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入與進一步發展,對于學生的教育標準也有進一步提高,處于小學四年級階段的學生,是向高年段靠攏過渡的重要時期,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區別于低年段學生,小學語文教師更加重視培養學生寫作能力,使學生寫出生動形象、緊扣主題的作文。根據以往的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得出,對學生進行閱讀書寫訓練,使學生在訓練中具備初級讀寫能力,能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政治以及思想品質方面教育,進而開發學生思維,樹立正確道德觀念,形成正確的學習意識。因此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讀寫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展。
【關鍵詞】小學四年級學生;讀寫能力;提高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2-0117-02
【本文著錄格式】徐姍姍.提高小學四年級學生讀寫能力的實踐思考研究[J].課外語文,2021,20(12):117-118.
引言
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想要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主要措施就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閱讀與寫作兩方面教學十分關鍵,讓學生進行文章閱讀是增加學生語言經驗、積累語言底蘊的重要方式;培養學生寫作能力,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寫作表達出自身想法和語文素養。本文針對小學四年級如何提高學生讀寫能力進行探究分析,為日后提高小學四年級學生讀寫能力提供參考依據。
一、注重閱讀與寫作對小學生的有效幫助
(一)閱讀可以激發小學生寫作興趣
處于小學四年級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興趣是小學生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閱讀文章過程中,激發學生對于文字學習的興趣,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主動進行語文閱讀的自主性。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中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知識累積,隨之進一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起到輔助作用,潛移默化中養成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的閱讀意識,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文章的魅力,進而養成自主進行閱讀的好習慣。同時鼓勵學生積極閱讀課外有效書籍,拓寬學生文學眼界,豐富學生閱讀數量,在大量閱讀書籍中培養學生精準掌握書中重點的敏銳性,與此同時為學生提供寫作靈感。促進學生將實際生活情況與自身豐富的想象力相結合,通過寫作表達出自身想法與觀念,也在其中對自身進行反省,找到不足之處并且及時進行改正,對學生進行不斷閱讀與寫作訓練,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讀寫能力。
(二)閱讀能夠增加學生生活感悟
在目前小學語文教學階段中,小學生在閱讀中普遍出現讀而不思的現象,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督促學生進行文章閱讀,并且讓學生在閱讀后發表自身的讀后感想,將自身豐富的想象力與文章內容相結合,表達出自身看法。學生在閱讀文章的同時感受文章中作者所傳達的思想感情,并對文章中優秀詞句進行研究琢磨,將所學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中,進而豐富自身生活感悟。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生活經歷,學生通過閱讀可以了解世界發展,豐富學生想象能力,學生對文章中事物與景象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在腦海中構建大概輪廓,從中增加學生對于日后生活更加宏觀感悟。
(三)寫作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觀察能力
在寫作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觀察能力。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培養學生具備優秀的寫作能力,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日常生活與身邊事物的觀察欲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善于觀察身邊發生的微小事件,從觀察中發現身邊美好事物,對生活有新的感悟。讓學生閱讀他們自身感興趣的文章書籍,學生在閱讀后,會自主提高對文章中描述事物的觀察興趣,讓學生在閱讀書籍中,提高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進而促進學生動手與動腦能力全面提升。
二、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將現代化技術與讀寫教學相結合
在教學中采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是整個教學體系發展的必然趨勢,將現代化科技與小學四年級語文讀寫教學內容相結合成為現代化教學的主要教學手段。學生對各個專題網站、學校網站進行瀏覽,從中豐富互聯網信息技術知識認知,拓寬學生視野。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課堂實踐活動中,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查找教學案例,比如,在網絡中搜索“小學四年級必讀文章 ”的資料,在網絡上查找國家發展的最新現狀動態等資料,在小學語文讀寫教學中將信息化技術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通過使用信息化技術豐富自身閱讀經驗累積。在應用信息化技術教學中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于小學語文讀寫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小學四年級學生讀寫能力,讓學生學會正確運用小學語文語言知識內容,將語文文化知識進行傳承,促進未來發展。
