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華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課程。“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2019年,C?;诔菍W習通平臺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引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育教學中,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融合,創新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形式與方法?,F階段探析與總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思政課堂的具體教學實效,識別以及發掘其在實踐中出現的特點與新情況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運用網絡信息平臺輔助課堂教學,構建“線上資源+線下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課前學生自主學習、課中重難點講解、線上線下討論、過程性考核評價等方式,實現線上與線下、課內與課外的有效連接。
本文面向C校學生進行匿名問卷調查,搜集了學生關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情況的反饋。調查面向大一、大二年級采用混合式教學的班級,共發放問卷370份,回收有效問卷366份。對調查問卷數據進行整理,內容主要涵蓋以下四個方面。
1.學生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認可程度。此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學生(66%)更傾向于線上與線下課堂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24%的學生表示習慣于線下面對面課堂教學模式,少數學生(10%)傾向于單純的線上網絡教學模式。對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感受,大多數的學生(63%)表示對于自己的學習幫助很大、學到很多東西,有33%的學生表示有些幫助,極少數學生(4%)表示幾乎沒什么幫助。
2.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參與度現狀。在此次問卷調查中,大約有一半的學生(59%)表示每周大概有1-2小時左右在平臺上進行學習,僅有7%的學生表示每周平臺學習會在5小時以上。關于每周線上學習通任務點的學習情況,大部分(85%)的學生表示每周會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其中有6%的學生在每周課堂教學前趕時間完成),少數學生(15%)表示完成時間不固定、與教學進度不匹配。關于學習通視頻觀看情況,有40%的學生表示會認真觀看所有視頻、弄懂所有問題。關于學習通練習測驗情況,有69%的學生表示會獨立完成題目。
3.影響學生參與度的主要因素。學生參與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超過67%的學生認為課程學習資源是否豐富、線上課程視頻是否生動有趣對其學習影響最大。有39%的學生表示課程學習任務重、觀看視頻花費時間較長。有22%的學生認為學習任務難度較大。有18%的學生認為課程考核方式不夠合理。在學習平臺穩定性及熟練操作方面,約40%的學生表示會受影響。對于師生間缺乏有效的交流,約33%的學生表示會對其學習產生影響。
4.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更好地開展,向參加問卷調查的學生尋求了建議,并且設置了一道開放性的問答題,收集到了許多建議,主要建議集中在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改進,另外還包括完善發展網絡平臺、嚴格要求課堂紀律、提升教師隊伍素養、提高學生自我素質等。
通過此次問卷調查可知,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已經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認可?;旌鲜浇虒W模式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但還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空間。
針對混合式教學目前沒有明確的指導性規范性文件,也沒有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規范,缺乏具體可行的相關制度,在授課過程中沒有更好的將線上內容融入日常教學中,可能就會出現線上線下兩張皮,另外線上線下教學的課時分配沒有明確,可能會增加學生的學習任務,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充分發揮混合式教學的優勢。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了67%的同學認為線上課程的教學視頻不夠生動有趣,缺少吸引力,并且希望在混合式教學線下課堂應以教師講授為主,內容更加深入??梢?,在線下課堂中,學生最喜歡的是教學內容,學生們更樂于通過線下課堂獲取課程知識,并十分看重教學內容的傳遞質量,這種情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中,可能會陷入形式大于內容的誤區。平臺課程資源不夠豐富,課堂教學方法不夠創新,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等,都是目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應思考的問題。
在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充分發揮思政課在立德樹人中的關鍵作用這樣的背景下,思政課程得到了大部分同學的認可,但仍有部分學生持敷衍了事的態度,比如課前任務點不能及時完成、視頻觀看與教學進度不匹配、章節作業不能獨立完成等,使得在線上平臺學習的實際效果減弱。混合式教學模式對于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仍然無法完全調動,這些學生通過被動要求去使用學習通進行學習,就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導致知識的獲取量不盡如人意。在線下教學中,部分同學沒有積極配合老師所發放的課堂活動,比如課堂隨堂練習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主題討論存在利用網絡復制粘貼等情況,學生對所發放的課堂活動存在機械參與,對問題并不思考,只是為了得到平時成績,使得學生主體性作用沒有充分得到發揮。
構建完整系統的教學模式,定期對教學實踐進行總結和改進,從而指導實踐教學和預判教學效果,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深度融合。制定規范的教學參考標準,比如具體規范線上線下教學內容、合理分配線上線下教學學時等,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1]。探索完善學生自主學習的保障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意識,激發學生學習內生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注重思政課教師的團隊建設,培養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提升教師的應變能力和理論素養,重視教師的自我提升和突破,關注教師的可持續發展。
要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在教學設計上,思政課要與學生專業相結合,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特點,有計劃的對線上線下教學環節進行設計,做好更精細化的備課,在課上及時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觀察,必要時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更有利于對學生的知識更新、價值引導與思想引領[2]。在教學內容上,要根據混合式教學模式特點融入教材內容,對于線上教學的內容進行適時的更新,制作富有吸引力的微課程、微視頻等;在線下課堂中推行專題式教學、研討式教學等,師生間通過多種互動交流方式,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問題,與最新的時事熱點新聞結合,并選取貼近實際的典型案例,增強教學內容的知識廣度、理論深度和現實關注度,有助于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達到精準釋疑的教學效果;保障線上和線下課堂的有效銜接,將在線內容融入日常教學中,使教學內容與學生個體需求呈現整體性、同步性、互動性。在教學考核上,基于學習通平臺的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功能,了解學生的學習軌跡和學習進度,關注過程性評價;依托學習通一平三端的交互性功能,將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納入評價指標;從知識、品質、能力、態度等多指標衡量學生,通過對平臺有效的數據分析,科學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增強評價的客觀性和合理性[3]。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學生對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興趣高漲,思政課建設不斷夯實,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展現了良好的態勢。但還需要加強改進、在實踐中改革,在理論上升華,理論再應用于實踐,理論與實踐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在守正創新中繼續提升,使混合式教學不斷完善,真正讓學生有所收獲,從而提高學生“到課率”、“抬頭率”、“入腦率”、“走心率”。