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森林對人類社會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為了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積極開展森林培養和撫育工作。撫育間伐作為森林培育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廣泛應用,森林培育中的撫育間伐一般針對的是沒有完全成熟的森林,以森林生長情況為基礎,結合森林分布的稀疏規律,在其林木分布較為濃郁的區域進行適量的砍伐,借此來去除受病蟲傷害、長勢不良的林木及非計劃培育內的樹種林木。
1森林撫育間伐現狀
1.1對森林撫育間伐存在認識誤區
部分林業工作人員對森林撫育間伐存在認識誤區,缺乏對森林經營措施的深入了解,導致實際林業工作過程中出現輕視培育、過度伐木的現象,森林培育工作一再被忽視。事實上,森林撫育間伐不僅僅是保障林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保持森林生態平衡的重要途徑。
1.2森林撫育間伐缺乏深入的理論研究
盡管中國林業長期以來都比較關注森林撫育間伐這一話題,但對森林撫育間伐的研究仍局限在少數樹種上。并且當前可供林業工作人員學習實踐的書籍、文獻等資料比較少,很多樹種和森林類型的研究數據仍是空白。多數林業工作人員只能依靠經驗來完成實踐工作,難以設計出符合不同地域特點、樹種特點的科學撫育間伐方案。
1.3森林經營分區混亂
在一些地區,森林經營分區并沒有按照林木價值進行合理的劃分,存在公益性林區和商品林區、禁伐區劃分混亂的局面。林區的混亂不僅阻礙了林業工作人員開展撫育間伐工作,還降低了森林商品林區的經濟效益。
1.4森林培育資金投入不足
充足的資金投入是森林撫育間伐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從中國森林撫育的實際情況來看,多數地區投入森林撫育工作的資金并不充足,導致森林培育出的林木質量參差不齊。除此之外,中國部分林區經營者為提高林木的經濟效益,一味地降低林木培育和養護的資金投入,導致森林無法獲得充足的養護,林木質量難以達到標準,森林難以可持續發展。
2森林撫育間伐的措施
2.1轉變林業工作人員的撫育觀念
首先,林業工作人員要正確認識撫育間伐的本質,尤其要意識到撫育間伐對科學管理林業資源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其在森林撫育工作中的責任心。其次,林業工作人員要科學合理地設計森林間伐措施,有機結合森林培育和間伐工作,及時清除林區內的枯枝、病枝,以此來提高林區的透光率,保障其他優良樹木能獲得充足的陽光及水分,以此提高森林資源管理能力。
2.2提高資金投入,優化林區資源管理
首先,林業工作人員要全面調查和記錄森林開展撫育間伐的面積和區域,以相關政策的要求為依據,科學預算森林撫育間伐所需的資金。同時,對于間伐所產生的殘木、病木等木材回收再利用,降低木材的損耗,實現林區資源的優化管理。
其次,林業管理人員要建立健全資金專用臺賬,對林區投入資金進行高效化、透明化管理。在資金使用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也要定期進行臺賬抽查,避免資金使用不合理的情況出現。
最后,撫育間伐工作的開展要嚴格遵循施工安排,見表1,為避免人力投入不合理和工期拖延導致的資金壓力問題,林業管理者要結合撫育間伐各個工作環節的難度和強度調節人力配備,優化人力資源結構,提高林業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2.3深入研究撫育間伐的科學理論
從上文能夠了解到中國森林撫育間伐工作長期以來依賴于林業工作人員的以往經驗,當前相關森林間伐專業理論的研究仍然比較少,導致中國森林撫育間伐工作開展成效并不明顯。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森林撫育間伐的相關科學理論。
首先,中國要設立用于實驗研究的專門林區。林業研究人員在實驗過程中要詳盡的記錄不同樹種在同一間伐強度下的相關數據,見表2,實驗數據能夠有效提高森林撫育間伐工作的科學性,為林區發展提供最適合的培育模式。
其次,中國森林面積廣闊,不同地區氣候、土壤、陽光及水分等條件不同,而即便是同一樹種在不同的地區所需的生長條件也有所不同。因此,研究人員在林區實驗中要充分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以間伐時間、間伐強度等為變量進行專門的實驗,研究最適合實驗林區的撫育間伐模式,以此來提高森林撫育間伐的科學性。
2.4重視對林業工作人員的專業培養
森林培育工作離不開技術和專業人才的支持,但中國林業專業人才相對比較匱乏,有必要開展林業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首先,林業相關政府部門要引進資深林業專家對專業技術人才開展培訓,組織定期的專業學習。其次,要建立專業考核體系和獎罰規則,激勵林業工作人員積極性。
綜上所述,森林培育中撫育間伐工作的順利開展關系著森林資源管理的成效。所以,中國必須深化森林撫育間伐研究,積極解決中國森林撫育間伐存在問題,提高中國森林資源管理的效率,提升中國林業的“三個效益”。
(山東省臨沂市不動產登記交易中心鄭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