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榮
內容摘要:本文展開關于莫泊桑《羊脂球》中人性對立觀的運用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羊脂球》的文章故事內容,以及不同人物所展現出來的人物特點。作為法國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羊脂球》無論是在思想創作上,還是在內容解讀上,均具有比較鮮明和深刻的愛國主義思想。該部短篇小說的精華在于,能夠通過對文章中人性特點的描繪和解讀,充分喚起讀者的精神共鳴。現階段,仍有不少讀者對《羊脂球》中人性對立觀的了解不夠透徹和深入。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對《羊脂球》的人物進行介紹,闡述文章故事情節的開端。其次,分析《羊脂球》獨特的情節構造。最后,深入研究《羊脂球》中人性的對立性。
關鍵詞:《羊脂球》 人性 莫泊桑
在當前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下,文學發展日益呈現出繁榮的發展趨勢。在當前各國之間交流日益密切的新環境下,國內與國外的文學發展,逐漸出現融合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學實現了跨國發展。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的短篇小說《羊脂球》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并受到讀者的歡迎。主要原因在于該篇小說通過對當時法國戰爭時代下,不同社會階層人物的人性特點分析,深刻地描繪了身處底層但是具有強烈愛國精神的妓女羊脂球,使讀者產生了共鳴。本文對《羊脂球》中人性對立觀的分析,能夠深刻揭露法國當時社會的人性問題,提升《羊脂球》的思想內涵。
一.《羊脂球》人物介紹與情節開端
1.《羊脂球》人物介紹。《羊脂球》中主要以馬車中的十個不同階層的人物,作為文章的整個發展主線[1]。羊脂球是其中的主要主人公,羊脂球原名艾麗薩貝特,其作為一名妓女,是馬車中地位最低下的人物。羊脂球離開魯昂城出逃的原因是殺人未遂,差點殺死普魯士士兵,從而被逼出逃。上層資產階級人物,省議會議員卡雷夫婦和貝爾夫婦,作為上層資產階級人物,卡雷和貝爾夫婦道貌岸然,表里不一,熱衷于金錢澆灌出來的生活。奸商鳥先生和他的太太,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如何掙錢、如何占便宜,是魯昂城臭名昭著的奸商。民主黨人士科爾尼代,兩個修女。所有人物中,三對夫婦屬于財力相對豐厚、地位相對較高的上等人,地位最為特殊的是民主黨人士科爾尼代和妓女羊脂球[2]。其中,羊脂球作為妓女,其地位是十人中地位最低下的人,幾乎所有的人都排斥羊脂球。
2.《羊脂球》情節開端。小說《羊脂球》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基于當時法國和普魯士戰爭的社會背景,所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3]。該小說講述的是當時的法國在普魯士的侵略下,各個城市都彌漫著戰爭所帶來的恐懼。《羊脂球》的故事開端便是以法國和普魯士戰爭為背景,魯昂城基本上已經被普魯士士兵占領了,在此環境下有人壯著膽子利用其所熟悉的勢力,獲得了能夠出境的總司令簽證。被確定出境的為四匹牲口拉的長途馬車,并且有十個旅客定了馬車上的座位,同時確定了具體的啟程時間。隨后,在接下來的敘述中通過對啟程后旅客彼此之間的偶爾聊天,在隨后的時間里明確了彼此的階層和職業,由此以妓女為生的羊脂球,受到了所有人的排斥和抵觸。
二.《羊脂球》情節構造的獨特性分析
1.鮮明的開頭和獨特的結尾。《羊脂球》在創作過程中,其情節構造具有一定的獨特性,重點體現為其具有鮮明的開頭和獨特的結尾[4]。小說的開始,采用了比較濃厚的筆墨,描寫了當時法國人對普魯士士兵的兩種不同態度。第一種態度是在法國人民在公開的場合,與普魯士士兵侵略者保持一定的距離;而在家里,法國人民則會親切的與普魯士士兵侵略者取暖聊天。另一種態度則是在法國城外的部分地區,漁夫經常會從水里打撈出德國士兵尸體,見證了部分法國人民對普魯士侵略者的仇恨。此兩種對待普魯士士兵的不同態度具有對比性,為后續小說中人物的行為奠定了基礎。此外,小說故事的結尾具有鮮明的獨特性。作者莫泊桑對每個人物都進行了深入刻畫,更是通過對辛辣諷刺手法的利用,表達其深刻的愛恨情感。羊脂球在角落中餓著肚子不停地流淚,但是她仍然堅持挺直腰桿,沒有哭出聲音,是為了保留住自己最后的尊嚴[5]。而馬車中其他的人因民主黨人士科爾尼代的虛偽愛國歌,不斷產生煩躁的心理,與小說的開頭相呼應,進一步揭示了法國軍隊潰敗的原因。
