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艷華
【摘? 要】新課改的背景下,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學教育階段,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尤為重要,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開展德育是硬性要求,并且班主任要在德育工作中有效地實施激勵策略,促進教育工作的革新,進而保證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本文圍繞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展開論述分析。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激勵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4-0033-02
How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Encouraging Strategies in Moral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Second Primary School of Jianping County, Liaoning Province,China) SHI Yanhu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students' study and life. Therefore, at the stage of primary education,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of the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t is a mandatory requirement to carry out moral education when conducting class management, and the head teacher must effectively implement incentive strategies in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d analyzes how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motivation strategy i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primary school headteacher.
【Keywords】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 Moral education; Motivation strategy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完善的激勵策略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導者,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言傳身教,促進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展開德育知識的學習,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所收獲,還可以有效促進班主任實施德育工作,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然而,經過調查研究可知,在我國小學德育中,大部分的小學班主任沒在德育工作沒有實施激勵策略,導致實施德育有一定局限性,只是在出現問題時才對學生進行德育,也或者只是懲罰犯錯了的學生。這樣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教育的整體水平,因此班主任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在德育中實施激勵策略。
(二)小學教育中缺乏德育實踐活動
目前的小學德育中,大多都是由班主任向小學生簡單粗暴地灌輸德育知識,很少會有小學生具備發言權,只是被動地接收班主任傳授的知識,這樣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小學生并沒有真正地掌握德育知識,只是在當下的教育中、學校里、面對教師時接受了德育,會遵守德育的要求,德育并沒有真正落在實處。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很少會和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對于德育工作而言,教師這是宏觀地展開了教學,并沒有真正地落實到實際問題當中。由此可見,小學班主任在德育中實施激勵策略只是空談而已,根本不能讓學生自覺遵守。
(三)小學教育中不具備完善的德育組織
對國內的小學進行調查發現,大多數的學校里沒有建立完善的德育組織,這對小學教育工作中開展德育工作造成了障礙。由此可見,學校具備專門的德育組織,里面包含完善的激勵制度以及記錄制度,是對小學生開展德育的前提,還有部分德育工作的實施需要班主任充分掌握學生的情況。另外,德育教師也只是問題發生以后才會對學生開展德育,對于犯錯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雖說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整體上來說收效甚微,因此德育工作的開展力度不夠大,效果不夠明顯。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措施
(一)引導小學生理解正確的德育自律
在小學德育過程中,班主任應該采用多種的激勵策略,引導學生理解正確的德育自律,進而大幅提高學生的自覺性,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從德育的本質意義來說,前面的做法只是在主觀上引導學生具備德育自律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培養學生把德育自律體現在日常的實際生活中,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自覺意識。小學班主任在實施具體的德育過程中,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措施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在班級活動中,可以組織“一人一天班主任”的活動,激勵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到活動當中,做一天的小班主任,嘗試用班主任的身份該如何進行班級管理,不僅有利于學生深刻地認識與理解德育自律,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與責任意識,增加班級的凝聚力。根據活動中的表現,對于比較突出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妥當的表揚或者其他形式的獎勵,有利于培養學生優秀的德育自律,促進師生之間和諧愉快的相處,提高教學的質量與班級管理的水平。
(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激勵
實施激勵策略的本質就是表揚和鼓勵學生,讓學生獲得認可感與滿足感,從而可以培養一定的是非觀,在這樣的基礎上激勵學生完善自己,進而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小學班主任在展開德育時,要體現學生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學習能力以及生活習慣,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同時,班主任在德育的過程中,自身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里,和學生進行心理層面的交流與溝通。在小學階段,小學生都很有榮譽感和表現欲,有的小學生喜歡爭強好勝,有的小學生內向靦腆,教師應該在不同場合采用不同的措施,把德育的激勵策略跟學生的心理需求聯系起來,獲取良性循環的教育效果。比如,小學生尊老愛幼、懂禮貌、講文明以及過馬路禮讓紅綠燈等,教師要在口頭上、行動上以及班級活動中進行表揚。
(三)結合實際生活實施德育
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實施德育時,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展開高效的激勵策略。小學班主任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德育活動時,要從學生身邊的小事著手,培養學生優良的德語素養。比如,從團結同學的角度出發,教師先要進行角色上的轉換,把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學生,在考試后給表現以及進步的同學獎勵,特別是一些進步比較大的學生,不僅要給予口頭的表揚,還要給予實質性的獎勵,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德育知識,自覺遵守德育要求,提高德育素養。
(四)重視觸動學生心靈的激勵策略
在小學德育中,為了提高激勵策略的效果,班主任還要注重精神的激勵,給予學生恰當的鼓勵,從而促進學生自覺意識的提升。班主任在學校組織的活動中應該給學生更多的鼓勵,比如,教師借助升降國旗、動員大會上的演講以及開家長會時,給予主動申請有關任務的同學獎勵,并在家長會上進行表揚,讓其他學生以這些學生為榜樣。這樣的激勵策略不僅可以激勵學生,還可以讓學生深刻地意識到什么樣的行為是值得提倡的良好行為。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是整個小學教育中最為重要的教學內容,班主任應該高度重視德育工作的開展。在展開德育工作時,班主任應該分析現有德育存在的不足,結合在德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原則,積極開展正確的激勵策略引導學生。同時,要分析德育存在不足的原因,適當地轉換教學理念,結合實際生活,在德育中實施有效的激勵策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促進學生道德素養能力的提升,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未來的學習與生活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娟,劉芹.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究[J].中華少年,2018(18).
[2]李黎婷.一位小學班主任專業成長的敘事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8.
[3]徐海榮.基于效率的小學班主任工作現狀的調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4]張琳.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情感讀本,2017(32).
[5]全陳英.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20(01).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