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杰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作為我國現階段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掘農村中的市場,無論是對于農村的經濟發展還是農村的電子商務行業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互聯網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傳輸技術,其在現階段已經融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普及率與網民數量也得到了顯著的增加,這也為農村的電商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本文著重對農村電商推動產業結構轉型的升級策略展開了研究。我國農村的經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與脆弱性,這也使得我國對于農村的經濟發展一直保持著保護的發展態度,但農村的經濟特點也為電商在農村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機,我國的大型電商,如阿里巴巴、京東等均已經在農村中開始進行布局,阿里村淘與菜鳥工程等平臺也均得到上線。這些電商與平臺的建設,使得農村市場的物流服務得到了開放,促使農村中農業產品直接進入到城市中提供了保障,無論是對于農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是農村進入信息化時代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農村電商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測度方法
(一)測度方法的原則
測度的方式包含了多種,在對于農村電子商務行業進行開發的過程中,必須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測度方法來進行組合,以此來確保后期工作的順利實施。而在測度方法的選擇中,通常需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適用性原則:農村的電子商務推動農村產業發展測度雖然屬于績效測度的內容,但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測度的數據資料必須具備公開性與真實性;另一方面,由于現階段農村的電子商務推動產業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大量的數據資料無法進行獲取,只能夠更加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因此必須要充分遵循適用性的原則,根據相關的數據資料與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判斷發展的情況。
2.合理性原則:對于不同的測度對象來說,其所選用的測度方式也均有所不同,因此在測度方法的選擇中,必須要充分遵守合理性的原則。這種合理性主要是指所選的測度方式,是否能夠展現農村電商對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推進作用,能夠覆蓋農村產業結構發展的各個方面。
3.可操作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主要是指所選測度方法的操作性與適用性,雖然部分測度方法的邏輯嚴謹,公式復雜,但在實際應用中的適用范圍較小,且很容易導致測度的本質被掩蓋。測度工作應當更加注重構建事物之間內在的聯系,充分展現各項數據之間的關系。
4.可對比性原則:測度的結果應當采用對比的方式來進行,通過對比的方式來了解電子商務對于農村產業結構轉型的升級效果,找到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以此來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二)測度的指標體系
本文主要借鑒了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測度、國民生產總值理論與方法等,根據電子商務對于農村發展的作用原理與機制,初步制定了農村電子商務推動農村產業發展效果的測度指標體系。其中,測度類別主要包含了:農村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及其在第一產業中所占比例;農村電子商務產業附加值及其在第一產業中所占比例;農村電商固定資產投入規模及其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規模中所占比例;農村電商從業人數及其在城鎮就業人數中所占比例;農村電商產業值及其在GDP中所占比例。與之相對應的Ⅰ類指標主要為:農村電商交易額與市場規模;涉農第二產業與涉農服務業;農村電商固定資產投入規模;電子商務從業人數;農村電子商務產值。與之相對應的Ⅱ類指標主要為:B2B交易額、B2C交易額、C2C交易額、生產資料銷售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農產品加工也規模、電商旅游業發展規模、農家樂產值與民宿產值;農村電商服務業固定資產投入規模、涉農企業網絡平臺建設投入規模;電子商務服務業人數、企業電商從業人數;農業產值、涉農電商第二產業產值、涉農電商服務業產值。
二、山東農村電商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保障體系
(一)產業戰略保障
