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韓玉峰著《山西電影文學史1935—2019》"/>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浙江 潘正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學界出版了不少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著作,卻鮮少將我國的“電影文學”納入體例之內進行專章論述,電影文學獨立的文學價值和審美價值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著作中不受重視,應當說,這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內在豐富性。20 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電影文學”概念的厘清和高等教育的需要,開始陸續有中國電影文學史專著出版,但也是屈指可數。1985 年,周曉明的上下兩冊《中國現代電影文學史》是首部直接以“電影文學”命名的中國電影文學史;20 世紀90 年代以來,也僅有如劉建勛、劉劍鋒、魯原主編的《中國當代影視文學》,張巍主編的《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電影編劇卷》,以及對電影文學進行專章論述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通史》(唐金海、周斌編寫)等寥寥幾本。可見,目前電影文學史類的專著依舊稀缺,因此,《山西電影文學史1935—2019》(韓玉峰著,北岳文藝出版社2020 年5 月版)的出版,無疑為我國電影文學史家族的繁榮增添了一位新成員。
此書的作者韓玉峰,已經八十幾高齡,卻仍筆耕不輟,醉心于山西電影文學史的研究,他曾歷任山西省文聯副主席、常務副主席、顧問等職,這使得他能夠及時抓住山西文壇與電影文學的各種動態,以一個見證者與親歷者的身份參與其間,也為其從事山西電影文學史料的收集提供了便利。在寫作此著之前,他歷時三年,完成《銀幕記憶——山西電影制片廠50 年》一書的編輯、印制,記錄了山西電影人半個世紀艱辛跋涉、砥礪前行的足跡,為此,作者積累了大量的有關山西電影文學方面的史料和素材。歷時十幾年的史料收集和籌備后,這部凝結了他大半生所見所思的《山西電影文學史1935—2019》終于出版。此作通過對山西電影文學八十幾年來的全面、系統的梳理與還原,不僅填補了山西電影研究的空白,也豐富了中國電影文學的歷史,而且,本著以其獨特的體例,構筑了一部別開生面的地域性電影文學生態史。
20 世紀30 年代,全國除上海、北京、廣州和山東外,只有山西有自己的制片公司,并在一批優秀的導演、劇作家、演員的合力下,在艱苦的環境中創作出如《華北是我們的》等一批在抗戰時期鼓舞全國人民同仇敵愾、抵御外寇的影片;山西電影在一開始就以這種多方合力之下的優秀創作參與進了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為中國電影的多樣態發展貢獻了山西力量。韓玉峰很敏銳地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在書中不單只寫山西電影文學史,還寫了山西的電影機構、編導、拍攝、演員、獲獎、影響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著中大量的回憶錄與現場采訪、對話、資料的納入,寫出了山西電影文學發展的全貌,還原了山西電影文學最真實的原生態。這一視野和舉措是具有開創性的,開啟了電影文學史的新寫法。
本著基本涵蓋了1935—2019 年間對山西電影發展做出過貢獻的電影機構與制作單位,除了“西影”外,還有山西電影制片廠、山西影視集團、山西黃河影視社、一些民營影視企業和高校創作單位等,它們構成了山西電影創作的多樣化發展生態。作者非常注重其動態發展過程,以及在這一過程中不同場域的互動與合力。在談及西北影業公司時,他除了介紹《無限生涯》《風雪太行山》等優秀故事片的導演宋之的、賀孟斧及其制作過程外,還通過回憶錄等史料介紹了不為人所熟知的作為演員的趙樹理。在展現山西電影制片廠從20 世紀60 年代至今的六十年歷程時,本著介紹了為“山影”鞠躬盡瘁的李水合,山西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神行太保》,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的《明天我愛你》《走過嚴冬》《聲震長空》,以及一上映就轟動影壇的《暖春》《暖情》《暖秋》系列電影作品的制作過程、演員的獲獎、影響等細節。如《神行太保》由編劇郭恩德八易其稿再經由著名作家孫謙一字一句的批注修改后才投入拍攝,而拍攝過程更是曲折艱難——只有一臺攝影機、五盞照明燈,編、導、攝全靠自己,經過多方共同努力,該劇發行后成為當年上座率較高的一部體育片,還獲得了《文藝報》《新華日報》等報刊的評介。可見,本著在展現山西電影發展的大框架中納入了大量的歷史細節,架構起以電影制作單位為“鏈”,作者、劇本、導演、演員、拍攝、電影作品、影響為“場”的敘述格局,從而書寫出鮮活而有生命力的山西電影文學生態史。
作為一種文學現象,電影文學如同其他文學樣式一樣,也是社會生活、文化底蘊在文藝領域里的一種折射和反映。作為一本地域性的電影文學史,本著非常注意突顯山西文化中樸實、厚重、土地氣息濃厚的地域文化底蘊。因為這種文化底蘊構成了山西電影文學的思想與藝術基礎。特別是山藥蛋派文學與山西電影文學的共生關系,本著非常注意挖掘,于焉展示了山西電影文學劇本的厚重感、鄉土氣和幽默色彩。
