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榕寧
【摘 要】城市化建設推進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在此情況下,橋梁工程在數量與規模上都有所增加,橋梁施工技術與施工工藝得到廣泛運用,其中以大跨徑連續橋梁為代表,運用這一技術需增強安全性,保證適用性,提升經濟性,將技術優勢和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進而促進橋梁施工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橋梁施工;大跨徑連續橋梁;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U44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1)03-0103-03
大跨徑連續橋梁技術屬于橋梁施工技術中的一種,能夠保證橋梁工程質量,也能體現橋梁外形美觀性,確保橋梁安全性,當前受到施工單位廣泛重視。在運用這一技術過程中,需了解技術特點和技術使用難點,進而使技術在應用時獲得較好效果 [1]。
1 施工情況
1.1 橋梁受力情況
大跨徑連續橋梁技術運用過程中,多數使用連續剛構橋作為基礎,結構體系為橋墩與橋梁通過相互固結方式呈現,一般以連續梁與“T”形鋼為主要受力點,通過對連續橋梁具體受力特征進行分析發現,梁體和橋墩之間的結合,能夠使橋梁上部和下部一同承受重力,減少橋墩頂部出現負彎矩的情況,橋梁施工過程中,橋梁荷載是重點思考的問題,運用柔性墩方式進行建設,能夠減少荷載變化中產生的不良影響,進而使橋梁工程整體安全性得到保障。同時在建設大跨徑連續橋梁時,混凝土在溫度變化作用下會發生收縮,墩臺會出現下沉情況,導致橋梁向下附加力增加,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難以保證。
1.2 工程技術特點
大跨徑連續橋梁是在復雜地理條件中建設,其中主要為深溝深谷和大江大河。大跨徑連續橋梁建設位置較為特殊,容易受到地勢和地形的影響,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容易出現形變或者受力條件發生改變。在實際施工時,需準確判斷工程中的地下水位,盡量減少水流對承臺產生的影響。同時,需保證橋梁穩定性,定期清理橋梁表面雜物,為推動橋梁工程順利施工創造良好條件 [2]。此外,施工過程中要想充分發揮橋墩的作用,就需由相鄰跨開始,開展對稱施工,這樣工程效率比較高,能夠使工程在規定工期中完成,也使工程質量得到充分保證,并可對施工成本進行控制。橋梁工程在施工時會面臨支架搭設高度較大的問題,跨河道支架比較多,運用支架法開展橋梁工程施工,支架往往設置在滑坡地段,并且河道比較深,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橋梁施工難度,難以保證橋梁建設效果。除此之外,面對預應力體系較為復雜及管道長且曲線較多的問題,施工時需安裝索道管,但是難以精確定位索道管具體位置,這是橋梁在施工過程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點,并且受地形影響支架基地處理時難度比較大。
2 大跨徑連續橋梁技術具體應用
2.1 斜拉橋
斜拉橋施工重點為索塔、主梁、鋼主梁、長拉索等環節的施工。對于混凝土主梁來講,主要是通過掛籃懸澆形式展開施工,定期針對掛籃展開檢驗、試拼、預壓,并對相關性能進行測定,施工時需通過控制溫度解決變形和支撐產生的影響。對于索塔來講,施工時需使用勁性質骨架掛模方式,結合索塔材料、結構選擇施工設備和施工方法。對于長拉索來講,施工時需考慮抗震能力及抗風能力,運用將一方固定的方式對震動產生的影響進行校驗 [3]。對于鋼主梁施工來講,需使用與設計標準相符合的材料,安裝過程中關注溫度變化對形狀及材料尺寸產生的影響。對于合龍梁段施工來講,需運用避免施工荷載出現超平衡變化的方式,防止出現裂縫。
2.2 懸索橋
施工過程中,需關注錨道的面積架設及索力調整,同時需關注吊裝、錨定混凝土施工。錨面架設主要是關注承重索垂度及監測塔平移程度,進行索力調整時需考慮設計參數及施工現場中的測量值。吊裝需關注塔頂位移及設計要求,對安裝順序進行合理安排,并對合龍長度進行及時修正,保證節段時間實際預留空隙,充分保證施工安全性。
2.3 拱橋
拱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與現代運用的無支架施工技術對比鮮明,拱橋屬于城市中大跨徑連續橋梁主要類型之一,施工技術越來越完善,施工時體現出技術性、經濟性及協調性,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經濟效益,并呈現出較好的應用效果。
3 大跨徑連續橋梁技術具體施工要點
就大跨徑連續橋梁來講,涉及的方面比較多,其中主要包括基礎結構、上部結構和混凝土施工。對于基礎施工來講,可以將其劃分為大型沉水井、深水承臺和地下連續墻。
3.1 基礎結構施工