例如: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師講解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觀潮》課程時結合現代化技術進行教學。小學語文教師通過互聯網技術查找錢塘江潮水涌時景象視頻影片,在語文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現錢塘江潮水涌時壯觀的景象,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課文中所描述的景象,進而激發學生閱讀課程內容的興趣。小學語文教師抓住學生閱讀興趣,向學生宣布進行師生之間朗讀比賽,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聲情并茂地閱讀課文其中段落,在潛移默化中為學生進行朗讀示范。輪到學生朗讀時,小學語文教師讓學生進行個人朗讀、男女生分開朗讀以及全體班級進行整齊朗讀,變化多種閱讀形式,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文閱讀活動中,讓學生在其中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在課文閱讀后,小學語文教師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以及歸納,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深刻了解,在課程最后向學生布置寫出這節課程中文章的讀后感想,表達出自己所感所悟,進而提高學生讀寫能力。
(二)加強教學中學生對謀篇布局處練寫
在小學四年級教材中課文題材類型豐富,內容生動形象,具有極高的教育意義。對其中所選取的每一種類型文章都進行仔細挑選、排序,對教材中課文采取一定的表達方式進行謀篇布局,從而成為對學生進行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最佳素材。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讀寫教學時應該模仿作者謀篇布局表達方式,在讀寫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探究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進而提高自身讀寫能力。
例如:以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師講解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海上日出》課程為例。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文章中按照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順序對天氣晴朗和多云時海上日出不同的景象進行描繪,展現出日出這一偉大奇觀景象。課堂中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能夠有效地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中,讓學生對整體海上日出的景象有清晰認識,感受到作者對于自然景象的熱愛之情,促使學生在課文中特定的情形下閱讀課文,讓學生有自主參與課文情境的角色意識,產生真切的情感感悟,從中對課文內容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進而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小學語文教師在適當時候對學生進行引導,向學生提問是否有寫出類似景物、故事和題材的文章,從中提高學生寫作興趣,激發學生對于課文內容仿寫欲望。
(三)把握文路理解課文感悟
在閱讀中遵循著作者思路進行閱讀感悟,從中把握課文文路。在閱讀中引導學生要帶著作者課文主要傳遞核心內容是什么、怎樣寫以及這樣的目的是什么等疑問,進行課文閱讀,讓學生學會從課文作者寫作角度出發去了解和感受課文內容的閱讀方法。學生在這種方式中能夠對作者構思寫作的過程感同身受,了解作者寫作的出發點和最終傳達情感,掌握作者對于文字的處理安排,學會運用語言和寫作的技巧以及構建篇章整體框架,感悟到課文中作者想要傳遞的情感,使學生對課文微觀理解升級為宏觀深入感知。學生從中得到不同的感悟,進而對學生寫作構思、寫法、謀篇、運用語言等方面帶來啟發與靈感。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進行寫作的重要基礎是閱讀,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是讓學生將自身想法與感悟通過文字的形式進行表達。對于小學四年級階段學生而言,小學四年級屬于過渡時期,在閱讀與寫作方面能力都有待提高,學生寫作要求不僅難度、字數增加,還要將所學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情況相結合,發揮自身想象能力,進行文章創作。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中進行不斷的訓練,進而豐富自身語言知識積累,有效地提升小學四年級學生讀寫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郭賽男.把握語文“脈搏”,落實讀寫訓練——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讀寫訓練策略[J].華夏教師,2019(29).
[2]施樹林.試析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應用[J].教育革新,2019(9).
[3]葉冉青.丹麥44%的小學使用WriteReader提高學生讀寫能力[J].世界教育信息,2015(8).
[4]陳娜.基于項目合作學習的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研究[J].科技信息,2014(6).
[5]陶艷.如何在小學課堂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J].黑龍江科學,2013(11).
作者簡介:徐姍姍,女,1993年生,江蘇常州人,本科,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