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梓汀 陳 莉 岳 亮 陸 勇 朱 敏 盧 毅
(成都中醫藥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附屬生殖婦幼醫院 四川·成都 611137)
燒傷外科屬于外科中的二級學科,專業性較強。在目前臨床醫學本科教育中,燒傷外科理論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掌握燒傷的診斷方法和治療原則,熟悉燒傷的初期處理和補液療法,對學生而言掌握這些理論知識點難度不大。而燒傷外科實驗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掌握燒傷創面的急診處理及換藥方法。燒傷清創換藥是外科換藥包扎中具有特色的操作之一,對本科生的要求較高,同時也要求學生在操作中注意人文關懷,并且具備在面臨醫療緊急事件時的自信和基本職業素養。
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授課教學模式已經無法完成目前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必須轉變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點。翻轉課堂和PBL教學方法近年來在各中小學教學以及高等院校的課程改革中受到重視,都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自學,通過思考、討論的方式加強自身知識的內化,并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本研究在燒傷外科教學中聯合應用翻轉課堂與PBL教學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匯報如下:
2017級臨床醫學五年制1個班學生共30人。采用Excel軟件通過隨機數字法將30名學生分成A、B兩組,各組15人,A組為教改組,B組為對照組。教改組采取基于翻轉課堂的PBL教學法進行燒傷外科相關課程的授課,對照組采用傳統序貫性外科教學,包括燒傷外科的理論授課和燒傷外科的實驗教學。兩組的授課教師為外科教研室同一教師,后期考核中主觀題以及技能考核由教研室中非授課教師擔任,教考分離。
1.2.1 教學方法
教改組:(1)課程安排不分理論課和實驗課,而將燒傷外科的理論及實驗教學的學習目標統一設置到特定的臨床情景中,主要包括燒傷的面積估算、燒傷深度的判定、燒傷的急救、創面的處理(清創和換藥)、燒傷的補液計算等知識點。(2)在正式授課之前,由教師推薦,學生在學堂在線以及中國高校慕課網學習燒傷外科相關知識點,一般一個知識點10-15分鐘的視頻時間。(3)在正式教學中,在PBL教室進行小組討論式教學,7-8人為一小組。(4)教師在課堂上展示設置的臨床情景,由小組進行討論,每個小組討論出關于此臨床情景的問題及解決措施。(5)討論完畢后由每一小組的學生代表回答問題及進行技能操作展示。(6)每一小組展示完畢后,由另一小組同學進行點評,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7)教師綜合各小組的學習情況,歸納此臨床情景包含的知識要點,以及總結相關的臨床操作技能。(8)最后再由各小組進行討論,梳理此臨床情景中的理論知識點,以及技能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對照組:(1)按照目前的教學大綱和課程設置,進行燒傷外科學理論及燒傷外科實驗教學。(2)在正式授課之前,也由教師推薦,學生自主在學堂在線以及中國高校慕課網學習燒傷外科相關知識點。(3)理論課授課中,主要采用集體授課的方式,以教師講授為主,結合多媒體的應用,課堂上采用雨課堂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前測和后測。(4)在實驗教學中,采用教師講授及演示、播放操作視頻、學生操作練習三結合的方法,包括學生一起觀看本次課教學錄像,然后由教師根據本次課內容,講解并演示實驗步驟、注意事項等,最后由學生個人或是小組進行操作練習,教師進行個別指導,糾錯。(5)最后由教師總結在指導過程中發現的常見問題。
1.2.2 考核方法
兩組學生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內容,包括理論知識考試、技能操作考核、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理論知識的考核采用統一命題方式,外科學總論理論考試試卷中包含燒傷考點5分。形成性考核中設置涉及燒傷傷情判斷和補液計算的病案分析題10分。技能操作考核內容為燒傷清創換藥,設置有臨床情景的燒傷案例,總分100分,包括操作準備15分,操作過程70分,以及職業素養15分。調查問卷主要包含學習興趣、主動性、學生對教學方式滿意度以及自身綜合解決問題能力評價四項,每項10分,總分40分。理論考試采取機考。病案分析為主觀題,技能考核采用實驗技能中心同步評分系統,由外科教研室的非授課教師進行評分,考核的時候采用盲法。調查問卷采用問卷星線上進行。
采用Prism8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所有指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指標比較,若方差齊采用t檢驗,若方差不齊則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期末理論試卷中對燒傷知識點得分進行統計,教改組和對照組學生的成績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比較(分,±s)

表1: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理論知識成績教改組 15 4.333±0.9759對照組 15 4.467±1.125 t 0.3467 P 0.7314
教改組和對照組學生病案分析成績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兩組學生病案分析成績比較(分,±s)

