教育觀、教師觀和服務觀,應該樹立為每一個孩子服務、為每一個家庭服務的公仆服務觀;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樹立多角色的教師觀,教師不僅僅是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者,還是學生發展的指導者,學生的好朋友,也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要構建和諧的校園人文關系,讓人文關懷在校園中開花結果,還要結合學生的特點,舉辦各種形式的校園活動,讓農村學校的學生,在多元的校園文化活動中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將素質教育真正落于實處。在實際中應該選擇一批德才兼備的教師參與到素質教育的管理過程中,注意樹立全局觀念,在素質教育的動態實施過程中,既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學生特長的發展;既要關注物質獎勵,還應重視精神激勵;既要關注學生發展,還要重視教師的成長;既要關注過程管理,又要注重目標管理。
三、創新學校管理手段
農村學校管理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管理方法比較老套,而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信息化的不斷普及,將農村學校的管理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在面對形色各異的學生時,在教師隊伍青黃不接、學校實施德育工作時,在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在學校和家庭需要協作時……面對這一系列新問題、新狀況時,就需要農村的學校不斷更新管理意識,創新管理手段和方法,運用現代化的科學高效的管理方法對出現的這些新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這就要求我們的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借助互聯網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知識和管理理念,根據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特點,不斷創新管理方法,以達到管理目的。
四、建設團結協作的隊伍
農村學校管理中還有一個問題亟待解決,就是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在農村學校管理中,應該關注教師的成長和發展,為每一位教師制定職業發展道路,讓每一個教師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給每一位教師提供可以外出培訓提升自己職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的機會,激發每一位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給教師提供輕松舒適的工作環境。這就要發揮校長的作用,將所有的教師建設成為一支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強力隊伍,在管理中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
五、營造溫馨的校園環境
毋庸置疑,一個優雅、舒適的校園環境,能給人一種心情愉快、精神振奮的美好享受,能使人產生一種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內在動力。它是一所學校的“臉面”,體現了學校管理者的目標和追求,也能反映出學生對這所學校的愛戀、喜好程度。因而在農村學校管理過程中,要結合實際,創建溫馨雅致的校園,營造和諧、愉快的校園環境氛圍,不斷促進學生健康成長。1.“美食”餐廳:餐廳是學生集中就餐的場所,懸掛有食品安全、餐具消毒、節約糧食、文明就餐等條幅,讓學生在享受物質美食的同時,享受豐富的精神大餐。2.花園芬芳,草坪蔥蘢:學校將花園、草坪、空地“承包”給各班,由學生自行“經營”、看護管理。讓同學們經歷勞動過程的鍛煉,從中體驗勞動的快樂,感悟人生哲理,使同學們懂得勞動果實來之不易,要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道理,培養了同學們良好的勞動習慣。
綜上所述,在農村學校的管理實踐中,應該從上述各個方面做起,實現教學管理質量和效率的提高。此外,學校還應該在審視自己的過程中,不斷借鑒和吸收其他學校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取長補短,從而實現學校的發展,助力學生和教師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馬安超.小學學校管理決策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基礎教育參考,2018(13).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