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偉
Research on the Rural Tourism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WEI Wei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摘? 要】鄉村旅游項目開發不僅是我國鄉村地區經濟轉型的重要路徑,更是構建新型城鄉二元經濟發展結構、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體系不斷完善的重要途徑。在鄉村旅游深入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強化公共管理作用的發揮,有效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論文在明確構建鄉村旅游公共管理機制必要性的基礎上,分析鄉村旅游建設中公共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提出對應的提升路徑,以期為鄉村旅游健康發展提供參考,為公共管理完善和發展奠定理論基礎。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projec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th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rural areas,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onstruct a new 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operation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in-depth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we must strengthen the play of the rol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mechanism of rural touri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rural tourism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path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關鍵詞】公共管理;鄉村旅游;基層政府
【Keywords】public administration; rural tourism; grassroots government
【中圖分類號】F323;F592?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5-0132-02
1 引言
公共管理作為政府運行的新型模式,在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職能體系完善等方面起到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為社會主義建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公共管理理念推行時限較短,基層政府在這方面的認識和構建水平還比較低,使得其作用還沒有能夠充分發揮出來。本文以鄉村旅游建設為例,對公共管理實施的意義和路徑深入探析,以期為相關方面工作改善提供參考。
2 構建鄉村旅游公共管理機制的必要性
經濟活動開展本身是以市場配置為基礎的,但是完全意義上的市場機制不僅無法實現,更會在實際運行中存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和嚴重的浪費情形,使得整體運轉失靈。只有通過政府層面依托公共管理活動進行管理和矯正,才能夠有效彌補市場配置存在的不足。鄉村旅游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產生于社會公眾群體精神層面需求而出現的新型旅游模式。鄉村旅游的發展,不僅革新了旅游產業發展模式,還為完善城鄉二元結構提供了更為優化的方式[1]。但是僅依靠市場運行模式,必然會使鄉村旅游發展出現多方面問題,在這種情形下,就必須全方位導入公共管理體系,充分發揮公共管理體系中天然蘊含的經濟管理職能,有效彌補純市場體系發展中存在的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和資源浪費等負面現象。同時,通過公共管理各項具體工作的實施,還能夠為鄉村旅游宣傳提供多元化平臺,提升鄉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構建更加完善的綜合保障機制,有效解決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實際問題,從而為鄉村旅游健康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3 鄉村旅游建設中公共管理存在的問題
3.1 基層政府在鄉村旅游規劃管理方面的工作不深入
鄉村旅游在我國不同地區已經有20多年歷史,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變革和旅游產業開發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2]。尤其是近十多年來,各個地區鄉村旅游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運行模式也朝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但是由于鄉村旅游建設主體較為混亂,開發建設方面的制度體系不夠完善,使得多數地區的旅游規劃管理較為混亂。受到經濟利益驅使,無序化開發、重復性開發項目不斷出現,甚至部分旅游項目建設出現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相悖的情形。而在這些方面原本應當承擔對應職責的基層政府,卻由于受到利益驅使、治理能力缺失等因素影響,無法對項目規劃進行科學指導和管理,造成較大的資源浪費。
3.2 基層政府在鄉村旅游宣傳方面的支持不足
雖然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出現多種不同問題,但是其整體上來說,其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精神文化建設所起到的作用是積極的,能夠為解決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問題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受制于鄉村經濟本身運行模式、管理思維和資金等方面限制,使得鄉村旅游項目建設資金投入較大,在知名度和經濟效益實現路徑方面存在缺失,對外宣傳多是限定在周邊區域,旅游項目知名度較低,對游客吸引力度較小,難以通過規模效應維持鄉村旅游項目的健康發展。而基層政府在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也有所不足,沒有能夠將鄉村旅游宣傳與公共管理改革深入聯系,無法構建二者高效的協同發展體系。
