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是一種常見的農作物,在實際種植栽培過程中,需嚴格執行栽培技術規范,有效提升花生種植的經濟效益,促進花生種植產業健康發展。
1花生栽培技術要點
1.1選地
土壤質量直接影響花生產量與品質。因此,需科學選擇種植土壤,可選擇沙壤土、雜草少、土壤酸堿值為6~7的地區種植花生,且土壤通透性較好。在雨季,種植區域可迅速排水,在干旱時,還需高效灌溉,保證花生正常生長。花生需與玉米、紅苕等農作物進行輪作種植,以提高花生種植經濟效益。
1.2整地與施肥
在種植花生前,需進行整地與施肥。需對種植土地進行深耕作業,深耕深度可控制在25~30 cm。在深耕作業時,應當進行施肥,可組合施用磷酸鈣、硫酸鈣、尿素、硫酸鉀等肥料,以保證底肥肥效,為后續花生生長提供充足肥力。
1.3品種選擇
為保證花生高產,需選擇合適的品種,可選擇直立型、開花集中、適應性廣、增產潛力大的花生品種,提高花生質量及產量,促進花生增產增收。
1.4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工作非常重要,需根據種子飽滿度合理分類花生種子,并及時剔除霉變種子。在后續播種時,應當根據種子分類,采取合適的播種栽培技術方案,以保證花生正常生長。
1.5播種
需根據種植地區的氣候條件及土壤環境,選擇合適的播種期。實際播種時,應當合理控制播種密度,并采取地膜覆蓋技術方案,對花生種子進行有效處理,提高花生栽培效果與質量,保證播種工作順利進行。
1.6收獲
應當科學判斷花生成熟條件,進而選擇最佳的收獲時間,達到花生高產的目標。若花生含水量較高,則可能會導致花生出現霉變現象,影響花生產量與品質。因此,應選擇晴朗天氣收獲花生,并對收獲的花生及時晾干,以免出現霉變問題。
2花生種植效益提升措施
2.1選育高質量品種
花生品種直接影響到花生種植經濟效益。因此,需嚴格考察花生種子品質、成活率、綜合性能,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花生品種,保證花生高產。
2.2改進栽培技術
在種植花生時,為有效提高花生種植經濟效益,應當合理配合使用壟作側播技術、地膜覆蓋技術,并在播種時,合理應用生產調節劑,落實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通過輪作倒茬,保證花生穩產及高產。
2.3優化品種布局
應合理布局花生種植品種,提高花生種植收益。若種植地區氣候條件不適合花生生長,則會影響花生產量,進而影響種植效益。
綜上所述,需采取科學的花生種植技術,并實施花生種植效益提升措施,合理引進新型種植技術與管理模式,構建現代化花生種植栽培管理體系,不斷推動中國花生種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山東省平邑縣白彥鎮財經服務中心孫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