2.故事情節高度集中的概括。《羊脂球》在創作過程中,對故事情節高度集中的概括,也能夠突出其構造的獨特性[6]。在小說《羊脂球》內容表達過程中,作者莫泊桑以法普戰爭社會背景為主,將其戰爭背景進行了深度的濃縮,通過一輛馬車的方式,將當時法普戰爭動蕩時期下法國的社會現狀展現出來。通過以對十個不同階層的人物特色介紹,對小說的開頭進行了鮮明的體現。卡雷和貝爾是作為資產階級政界的權貴人物,具有一定的虛偽、丑惡嘴臉,其夫人作為上層人物的附屬品,也具有相應的虛假面貌。鳥先生作為自私自利的商人,不僅是冷酷的,同時也是貪婪的,對金錢的欲望相對較大。修女作為教派的代表,其以虛假的宗教說教為口頭話語,是陰險狡詐的代表。民主黨人士科爾尼代雖然每天都高喊著如何愛國,但實際上是對祖國沒有任何愛國情懷的自私人物。羊脂球作為底層的勞苦人民,雖然其職業具有一定的不恥性,但她是所有人物中愛國情懷最為強烈的。作者莫泊桑通過對馬車中人物性格的剖析,清晰地解剖了在國家處于危難之際,上層社會人物自私自利的丑惡嘴臉,而突出了羊脂球的高尚情操和品質。
三.《羊脂球》中人性對立的深入研究
1.小說初期人性的隱藏。小說初期人性的對立觀主要體現為,不同階層人物在面對敵軍的態度不盡相同[7]。當普魯士士兵攔住長途馬車并要求車內的人下車時,修女和鳥先生是最先根據士兵命令下車的人,并適時的表現出其諂媚的心理,最后下車的是羊脂球,并始終保持著相對高冷的模樣。羊脂球的此種表現是由于其認為,其所表現出來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法國的形象,羊脂球不愿受自己的影響而破壞國家的形象。因此,羊脂球對普魯士士兵的態度很冷淡。此時的其他階層人物,包括卡雷和貝爾等資本階級上層人物,則向普魯士士兵不斷地諂媚,失去了自己的尊嚴,充分暴露了其本質。此外,在馬車中的人入住旅店時,民主黨人士科爾尼代想要與羊脂球發生性行為,而羊脂球拒絕科爾尼代的原因是,在普魯士士兵面前應維護祖國的形象。由此能夠看出,羊脂球與其他人物之間的人性對比差異。
2.小說中期人性的對立與沖突。馬車中的人住進旅店后,普魯士軍官想要見羊脂球,羊脂球最終為了同行人的安全,答應了與軍官的見面[8]。但是,當羊脂球得知普魯士軍官想要與羊脂球發生關系時,羊脂球依然拒絕了普魯士軍官。而在被普魯士士兵控制的此時,奸詐的商人鳥先生仍未忘記向敵軍銷售商品,能夠看出鳥先生的貪婪本性。在得知大家被扣留的原因是由于羊脂球沒有答應普魯士軍官的要求后,大家不僅沒有在羊脂球的角度上,考慮國家的形象問題,反而不斷地說服羊脂球答應對方的要求,雖然并未明確的說出口,但是也極大程度上凸顯了其丑惡、骯臟的嘴臉。在說服過程中,修女背棄了天主教的道德觀念,將羊脂球公然的推了出去,羊脂球本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為國家保留些形象和榮譽,但是為了同胞的生命安全,她又決然的犧牲了自己。羊脂球與其他人之間的人性對比由此凸顯出來。
3.小說后期人性的暴露與毀滅。羊脂球為了同胞的生命安全犧牲了自己,其他人顯得非常興奮,并采購準備上路的各種物資,而羊脂球卻沒有時間和機會去采購物品。在旅程繼續開始后,其余人對羊脂球的態度又發生了鮮明的變化,他們忽視了羊脂球是為了拯救他們而答應了普魯士軍官的要求,對羊脂球的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恢復了之前對羊脂球的蔑視和不屑,對其的態度也充滿了厭惡。與前一天對羊脂球的諂媚和討好態度極度不同,他們的表現將羊脂球設立到空間層面上,認為其是最骯臟不過的人,即使與她說話也會影響自身的名聲。高高在上的他們已經忘記了裝滿食物的小籃子,忘記了他們曾經對羊脂球的贊揚。羊脂球為了他們犧牲了自己,而她所幫助的人們則采用這樣的態度來面對她,甚至在她饑餓的時候并未給她相應的食物,使羊脂球獨自坐在角落中餓著肚子,此時的羊脂球充分了解了人性,發現了馬車中人的本質,而此時的羊脂球為了保留最后一份尊嚴,拒絕哭泣出聲。由此能夠看出,羊脂球與資本主義上層人物之間,人性具有鮮明的對比差異。
《羊脂球》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作者通過一輛馬車,10個不同階層的人物,用精巧的構思和獨特的結構,展示了當時戰爭時期法國社會的面貌。通過底層妓女與上層資本主義人物之間的對比,深刻剖析了不同階層的人性,特點鮮明地反襯出了資本階層人形的虛偽和丑陋,而贊揚了底層妓女的高尚品德和情操。作家莫泊桑應該是想要通過對《羊脂球》的描繪,表達人生來平等,無論身處何種地位,都應尊重自己和他人,不能夠根據人的職業評判其是否具有愛國主義精神。通過對該篇小說人性對立觀的分析,剖析文章的主題內涵,明確當前社會中存在的人性淡漠和冷漠現象,并在明確和傳承光明和溫暖的基礎上,為人性的美化提供寶貴的建議。
參考文獻
[1]張譯丹.偉大的低賤與虛偽的高尚——羊脂球主要人物形象對比[J].赤子(上中旬),2016,07(20):74.
[2]王東星.《花媚娘》與《羊脂球》比較研究[J].名作欣賞,2015,02(36):103-104.
[3]中英倫葩,陶紅.來自底層的抗爭:“羊脂球”與“月牙兒”形象比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5,01(06):3-4.
[4]陳潔,張沁文.對照藝術在《羊脂球》中的巧妙運用[J].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5,05(04):64-67.
[5]馮俊淳.《羊脂球》對比藝術瑣談[J].學理論,2014,04(30):117-118.
(作者單位:天津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