3.3 鄉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鄉村旅游項目開發多是以當地獨特自然景觀和人文優勢項目為基礎進行開發,多數項目開發建設區域較為蔽塞,不僅在交通建設方面較為滯后,在餐飲、住宿、服務設施方面的建設更是較為欠缺,由此使得項目整體經營水平難以提升,單客消費總量較低,更難以實現游客的持續性消費。多數地方政府在公共產品供給方面雖然較為重視,但是受制于財力方面的不足,在這方面的投入較為有限,直接影響到鄉村旅游的進一步發展。
3.4 鄉村旅游公共管理綜合保障機制不完善
鄉村旅游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發展體系,經營模式也較為成熟,但是整體創新力不足,項目開發重復度較高。同時,受到利益追求因素影響,多數項目存在擴大宣傳不力、子項目運行不暢、游客體驗不佳等問題,甚至還有部分項目運行中會存在勒索欺詐、過度消費、危及游客人身安全等方面問題[3]。部分基層政府不僅沒有采取及時的處理措施,反而為這些惡劣現象提供保護,影響到鄉村旅游項目的健康發展,更對政府形象產生負面影響。
4 提升鄉村旅游建設公共管理水平的基本路徑
4.1 切實發揮公共管理的引導功能
針對多數鄉村旅游項目開發重復性、無序性等方面問題,在建設運營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公共管理的基本引導功能。從鄉村旅游項目的前期規劃、建設,到實際運營管理的各個環節,政府層面都應當深度明確自身責任,利用行政事務管理所具有的制度優勢、數據優勢等,對項目運營前景進行精準預測,對項目運營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參考各個方面因素,提前制定對應的改善措施。在出現運營問題時,能夠通過及時調整,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引導鄉村旅游發展保持在健康方向。同時,對于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出現區域范圍內重復性開發和無序競爭行為,政府層面應當提前通過規劃方案進行引導,減少社會資源浪費,全面提升鄉村旅游建設水平。
4.2 為鄉村旅游建設提供宣傳支撐
為鄉村旅游建設提供全方位的宣傳支撐,不僅是公共管理體系構建的基本要求,更是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媒體行業運行模式發生巨大變革,但社會公眾群體對官方媒體的信任度和感知力較低的問題依然存在。在鄉村旅游項目建設中,要能夠從公共治理所具有的現實意義出發,將宣傳工作納入縣級融合建設體系中,借助縣級融媒體建設的有利契機,將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宣傳模式與視頻直播、微媒體等新媒體宣傳形式有機結合在一起[4]。以此不僅能夠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減少鄉村旅游項目運營在宣傳成本方面的投入,還能夠為縣級融媒體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素材,促進公共管理水平提升,實現各方共贏。
4.3 加大鄉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針對鄉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現實問題,僅依靠政府層面的投入,必然無法滿足鄉村旅游發展的要求,這也是體現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基本能力的重要方面。從目前發展形勢而言,這方面建設工作的開展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將PPP模式納入基礎設施建設體系中,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結合實際進行規劃,做好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和人力方面的投入;二是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旅游項目的支撐力度,為旅游項目開發提供更多方面的資金支持;三是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行政服務機構,加強不同投資主體和需求主體之間的對接,為項目對接提供更多的信息數據支撐,以此不僅能夠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還能夠切實將服務型政府建設落到實處,依托鄉村旅游項目發展促進地方經濟優化發展。
4.4 構建完善的鄉村旅游公共管理綜合保障機制
要確保鄉村旅游項目具備強有力的持續運營能力,必須確保公共管理綜合保障機制建設達到更高水平。一是政府層面要做好服務項目監管工作,通過定期暗訪、調查等形式,了解旅游項目運行真實狀況,對其中出現的問題依法依規嚴格處理;二是要加大鄉村旅游項目人才培養支持力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依托當地中職、高職等院校教育力量,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養,不斷提升旅游項目服務水平;三是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的引導作用,吸引更多的中高職學生參與到鄉村旅游項目經營中來,創新旅游項目內容,以差異化經營,為鄉村旅游發展作出貢獻。
5 結語
鄉村旅游建設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體系中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但是相關層面在發展理念方面還存在一定缺失。對于政府層面而言,必須強化對公共管理理念的認識,堅持以服務型政府建設為基本出發點,從引導作用、宣傳支撐、基礎設施建設及綜合保障機制構建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鄉村旅游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馬文婷.鄉村旅游發展中基層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創新探析[J].當代旅游,2020,18(32):59-60.
【2】張敏.公共管理視角下鄉村旅游文化資源開發路徑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0(18):61-62.
【3】徐躍龍.鄉村旅游扶貧中的村民參與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8.
【4】鄧琳琳.鄉村旅游發展中政府公共管理機制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