首先需要大力推動傳統產業與農村電子商務之間的融合,針對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涉農產業資源進行整合,不斷探索適用于行業特色與電子商務發展的道路。同時,還需要采用數據化的運營模式,以公共服務為產業的導向,構建與市場發展相適應的商務模式,做好線下與線上資源的配合,將互聯網+融入到企業的發展模式當中;其次,需要推動農村中小型企業向電子商務模式的轉變。農村的中小型企業具有規模小、資金靈活以及成本低等優勢,其主要的問題則集中在物流運輸與經營管理方面。因此,將農村中小型企業與電子商務進行合作,促使其向電子商務模式進行轉變,能夠充分利用好電子商務中物流的優勢,促進農村中小型企業的發展與壯大。現階段,山東省已經由數百家中小型農村企業正逐漸向著電商平臺進行發展,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后,需要大力推動區域特色產業與電商的融合。大力推動特色農產品的發展,以構建特色農產品為主要的發展方向。特色農產品不但能夠提高農產品的質量與知名度,同時還能夠加強電商在農村中構建特色小鎮、休息、旅游等各種其他產業的發展,進而能夠實現第三方平臺的合作銷售渠道。
(二)著重發展農村電商物流與冷鏈物流
首先,需要加強農村中物流行業的建設。為發展農村中的電子商務,必須要先加強農村中物流行業的建設,構建完善的農村物流的產業鏈,尤其是在冷鏈物流的運輸技術。開發智能快件箱,提高農村產品的快遞服務,增強農村中電商服務站的功能,提高農村快遞物流的服務配送速度,加強冷鏈物流配送能力與標準化車輛建設,提高配送的效率;其次,需要加強電商與快遞之間的信息共享。電商與快遞的信息資源共享對于農村電子商務的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農村中必須要構建統一的信息交流處與數據接口,充分利用好大數據的優勢,增強訂單的數量與配送能力,實現物流中各個環節中的協同合作;最后,需要加強物流的智能化運輸。鼓勵并支持第三方的物流發展,加強對于物流智能化行業的研發力度,不斷著手于提高物流配送能力以及倉庫儲存能力,促使各項操作能夠更加滿足智能化與高效化的要求。
(三)加強信息技術基礎建設
信息化技術的基礎建設是奠定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因此必須要加強對于農村信息技術的基礎化建設。首先,需要提高電商企業的創新力度。支持電子商務在各項技術方面的投入研發,鼓勵其將新研發內容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引導電商企業對于人才認知的重要性,注重對于技術行與創新型企業的培養。同時,還需要與高等的科研所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構建產研學的合作模式;其次,需要增強與電商合作的基礎。構建針對電子商務的科研基金,通過政府部門與科研結構進行合作,推進電子商務研發平臺的融合,以此來構建企業、科研所、產業基金、科技孵化的一體化模式;最后,需要提高對于電商創新的保護力度。完善電商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簡化知識產權糾紛的處理流程,提高處理效率與對于違法侵權企業的處罰力度。
(四) 完善互聯網金融服務體系
提高電商投資融資的各項服務體系,積極鼓勵PE與VC等投資企業在山東省進行業務的開展,培養創新企業的項目建立與資本運作,主動與山東省各大銀行進行合作,提高民營銀行與地方銀行的合作力度,探尋有效的合作途徑。構建新興融資模式,增強金融服務體系對于農村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作用,主動開發農村產業股權眾籌平臺的發展。此外,還需要提高對于電商建設的扶持力度,構建山東省電商創新投資基金會,以政府的資金作為導向,提高市場資金的參與程度。構建與商業銀行的合作模式,采用和投資機構進行的共同管理模式,構建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運作體系,以此來提高政府資金的運作效率。
(五) 增強電商行業人才的培養力度
人才對于農村電子商業行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要加強對于電商行業人才的培養力度,著手與廣泛招聘高新技術人才,采用人才招聘會、海外人才招聘會等方式進行專業人才的招募。通過與高校合作的方式,對高校人才進行定向的培養。加強對于人才招聘與培養的投資力度,通過良好的經濟條件與發展前景來吸引人才,采用網絡平臺的方式來發布人才招聘的信息。此外,還需要提高人才培養機構的建設,構建以政府與企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積極引入高校中的優秀人才,支持并參與到高校中電子商務創新大賽當中,發掘創新大賽中的優秀人才,并將其引入到企業當中,以此來構建一直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較高的電商人才隊伍。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的經濟發展一直以來都是社會所關注的重點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電子商務行業的興起,其滿足了農村經濟建設的條件,補足了農村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環境。因此,需要通過電商來推動農村產業結構的轉型與升級,通過農村測度指標評價與保障體系建設,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順利轉型。
(作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鄉村振興背景下山東省農村電商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研究,項目編號:19-zz-jj-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