為促進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順利進行,保證較好的施工效果,應注重控制各施工環節,充分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4]。首先,就深水承臺施工來講,它屬于工程施工的主要內容,與橋梁安全性與穩定性聯系緊密。深水承臺往往會受到水流和水壓的影響,需承受較大壓力。在施工過程中,需使用鋼吊方式進行,利用機械設備,對吊裝中使用的鋼吊箱開展嚴密封底作業,進行這項作業之前,需先做好準備工作,準備內容包括機械設備、施工材料、施工現場、施工技術、測試手段等,并對鑿樁頭及樁基數據展開全方位檢測,運用鋼筋捆綁方式展開操作,進而為后續施工作業創造良好條件。其次,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需注重大型沉井施工,施工內容包括底板、隔墻、凹槽等,同時需把控各項設計中的具體要求,設計菱角時運用圓角方式或鈍角方式更加科學 [5]。就作業方式來講,運用分節形式能夠獲得更好效果,并且需將沉井長短邊比重控制在小比例范圍,這樣有利于提升沉井作業整體水平。工程施工中,需做好勘察工作,保證勘察全面性,其中需對選址環境、水文環境等進行重點檢查,多方展開測量結果對比,保證沉井位置的最優選擇,并對沉井尺寸進行計算。最后,進行地下連續墻作業。作業時需使用專門挖槽機械,做好軸線挖掘工作。工程范圍需設置溝槽,為清理工作的實施提供便利,并將鋼筋混凝土墻壁置于其中,增強其對自然環境問題的抵擋能力。
3.2 上部結構施工
上部結構處于梁端環節,要想充分保證大跨徑連續橋梁的施工效果,可以使用建筑法或懸臂施工法,運用混凝土支架與混凝土箱梁結合的形式,保證結構體的整體穩定性 [6]。具體實施時需關注以下方面:首先,就梁段環節來講,結構關系比較復雜,實際受力點多、受力面積比較大,并且混凝土在施工時的放量比較大,預應力管道在施工中呈現出縱向集中分布的情況,因此需加強對結構強度的控制,降低裂縫問題發生概率。其次,在梁段環節施工時,梁底板頂部最低位置可以設計箱內排水孔,提升排水孔實際安裝效果,并考慮有關設計人員的意見與建議,保證排水孔處于最佳位置。最后,懸澆施工過程中,需結合箱梁不同施工段情況,將掛籃、掛具移動控制好,重視鋼束的張拉施工管理工作,運用均衡、同步、堆成方式展開澆筑工作,充分保證梁段實際施工效果。邊跨澆筑時,可以運用一次性澆筑方式,這種方式效果較好,能避免出現重復性操作情況,根據施工標準及恒載數據展開支架預壓施工。在此情況下,能夠充分保證橋梁工程在結構上的穩定性及安全性,使彈性變形問題被控制在最小范圍內,運用實時監測形式了解彈性變形量,然后確定工程在施工中的預拱度及模板標高。
3.3 混凝土施工
大跨徑連續橋梁實際施工時,需充分發揮混凝土的作用與優勢。通過使用大體積混凝土,充分保證基礎底板實際使用質量,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在微膨脹情況下出現的預應力會對收縮應力進行補償,會出現較大拉應力,并且混凝土內部受溫度影響會出現應力,在此情況下,能夠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縫,并且呈現出較好效果,保證混凝土的使用質量,進而保證工程項目整體施工效果。在此過程中,需注重原材料控制和現場環境與機械控制,強化人員培訓,進而使混凝土在使用時充分發揮自身作用與價值。
3.4 做好施工控制
施工控制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一是應力控制。應力控制主要是針對成橋是否達到設計要求進行檢測,也是工程施工對質量進行控制的關鍵。一般情況下,可以將橋梁斷層視為控制截面展開測試,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更好地認識橋梁結構應力情況,屬于橋梁在建成之后的重要檢測手段。二是穩定控制。橋梁結構是否穩定對橋梁使用有重要影響。橋梁實際施工時,不僅需嚴格控制結構,還應對結構穩定性展開有效控制。就當前橋梁建設來講,跨徑度逐漸增加,但是在此情況下卻未能針對荷載問題形成相應反應機制,這是橋梁建設中需重點思考的問題。因此開展橋梁施工時,需注重監督和控制結構穩定性,降低事故發生概率,避免橋梁使用時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三是線形控制。橋梁結構在實際施工時,繞曲變形問題頻發,產生比較嚴重的后果,其中主要體現在橋梁結構會出現永久偏離,難以再次合龍。因此,橋梁結構在實際施工時線性控制十分重要,相關部門需加強問題控制和監督,保證橋梁結構的安全性。四是安全控制。對于建設工程來講,保證施工安全是最重要的問題,施工安全與施工能否順利進行緊密相關,因此橋梁施工中必須充分重視施工安全。
4 結語
總之,隨著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橋梁在結構形式上變得更加復雜,跨度不斷增大,運用的施工技術也越發先進,大跨徑連續橋梁技術的運用能夠保證工程質量,提升工程建設水平,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在實際運用時,需做好上部結構、基礎結構、混凝土施工等工作,不斷改進與優化技術,提升技術實踐水平,運用于橋梁工程建設時需充分發揮自身作用與價值,保證橋梁建設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參 考 文 獻
[1]黃秋霞.市政道路橋梁施工的質量控制和管理措施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2):229-230.
[2]南學平.公路橋梁施工中的質量管理措施[J].建材與裝飾,2020(1):271-272.
[3]張濤濤.預應力施工技術在道路橋梁施工技術中的應用研究[J].門窗,2020(6):231-232.
[4]李昊添.橋梁工程建設中大跨徑連續剛構線性施工技術[J].中國高新科技,2019(14):50-52.
[5]馮木均.橋梁施工中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上旬刊),2020(5):120-121.
[6]袁小芳.橋梁施工中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江西建材,2020(4):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