表2:兩組學生病案分析成績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病案分析成績教改組 15 8.467±1.125對照組 15 8.000±1.000 t 1.200 P 0.2400
教改組學生技能操作總成績優于對照組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操作前準備和操作過程兩部分得分,兩組無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成績差異主要體現在職業素養部分(P<0.05),見表3。
表3:兩組學生技能操作成績比較(分,±s)

表3:兩組學生技能操作成績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技能操作總成績 操作準備 操作過程 職業素養教改組 15 88.80 12.40 63.40 13.00±3.529±1.502±3.376±0.8452對照組 15 85.27 12.20 61.87 9.933±5.325±1.821±3.720±3.127 t -2.142 0.3282 1.182 u=20 P -0.0410 0.7452 0.2471 <0.0001
調查問卷通過問卷星進行線上回收統計,30位學生全部參與在線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學習興趣以及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兩項評分,教改組的學生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對教學方式滿意度及對自身綜合解決問題能力評價方面,兩組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4。
表4:兩組學生調查問卷分數比較(分,±s)

表4:兩組學生調查問卷分數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總分 學習興趣 主動性 滿意度 綜合能力教改組 15 36.67±2.795 9.467 9.467 9.400 8.333±0.6399±0.9155±0.9103±1.234 8.600 8.600 9.200 8.000±1.121±0.9856±0.8619±1.195對照組 15 34.40±2.586 t - 2.306 u=62 2.495 0.6179 0.7513 p - 0.0287 0.0263 0.0188 0.5416 0.4587
外科教學既要重視醫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也要重視實際動手能力和臨床綜合素質的訓練,在教學過程中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醫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本文研究結果發現基于翻轉課堂的PBL教學法將外科理論課與外科實驗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主動性,培養技能操作中人文關懷精神等方面較傳統教學具有一定的優勢。燒傷外科要求學生掌握燒傷的診斷方法、治療原則、燒傷的初期處理、補液療法以及燒傷創面的急診處理及換藥方法,要求醫學生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人文關懷精神。對于燒傷外科的一些基本理論知識,醫學生是可以通過傳統教學法獲得,但是對于培養醫學生主動學習、發現問題并運用綜合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教學法存在一定的不足。
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主要分為基于傳授和基于互動兩大類。傳統教學通常是以教師為中心,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來完成知識的傳授,學生在課后通過完成作業、練習操作或者實踐來完成知識內化。而基于互動的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指令者轉變為教學引導者,學生更多地通過自主學習獲取知識,通過交流、討論等方式加深知識的內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是當前倡導的教改模式,也是未來可能成為的主流教學方式。翻轉課堂、PBL、CBL、BOPPPS、案例式立體教學方法等各種新的教學方法都是為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由傳統的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是指將傳統教學過程“翻轉”的教學方式。教師將教學視頻等多媒體課件制作并放在課外網絡上,或者利用網絡平臺選擇其他優秀的教育資源,在課前對學生發布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外時間完成針對知識點的自主學習。而之后的課堂時間主要用于學生討論、匯報、操作等教學過程,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進行答疑解惑,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是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和實踐的基礎。目前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如中國高校慕課網、學堂在線、超星平臺、各高校自建的慕課以及微課學習平臺等,給翻轉課堂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PBL教學是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HowardBarrows于1969年首先試行的一種教學模式,以疾病為線索提出問題,以學生為中心的小組討論式教學。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思維、推理和分析,將所學的醫學知識與患者的疾病連接起來,將相關學科的基礎與臨床知識進行整合,提高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教學模式的核心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強調把學習設置到有意義的情景中,通過學生主動思考、相互交流合作來解決問題,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考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PBL教學法已成為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也逐漸成為國內醫學教育模式改革的趨勢。
本研究對教改組學生采用基于翻轉課堂的PBL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授課模式,比較兩組的學習效果發現兩組學生的理論考試及病案分析成績無明顯差異(P>0.05),而教改組的學生在技能操作、學習的興趣及主動性方面優于對照組(P<0.05)。聯合應用翻轉課堂和PBL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操作能力,有助于提升醫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綜上所述,基于翻轉課堂的PBL教學方法在燒傷外科中的教學效果,在某些方面優于傳統授課模式,可以嘗試在外科學其他章節的教學中推廣此教學模式。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不足,如學生例數較少,局限于燒傷外科教學,關于教學效果評價的調查問卷設計是否合理等,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討此教學方法的適用范圍,并不斷完善PBL案例以及優化多元化的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