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以及現代化信息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已經受到了廣泛的普及,并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語文學科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點課程,其對學生的培養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對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淺析。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4-0054-02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in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Foreign Language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Lubei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China) LIU Jing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modern inform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as been widely popularized,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lassroom teaching. As a key course i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Chinese is a multi-faceted training for stud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Multimedia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pplication
一、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意義
(一)有助于沖破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束縛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通常采用單一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這使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語文知識,難以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能動性,以致嚴重影響到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也往往不如預期。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受到了重視,以往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當前的教學要求,對此,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效沖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并充分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其在教學中的運用也使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以及制作PPT課件,從而更好地展開課堂教學,提高其教學效率。
(二)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語文課堂學習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開課堂教學時,可以在結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創設教學情境,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也能激發學生對語文課堂學習的興趣,提高其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借助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放映有關教學內容的圖片、視頻或音頻等,從而使理論知識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進而降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難度,提高其語文學習效率。
二、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端正自身的教學態度,發揮多媒體教學的教學優勢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及,小學語文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開課堂教學是很普遍的,但并不是每個教師都懂得如何正確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如有的教師雖然是用多媒體授課,但其是在不考慮實際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特點的基礎上,直接從網上下載相關的課件,并將其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所以,教師逐漸忽略了備課的重要性,加之其教學內容的針對性不強,因此,從整體上看,其教學效果并沒有好轉。對此,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展開語文課堂教學時,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態度,正確使用課件,以發揮其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二)利用多媒體啟發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加之思想束縛較少,因而其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但是由于其身心發育還未健全,所以其反應能力相對較差,反映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就是學生在對某一知識進行思考時,常常會出現想不到的情況,對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以啟發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以課文《黃果樹瀑布》為例,語文教師在進行該文章的教學時,其可以在結合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提問,如“文中是如何描寫瀑布的?作者主要是從哪些方面展開了對瀑布的描寫?”學生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其給出的答案相對比較零散,這也從一方面反映了學生對課文理解的不全面,這時,教師就可以放映有關瀑布的視頻,以便學生在直觀的場景中感知瀑布的震撼與壯麗,進而深化學生對瀑布的認識,讓學生對該文章有初步的了解。
(三)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減緩幻燈片的切換速度
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是相對較弱的,加之學生要在學習的過程中記錄相關的重點筆記,因此,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其放映幻燈片的速度應當減慢,或直接采用鼠標點擊的方式切換幻燈片,這樣既可以照顧到學生做筆記的速度,也能讓學生對知識點有一個思考的時間,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內容。以課文《梅花魂》為例,語文教師在進行該文章的教學時,其可以放慢幻燈片的切換速度,以便學生能夠準確觀察出幻燈片中人物的神情,從而讓學生思考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之情,并借此引導學生將梅花與主人公的身份聯系起來,以引出課文中蘊含的豐富的愛國情懷。
(四)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展開語文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的豐富性,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教材內容的需要合理地選擇教學方式,以提高其教學效果。如,在進行優美詩文的學習時,教師應選用非言語媒體的方式展開教學,即由教師有感情地帶領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讀,并體會其語言魅力,而在學習有關自然景象的課文時,教師就可以采用言語媒體展開課堂教學。以課文《我不是最弱小的》為例,教師可以有感情地帶領學生分角色地朗讀文中的對話,并讓學生在結合人物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對話,以便學生借助人物說話的特點掌握人物的形象,進而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再如,在進行課文《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清楚地區分魚、黃牛以及燕子在動尾巴時的動詞“搖、甩、擺”等,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放映三種生物的擺尾視頻,并進行對比,以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將抽象性的文字知識與形象性的視頻動作相結合,進而強化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五)總結教學課件, 并對不足之處進行改正
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經驗及效果,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完成之后,要對其教學課件的運用效果進行總結與反饋,以便教師能夠發現課件的不足并進行改正,進而為其后面的課件制作提供借鑒意義,從而提高教師教學課件的質量,這樣有助于促進其課堂教學效果的。以課文《滴水之恩》為例,語文教師在進行該文章的教學時,其首先借助多媒體放映地震期間的傷亡圖片以及愛心人士的捐贈圖片以引導學生思考“愛是永恒的話題”,然后再引出本文內容以導入新課,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的注意力更多的是停留在地震,這是不利于接下來的教學的,對此,教師就要總結自己的經驗,并進行改正,如將地震的例子換成歌曲《感恩的心》進行新課的導入。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化信息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我國課堂教學中,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因此,在當前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更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以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促進其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對此,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端正教學態度,通過利用多媒體啟發學生的思維、減緩幻燈片的切換速度、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以及總結教學課件等多種方式,發揮多媒體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最大化,進而促進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翹楚.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4).
[2]王麗艷. 新時期多媒體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亞太教育,2016(22).
作者簡介:劉景娜(1977.11-),女,漢族,河北唐山人,本科,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