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趙樹理,其小說多以華北農村為背景,他開創的“山藥蛋派”,成為新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文學流派之一。20 世紀五六十年代,他的部分作品如《三里灣》《登記》《小二黑結婚》等被改編為電影,搬上了銀幕,并以其新鮮樸素的民族形式、生動活潑的群眾語言、清新濃郁的鄉土氣息與山西特有的鄉土幽默情調贏得了大眾的喜愛。馬烽的《我們村里的年輕人》以汾陽賈家莊的農民生活為原型,是新中國反映農村生活的影片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以一種快樂輕松的審美心態來審視“大躍進”中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沖突與愛情糾葛,整體色彩樸素、明朗、健康、幽默,一經上映,便引起強烈反響,成功入選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國產新片展覽月”的影片展覽,《人民日報》《文匯報》《電影藝術》紛紛發表文章,從不同角度評價此片成就。根據胡正的小說《汾水長流》改編的同名電影劇本同樣充滿了強烈的生活氣息和濃厚的地方色彩,活畫出一幅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農村的百景圖,也是眾多鄉土人物形象的大畫廊;其由喬羽作詞的插曲《汾河流水嘩啦啦》也因寫盡了山西的山美、水美、人美的地域文化特色,傳唱至今。被譽為“用電影書寫著中國歷史” 的孫謙,同樣因秉持著山西特有的鄉土幽默的喜劇風格和濃郁的地域風情而被大眾所喜愛。這些內容,在本著中皆有全面的展示。
此外,本著還緊扣山西地域文化,重點展現了山西電影的影響:因表現山西民俗風情而外景拍攝大都取于山西民俗文化旅游景點從而具有濃郁山西地域文化特色的《黃河喜事》,上映后深受全國觀眾歡迎;全方位展示大同人的博大胸懷和淳樸民風的《塞外有家》,具有紀實風格、幽默色彩、接山西鄉土之地氣又頗能展現山西人民的質樸與奉獻精神的《大山深處的時光》,賈樟柯獲獎無數的《一個村莊的文學》《山河故人》等,皆“扎根山西大地,一直在講述山西的故事”。本著指出,山西以其淳樸溫厚、富有幽默感的地域文化養育了山西電影文學的作家們與電影人,并讓山西電影的影響走向全國。挖掘和提煉山西優秀地域文化在山西電影中的表現,是本著的一大特色。
現有的電影文學史著作,很少將微電影等新興電影形式納入其中,但本著從互聯網生態角度,將基于互聯網的山西微電影的發展和動漫發展,做了全景展示。這對于電影文學史的寫作,頗有開新之功。
微電影是信息時代下的新型電影模式,相對傳統電影而言,投入更小,時長更短,多在網絡平臺和各種新媒體移動端播出,因而具有較易制作、傳播性強、參與度廣等特點。本著通過對山西微電影創作態勢的梳理,厘清了山西微電影創作從興起到發力再到大熱的三個發展階段,記錄了一批優秀的山西微電影賽事、創作人才和作品。如在2016 年的首屆“華夏古文明 山西好風光”微電影大賽中,就涌現出優秀編劇王克文、優秀紀錄片撰稿人王志宏、優秀導演楊巧文、優秀攝影劉斌、優秀演員李宗全等人。本著恰如其分地指出,山西微電影創作論壇的召開,齊集了一批專業人士,對微電影的概念、本體特征、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進行了深入探討,明確了創作的方向,積極推動微電影創作在傳播正能量、傳承山西地域文化、豐富山西電影發展方面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動畫電影在中國由來已久,原本并不是一種新鮮形式,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動畫電影的內容、特效、細節的要求越來越高,從這個意義而言,這是一種新的挑戰。本著指出了山西動畫產業薄弱的問題,但同時也通過梳理山西動畫電影的發展,肯定了山西動畫電影人所做出的努力與優秀作品的價值。2005 年上映的山西動畫作品《紅孩兒大話火焰山》,情節緊湊、人物豐滿,并嘗試運用了3D技術與一些流行元素,頗受好評,獲得了第十一屆電影“華表獎”優秀動畫片獎和第四十二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獎。此外,山西為了整合動畫資源,營造良好創作氛圍,高度重視舉辦集專業性、藝術性、學術性和商業性于一體的動漫藝術節,至今已舉辦四屆,以兼容并包的心態納入二次元的動漫文化,時刻為山西電影文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這在本著中,皆有充分的展示。
這本46 萬余字的皇皇巨著,不僅涵蓋1935—2019 年間山西的電影文學創作,同時也涵蓋了山西電影機構、制片方、演員、拍攝過程、影響、獲獎情況的全生態發展;還對山西的電影作品進行分類論述與梳理,突顯山西電影文學的地域文化底蘊的同時,開創性地將互聯網時代下的山西微電影、動漫電影等新樣式納入電影文學史的書寫中;以豐富的史料,全方位、多維度地展現了山西電影文學的發展與變遷,是一部別開生面的電影文學生態史,不僅賦予了山西電影文學“史”的品格,填補了山西電影史研究的空白,也豐富并推進了中國電影文學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